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楼主: ck7543

[音乐知识] 银英中的音乐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0:54:35 |显示全部楼层
银英古典音乐主题谈之六:巴洛克之光(下)



在《巴洛克之光》上篇中,我们谈到的第一首乐曲是动画第七十七话《风过回廊》中费沙代理总督博尔德克为鲁兹和瓦列所举办的欢迎会上的音乐----维瓦尔第的《四季》,而就在这次欢迎会上,还出现了另外一段“巴洛克音乐”,它就是亨德尔的《竖琴协奏曲》作品第四号之六第一乐章,具体来说就是在除瓦列之外的主要与会者落坐之时的会场音乐。

乐曲以快速的行板演奏出欢娱的主题,和《四季》一样,它的轻盈活泼也同样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然而竖琴的柔和为曲风凭添几分典雅,作为开场曲目,它的确比《四季》更为合适。

和这段旋律的轻松明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八十五话《迁都令》结尾处响起的同一乐曲的第二乐章,亦即莱因哈特独对链坠追忆幼年时代姐姐的照顾时的背景音乐。蕴藏着丰富情感的弦音,以很慢速的慢板奏出,恰如其份地映衬出记忆中的黑暗,以及回忆主角的黯然神伤。此曲创作时曾计划在歌颂音乐守护神车琪丽亚的神剧《亚历山大之宴》首演时插入第一幕中演出,选它作为这一场景的配乐也有这方面的背景考量亦未可知。

如果说《迁都令》中亨德尔音乐的使用起到的是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那么《风过回廊》中另一首亨德尔乐曲的作用便是成功地展示了人物外表和内心的反差----当莱因哈特在伯伦希尔上得获知工部尚书的死讯时,背景音乐是一段颇具冲击力的旋律,它出自于亨德尔作品第六号之十,即《D小调大协奏曲》的《序曲》。亨德尔第六号作品的十二首大协奏曲,无不展现出了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因此动画中对此乐曲的使用可说相当巧妙:莱因哈特闻听恶耗之际,外在的反应十分镇定,这是一个成功的领袖人物所应有的素质,然而,他的内心,其实正承受着巨大的惊愕和震动,而这种外在表现与内心情感的强烈反差,就是通过音乐的冲击性被成功地揭示出来。尤其是,亨德尔这十二首大协奏曲是迫于生计所写,旋律力求优美明亮,以期得到广泛的认同,也因而被公认是与巴赫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并驾齐驱的“巴洛克时期”最精美的协奏曲之一,而银英动画音乐的编排者竟能从中选出这样一段带有紧迫甚至惊悸感的旋律,真可谓是匠心独具!

不过,比起呈现人物内心情感的作用来,亨德尔的音乐在银英中更多还是出现在仪式性的场景中。

第二十九话《一根细弦》中,当杨威利和卡介伦一家为首战建功的尤利安举杯庆祝时,背景响起的是亨德尔的《第三号管弦二重协奏曲》。该曲中,弦乐组和管乐组相互对立,两个管乐组又彼此呼应,多种管弦乐器交互应和,烘托出一派富丽堂皇气象,很适合于 “庆功”的气氛。

还有一处被用于杨威利出场的场景中的“巴洛克音乐”,就是全篇开头处提到过的杨的婚礼礼乐,亦即亨德尔的“水上音乐”,这也是银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组“巴洛克音乐”。在介绍它的出现场景之前,我们先来讲一段有关“水上音乐”创作背景的历史传说。

话说亨德尔年少得志,二十五岁就被汉诺威公国的选帝侯(注:当时“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是世袭产生,而是从部份诸侯当中推选,拥有这一权力的诸侯称为“选帝侯”)乔治·路易委任为宫廷乐长。然而当时德国的音乐环境对亨德尔似乎不足以让亨德尔充分施展其才华,于是他一再向选帝侯告假,两度前往英国访问和发展。

亨德尔在英国的际遇可谓一帆风顺,他的音乐受到了热烈欢迎,本人也迅速成为英国乐坛的领袖人物,更由英国女王安妮授予皇室音乐家称号,得以享受终身恩俸。名利双收之下,年轻的音乐家不由有些乐不思蜀,乃至于假期结束之后仍然滞留不归,而置汉诺威选帝侯的频频召唤于不顾,大有永不奉诏之势。

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刚刚过了一年时间,安妮女王便突然去世了,犹令亨德尔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安妮女王无后,不得不从亲族中选择继承人,以致最终确定的王位继承者不是别人,竟然正是亨德尔原来的旧主----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路易!

当乔治·路易即位成为乔治一世国王时,亨德尔的尴尬和惶恐可想而知,他的所作所为,套句上纲上线的话,可以说是“见利忘义,背主求荣”了,而为他所背弃的旧主竟摇身一变成了他的新主君,他的运气似也实在不佳。

于是,为了将功补过,求得乔治一世的宽恕,当亨德尔获悉国王将在1715年8月举办一次水上游览会后,便精心创作了一部为之助兴的乐曲。到了游览会这天,泰晤士河两岸彩旗飘扬,乔治一世泛舟河上,忽听一段流畅欢快的音乐传入耳中,顿时“圣心大悦”,其后不仅命人将这首长达一小时的乐曲从头到尾重奏三遍之多,更对亨德尔冰释前嫌,非但不再追究过往种种,还任其为“御用首席宫廷作曲家:,并且为之增加薪俸,传为一时佳话。

