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16482|回复: 101

[转贴] [转帖] 实话实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自卑的四个国家之一   [复制链接]

英雄徽记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赫拉斯古丝 发表于 2010-11-26 12:01:33 |显示全部楼层

  编者按:以下是一篇转载一个网友的文章,与大家分享一下,看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卑的定义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


  有自卑的个人,就会有自卑的国家,自卑的国家由自卑的国民组成,如果将世界各国按自卑程度进行排行,排列进前四名的,不是阿富汗,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非洲的某些赤贫国家,而是亚洲的四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这四个国家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GDP全部位列世界前15名内)与相当的人口规模(即便人口最少的韩国总人口也近五千万,排在世界第26位),这些国家在世界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力,然后小民却认定这四个国家是世界上最自卑的国家,本篇也就与大家一起探讨,为什么这四个国家会是自卑的国家。


  四个国家中:中印可以归为一个大类,人口众多,面积广博,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经济规模较大但是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而仍属于贫困国家的行列;日韩可以为一类,国土狭小,但是经济规模巨大,均位列发达国家之列。具体到中印日韩四国的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下面就结合各个国家的情况阐述如下。


  我们先从邻国韩国开始。


  按理说,韩国是不应该自卑的。从面积与人口来说,韩国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但是这个曾经弱国在朝鲜战争之后却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功,它的GDP却近一万亿美远,人均GDP近两万美元,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韩国国民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是世界其它国家的国民所不及的。


  因此,我们看到的情况是,韩国国民无一不对自己国家的经济成就有着强烈的荣誉感,但是这却并不影响韩国成为世界上最自卑的国家。韩国自卑的根源在于本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政治,虽然现在的韩国是发达国家,但是却缺乏一个让韩国国民为之骄傲的历史与相对应该的国家政治地位。


  无论激进的韩国民族主义者试图如何美化自己的历史,韩国无法改变深受中华文明影响这一明确的事实,韩国在古代史的多数时候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存在,近代史的多数时候又为日本所左右,即使位列发达国家的今天,却不得不面对国土分裂、外军驻扎本国的这样尴尬局面。


  朝鲜半岛在过去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中美俄日等大国角力或博弈的舞台,韩国是当事方,却不是主导方,如此的政治压抑恐怕在全球都不会找出第二个。在这里,我们可以列举出韩国自卑的两个表现:


  1)在韩国举办的体育比赛中,韩国为了让本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甚至不顾公平竞赛规则,虽然在潜规则中,东道主可以得到一定的照顾,但是韩国往往将这种照顾提高到让人无法承受的地步。在这一方面,2002年世界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中,自小移居美国,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的赵承辉枪杀了32名学生,韩国总统要用数次致电表示歉意这样有失国格的方式向我们表明了这个国家骨子里的一种自卑。


  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民族历史与国家政治的深度自卑,导致了在经济上拥有优势心理的韩国国民做出一些令我们所不解的事情,比如不顾历史事实采用各种方式美化本民族历史,采用各种方式(输出韩流、传教等、恶意攻击他国)来掩饰本民族的自卑感,这种深度的自卑感导致了这个国家不顾本国的长远利益,采用了一些激进的措施(如挑起两国的领土纠纷)来掩饰这种国家自卑。


  接下来,我们再说日本。


  日本的情况与韩国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又有不同,论经济,日本以狭小而缺乏资源的国土创造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规模,同样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但是日本在历史上一直拥有独立自主的地位,所以日本的自卑与历史与经济无关,他们的自卑更多是一种对于无法获得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现实政治地位的无奈。


  作为一个交纳联合国会费比例仅次于美国,经济规模相当于英法两国总和的经济强国,日本却在国际政治没有什么话语权,国防与外交处处受美国的左右,二战失败与两枚核弹的阴影至今都罩在日本的上空。在这样的情形下,强大的经济实力与从事侵略战争最终以投降结束所形成的鲜明反差极大的刺激了大和民族的自尊心。


  所以,日本人对于侵略战争的否认与美化与其说是一种民族虚荣心的表现,倒不如说是因为其现在的经济优势导致更不愿意面对民族伤口的一种自卑表现。


  然后说说印度。


  这个南亚大国似乎并没有为自己的历史、经济或政治而自卑:虽然古代印度文明与今天的印度没有什么传承关系,但是南亚次大陆始终是文明发生的载体,所以印度不需要像韩国那样为本国缺乏一个独立且悠久的历史文明而自卑,与中华文明影响辐射日韩文明所不同的是,古代印度文明甚至影响了中华文明(比如佛教的传入中国)。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经济总量却只排在第十位,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在很后面的位置,但是天性乐观的印度人似乎也不会因此而自卑,整个印度似乎从来没有因为国家的贫困而有什么自卑的地方;在政治方面,印度虽然并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不具备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但是,印度却是南亚的头号大国,是印度洋上的决定性势力,印度将印度洋当成了自己的内海。


  印度上也是唯一可以同时与美俄两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大国,与中国只能进口俄罗斯的二流武器相比,印度既可以获得俄罗斯的先进武器,也可以获得美国的先进武器,面积与经济均不到中国三分之一的印度可以光明正大的实施三航母战略,这种情况要换在中国身上,那简直是不可以想象的。


  所以,印度也不需要为政治自卑,甚至他们还有点小得意。那么,为什么我会将印度归为自卑国家之列呢?其实印度的自卑主要源于经济,不过又单纯是因为经济,一个特殊因素是印度喜欢与中国比较,从建国开始一直比到今天,越比越让自己自卑,所以也可以说印度的自卑是通过与中国对比出来的。


  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印度在自卑方面的表现,与韩国不同,他们不需要在历史上做文章,印度从来不因为佛文化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华文明而大肆宣扬,但是他们始终无法接受的事实是,两个几乎同时取得民族独立、起点基本相同的国家,在各种数据的对比甚至直接的交锋中,印度大都处于下风,印度为这种对比的结果所自卑的一个外在表现于是体现了出来,他们不像韩国那样修改历史,他们喜欢观测未来,他们通过各种对于未来肯定会超过中国的种种美好预测来获得一种处于劣势地位的平衡。


  国观的网友最喜欢揭印度在这方面的短处,比如印度总统卡拉姆2004年曾说印度将在2007年将一艘飞船送入月球轨道,至今看来已然是一个笑话,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印度的精明,篡改历史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的,比如韩国,为了撇清中华文明的影响,就需要投资修改历史书,投资修改与中国有关的地名,投资让自己的史学家们公开做假,预测未来却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即便描述的目标无法按时实现,又可以立即开始新的预测,这可是一种用最低成本来掩饰自卑的方式。


  最后说说中国的自卑。


  如果说韩国的自卑是因为历史与政治,日本的自卑是因为政治与经济的巨大落差,印度的自卑主要是通过与中国的经济对比,那么,中国的自卑就很不好界定了:


  论历史,中华文明上下数千年,从没有中断过,这不是其它国家可以比拟的;论经济,虽然人均水平还较低,毕竟在过去三十年里有极大的发展,总量超过日本甚至美国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政治方面,虽然中国至今还受到西方国家的软性封锁,但是中国却一直都有着较高的国际政治地位,中国不需要像日本那样为了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四处低声下气地拉票。


  如此看来,中国似乎没有需要自卑的地方,但是事实上,中国还是一个自卑的国家,所以,小民看来,我们国家的自卑并不是因为现实不如意,而因为无法从那一段屈辱的历史记忆中走出来,这种自卑更多是一种惯性。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5抗日战争战胜利的这105年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文明的气质,一个接一个的失败让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成为列强积累发展资本的鱼肉,虽然新中国成立已经有61周年,我们的国家仍然没有从这短暂的屈辱历史所造成的自卑中走出来。


  同印度、韩国、日本一样,中国同样也有着带有民族特色的自卑表现,这种表现主要体现在,许多正常的事情被赋予了对外证明的色彩:比如,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之后,我们可能更关注的不是运动员自身的实力使然,关注的不是这个运动项目的水平有怎样的提高,我们更关注的是国外的媒体或个人对这次夺冠如何评论,如何将这个夺冠与中国的民族复兴与国家发展联系到一起;比如,崇洋媚外之风在国内盛行,国外的月亮更圆,外国的和尚会念经,这些也是一种自卑的情节在作怪;比如,世界新七大奇迹的评选,我们居然在担心长城会不会落选,对于本民族的文明居然不自信到这种程度,倒是埃及人给我们上了一课。


  写了这么多,最后为四个自卑国家做一个总结性归纳:


  中国自卑,所以喜欢事事不计成本地证明自己;印度自卑,所以喜欢计划一个超出别国的未来;韩国自卑,所以喜欢虚构一段超出别国的历史;日本自卑,所以喜欢拒绝检讨从前所犯的罪行;中国缺乏一种精神:自信。


  印度缺乏一种精神:务实。


  韩国缺乏一种精神:承认。


  日本缺乏一种精神:检讨。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11-26 16:49:3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11-26 16:58 编辑

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华夏文明曾经两次中断,最后也消亡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甲申之后无华夏.随着满清入关神州陆沉,华夏文明也就此终结.

使用道具 举报

armand 发表于 2010-11-26 17:05:17 |显示全部楼层
充其量算是亚洲的,不算世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11-26 17: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11-26 17:30 编辑

“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
   
    ——崖山海战纪念日:夏历二月初六 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
  
  
   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正月,张弘范兵至崖山。南宋残军与元军在崖门海域展开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馀万,动用战船2千馀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灭亡。
  
  
   二月初六日晨,崖门海域风雨交加,元军发动总攻,宋军血战至黄昏,最终战败。太傅张世杰护杨太后突出重围,左丞相陆秀夫携少帝突围无望,遂杖剑驱妻子入海,并背负年仅九岁的少帝赵昺蹈海殉国。大宋后宫及群臣也纷纷投海殉国,七日,“浮尸出于海十馀万人”。杨太后闻赵昺死,赴海死,张世杰葬之于海滨,亦投海殉国。宋遂亡。 易衣冠、亡天下
  
  ——“剃发易服”纪念日:夏历六月十五日 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占领南明弘光政权金陵。六月初五日,多尔衮谕江南前线总指挥,豫亲王多铎,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六月十五日,多尔衮谕礼部,通令全国剃发,“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七月,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宋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软弱窝囊的王朝。但是即便这个王朝,在崖山之役战败亡国之时,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 382年后,明朝亡于满清。当中华再一次亡于外族时,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650年后日寇侵华,伪军大盛,遍地。
  
  
   满清入主中原时,并未遇到剧烈的反抗。稍微激烈的反抗是发生于"剃发易服"颁布之后。而250年之后当帝制废除时,中国人又舍不得头上的辫子了。
  
  
  
  
  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
  
  
   1276年初,蒙古铁骑一路南下,临安沦陷,南宋朝廷土崩瓦解。年幼的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在母亲杨太后的带领下,逃出都城,到达温州。大臣陆秀夫派人招来了躲藏于此的陈宜中,大将张世杰也率兵从定海前来会合。五月一日,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陈宜中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 南宋虽然投降蒙元,但福建、两广大片地区仍处在流亡小朝廷的控制之下,李庭芝也在淮东、淮西地区进行着顽强抵抗。但淮东、淮西等地相继失陷,李庭芝战死。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此时福州有正规军17万,民兵30万,淮兵万人,足可一战,但由于主持朝政的陈宜中胆小怕事,因此小朝廷立足未稳,就又开始了逃亡。离开福州之后,小朝廷只能四处流亡,辗转泉州、潮州、惠州等地。景炎三年(1278)春,来到雷州附近。逃亡途中,宰相陈宜中借口联络占城,一去不返。端宗在逃亡途中患病,四月十五日病死,年仅11岁。端宗死后,群龙无首,眼看小朝廷就要分崩离析,陆秀夫慷慨激昂,振作士气: “诸君为何散去?度宗一子还在,他怎么办呢?古人有靠一城一旅复兴的,何况如今还有上万将士,只要老天不绝赵氏,难道不能靠此再造一个国家么?”众臣便又拥立年方7岁的赵昺为帝,改元祥兴。
  
  
  
   元军步步为营,不久雷州失守,形势危急。张世杰数次率军反攻雷州,但都没有成功,于是将流亡政权迁至崖山。历史似乎注定了要选在这里翻开空前悲壮的一页。-历史|恒指论坛|外汇黄金|佛学|股票权证|诗词古玩|收藏|楹联对联
  
  
  
   宋军到达崖山时,尚有正规军和民兵20万人,而进攻的元军只有数万,仅就兵力而言,双方相差悬殊,且元军不善水战,宋军无疑占有优势。但张世杰此时指挥出现了严重失误,他判断蒙古人的优势是骑兵,不擅水战,必须依靠水军与之作战,因此放弃了对崖门入海口的控制,把千余艘战船背山面海,用大索连接,四面围起楼栅,结成水寨方阵,把木制战船两侧用衬垫覆盖,以防御元军的火箭和炮弩,赵昺的御船居于方阵之中,打算在此死守。张世杰此举失误在于,一是放弃了对入海口的控制权,等于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交给了对方;二是把千余战船贯以大索,结成水寨,虽然集中了力量,却丧失了机动性。此后张弘范率大批元军赶到,控制了崖山之南的入海口,又从北面和南面两个侧翼切断了宋军的所有退路。宋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此后10多天的中,宋军只能以干粮充饥,饮海水解渴,饮过海水的士兵呕吐不止,战斗力严重削弱。
  
  
  
   当时,张世杰有个外甥在元军中,张弘范一连三次派其至宋营对张世杰劝降,张世杰说:“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义不可移耳!”。张弘范又叫囚禁中的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呼?”于是他写出了那首千古传诵的《过零丁洋》。张弘范看了一笑置之。张弘范没法,再派人向崖山的士民说:“你陈(宜中)丞相已去(占城),文(天祥)丞相已执,你们还想怎样呢?”士民亦无叛者。 二月初六早晨,元军发起总攻。元将李恒指挥水军利用早晨退潮、海水南流的时机,渡过平时战舰难以渡过的浅水,从北面对宋军发动了一场突袭,到中午,北面的宋军已被元军击溃。南面的元军又在张弘范的指挥下,利用中午涨潮、海水北流的时机,向宋军发动了另一次进攻。宋军南北受敌,士兵又身心疲惫,无力战斗,全线溃败。战斗从黎明进行到黄昏,宋军阵脚大乱,张世杰下令砍断绳索,率10余战舰护卫杨太后突围。张世杰率帅船杀到外围,见赵昺的御船过于庞大,无法突围,便派小舟前去接应。当时天色已晚,海面上风雨大作,对面不辨人影,陆秀夫惟恐小船为元军假冒,断然拒绝来人将赵昺接走。张世杰无奈,只得率战舰护卫着杨太后杀出崖门。
  
  
  
   宋军败局已定,陆秀夫知道已没有逃脱的可能,便把自己的妻子儿子赶下大海,然后对赵昺说:“事已至此,陛下当为国捐躯。德佑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赵昺身穿龙袍,胸挂玉玺,随陆秀夫跳海自尽。数天之后,陆秀夫尸体浮出海面,被当地乡人冒死收葬。元军在清理战场的时候,发现一具身穿黄衣的幼童尸体,身上带有金玺,上书“诏书之宝”四字,送交张弘范,经确认是赵昺所带玉玺。张弘范再派人寻找赵昺尸体时,已下落不明。
  
  
  
  
  
  张世杰保护杨太后冲出重围,听到帝昺的死讯后,杨太后手掩胸口大哭:“我不顾生死,万里跋涉来到这里,为的是存赵氏血脉,现在已经无望了!”于是跳海身亡。元军继续派重兵追击张世杰,处于弱势的宋军且战且走。张世杰计划到占城后整顿军马,再图恢复,五月初四,船到南恩州平章港(今阳江海陵岛)遭遇台风。部下劝他登岸,他说不用了,焚香仰天拜道:“我为赵氏亦已尽心尽力,一君亡,又立一君,现又已亡,我不死,是想为赵氏存宗祀。天若不让我光复赵氏,大风吹翻吾船!”此时,风浪更大,舟覆人亡,幸存士卒为张世杰焚尸殓葬,墓今仍在海陵岛上。南宋这支残存的抵抗力量至此完全覆没。
  
  
  
  崖山之战是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从战术层面看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部署失当,对战役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今日位于崖山南面的崖山祠,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在这里供奉有陆秀夫和张世杰的塑像,以纪念他们的忠烈。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正是在流浪小朝廷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中流砥柱。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也被后世并称为“宋末三杰”。
  
  
  
  崖山海战,是空前惨烈的一场战役,说其惨烈,更多的是体现在战役胜负已定之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了不使战舰落入敌手,宋军将数百艘战舰自行凿沉,然后,超过十万众的南宋军民,包括官员、士兵、妇女、百姓,不愿被残暴的蒙古政权所奴役,纷纷韬海自尽……蒙元所编的宋史客观的记载了这段史实:七日之后,海上浮尸以十万计……10万人自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了一行字,但它背后的震撼意义,令后人叹息不已。在国家命运的转折关头,从皇帝到大臣、士兵甚至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为表态。在崖山附近一个叫延安村的小村庄旁边,有一座没有碑文的坟墓,与众不同的是,墓的四周,全部是用蚝壳围砌起来的。传说这就是当年的杨太后之墓。杨太后殉国后,匆忙之间,张世杰将她葬在了这里。迫于蒙元的压迫,百姓不敢为她树碑立传,只得用蚝壳为杨太后修建了一座特殊的坟墓。为了怀念这位坚贞不屈的太后,每逢四月初二杨太后诞辰日,四乡八里的百姓都会来这里祭拜,久而久之,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此外,还有一些忠义之士,冒着天大的危险,将侥幸逃脱的赵氏皇族后代严密保护起来,隐姓埋名,直到蒙元灭亡,他们才恢复本来姓氏,在崖门附近建立了赵氏的皇族村,并将宋代十八位皇帝的灵位永久供奉在村里的祠堂里。
  
  
  
  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崖山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义,鼓舞后人。
  
  
  
  “崖山多忠魂,后先照千古。”以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忠”为代表的忠臣义士受到历代肯定,任凭沧海桑田,时代更叠,他们永被历史和人民铭记,千古流芳。正如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最后结句诗:“一代沧桑洗不尽,幸存三烈尚流芳。”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精神存在,崖山不仅仅是南宋王朝最后灭亡的遗恨之地,也从来就是人们抒发爱国情怀之地,历代政要、名人墨客、平民百姓临崖凭吊、叹息、兴感、追怀,如今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回到本文的题目: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几百万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于瘟疫,饥饿的人口,那么也至少屠杀了80%以上,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但3百多年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说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中国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宋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暴,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
  
  
  
  
  
   中国文明垂世而独立,可以说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创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击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的发展的积累被破坏,可以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我时常想,古中华遗风,究竟会有何等的团结与彪悍,连相对柔弱的南宋,都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这样的气节,何时能再次拥有?中华文明的复兴,需要今人的努力。崖山之役,应写入教科书,告知后人,华夏当有那样的气节。
  

使用道具 举报

Naile Depscar

冒险者

风之诗

scar 发表于 2010-11-26 23:46:47 |显示全部楼层
世博会花了400亿,云南干旱才花了不到8亿

我什么都不知道,谢绝跨省被喝茶…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roy0531 发表于 2010-11-27 06:53:24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国人都自卑到用自大来掩饰自己了,9年义务大国沙文主义教育还在不停地批量生产着愤青和种族主义者

使用道具 举报

Naile Depscar

冒险者

风之诗

scar 发表于 2010-11-27 12:41:49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朝无所谓种族吧 晒得再黑那也不是黑人 捂得再白也不是白人 最多就是民族主义 上次不是阎崇年被扇俩耳刮子么 我记得小时候班里有几个回民也整天优越得不行
Blood for Blood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徽记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赫拉斯古丝 发表于 2010-11-27 20:11:1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car


    维族

使用道具 举报

阴影与黑暗

冒险者

光之洗礼

阿提密斯恩崔立 发表于 2010-11-27 22:26:29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缺乏信仰。缺乏精神。
还停留在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假象吗。
中国也快变成第二个ussr了。人民生活条件恶劣,政治一片混乱,无法自由选举,军事力量却还可以。我不懂是不是中国想继续冷战?不过我估计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改朝换代。

使用道具 举报

英雄徽记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赫拉斯古丝 发表于 2010-11-28 18:17:5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阿提密斯恩崔立


    悲剧就在于连军事力量也一塌糊涂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4-5-18 23:00 , Processed in 0.02813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