事实上,根据史料,亨德尔的“水上音乐”是为1717年乔治一世的一次水上巡行而作的,上述传说实系附会而成。不过,乔治一世是因为豁达亦或惜材而原谅了亨德尔姑且不论,此一说法的广泛流传无疑折射出了“水上音乐”的广受好评。

“水上音乐”总共包含十九(一说二十)首乐曲,原始编排已经失传,后人依照调性的不同,将其分为《F大调第一组曲》、《D大调第二组曲》、《G大调第三组曲》,通常选择其中数首进行演奏,其中最常见的编排版当推英国指挥家哈蒂选编的包含六首乐曲的组曲版本。

银英动画第五十五话《仪式之后,帷幕拉开》中,杨威利和菲列特利加在婚礼上使用的礼乐便是“水上音乐”《D大调第二组曲》中的第一首《快板》。

这是一首色彩鲜艳,具有进行曲特征的乐章,成双成对的小号和圆号节奏相互呼应着,明亮而欢快,似乎象征着新郎新娘婚后过着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而在这个时候,相信它也代表了包括新婚夫妇在内的在场所有人的心愿。

同一首乐曲还出现在第四十三话《战号吹响》中波布兰和哥尼夫谈话的场景中,在这里,小号和圆号的呼应象征的不再是夫唱妇随,而应该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失愉悦心情的斗嘴了吧!

无独有偶,动画第一百话《皇妃诞生》中,莱因哈特的婚礼上也使用了“水上音乐”作为礼乐----当莱因哈特和希尔德被宣布结为夫妻,转身朝回走时,现场演奏的礼乐是“水上音乐”《F大调第一组曲》第一首《序曲》。

《序曲》在“巴洛克音乐”的组曲中通常占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这段旋律比杨在婚礼上使用的曲子凝重宏大得多,曲风也远较前者华丽,这种风格上的区别,应该说是恰当地体现了两位主角的个人身份,婚礼性质,乃至性格方面的差异吧!不过,较之后文将会提到的“皇家焰火音乐”《序曲》来,这段音乐却又轻松柔和得多。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看到米达麦亚对夫人说“新娘子好漂亮,陛下身边果然还是要玛林道夫伯爵小姐在才般配”,我们又听到毕典菲尔特对缪拉窃窃私语“皇帝在结婚典礼中当新郎时,看来也只不过是一个美貌的青年而已”。。。。。。

不只是同盟第一智将和罗严克拉姆王朝开国皇帝的婚礼上使用了亨德尔的“水上音乐”,旧高登巴姆王朝的沙龙宴会也对这一乐曲青睐有加----动画第九话《克洛普修特克事件》中,莱因哈特刚到会场时现场演奏的那首时而轻捷活泼,时尔悠缓柔美的旋律,正是“水上音乐”《F大调第一组曲》中的第三首----《快板和行板》,也是一首富丽堂皇的乐章。

然而,个人以为,“水上音乐”在银英动画中最出色的一次运用并不是作为仪式或者典礼用乐,而是作为衬托场景气氛的背景音乐----我说的是动画第四十二话《安魂曲的邀宴》中莱因哈特宣布“诸神的黄昏”作战计划人事安排时的背景音乐,“水上音乐”《D大调第二组曲》第二首《号笛舞曲》,也是全部“水上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乐曲。在改编成六首一组的组曲时,它是其中最后一首《坚定的行板》。

虽然只是为一次巡游而作的音乐,这首乐曲却在铿锵的节奏中隐隐透出股一往直前的精神。它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不是泰晤士河上的舟帆与两岸飘卷的彩旗,而是枪明戟亮的堂堂之阵,以及迎风招展的军旗。背景,是一座巍峨壮观的殿宇。

银英小说中,当莱因哈特说出“诸神的黄昏”这个作战名时,曾有这样一段描写:

“提督们沉吟般地喃喃自语,一股难以言喻的颤悚感传遍全身,直透精神的最深处强烈摇撼着。这些身经百战的猛将们,不约而同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壮丽的幻象——燃烧殆尽的恒星,以及与其休戚与共的行星文明之余光。

这个作战名自莱因哈特的口中说出来,提督们再也想不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命名更适合此次作战,不!他们甚至觉得,由于这个命名的产生,作战的成功已是指日可待的了。当然,这只是瞬间的错觉,在沙场上几经出生入死的他们,深知横在前面的路途必将艰困无比,神色间因而立时转为严峻。但不可否认的,作为乱世的武人,听到如此一个作战名,都难免会挑动起潜伏在他们体内那种勇往直前的锐气和豪情。 ”

这是一个号角特性极为强烈的乐章。圆号的重奏,防若是黑银相间的华丽阵营中此起彼伏的军号,交织成一片威武和雄壮,一声声,急促有力,震撼着人的灵魂,直透向人精神的最深处。

它呼唤着勇士的豪情,激荡起宝剑的锐气,点燃英雄胸中的热血。

那不是进行曲式的庄严凝重,而是令人战栗的亢奋感,没有悲壮,只有一种华丽的雄壮。

明亮,坚定而昂扬的圆号重奏,渲染出军人被壮阔诱人的作战计划所激起的无比斗志,是令人联想起黄金狮子旗的高高飘扬的辉煌灿烂主题。“诸神的黄昏”作战计划的宏伟,提督们内心的兴奋与豪情,由此烘衬得淋漓尽致。

最后,来看一下与“水上音乐”齐名的“皇家焰火音乐”----它是亨德尔晚年受命为配合英国庆祝持续多年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结束举行的焰火晚会而作。这场战争中,英王乔治二世一度领军亲征,尽管中途因为国内矛盾而退出战场,却足令他以最后一位亲临前线的英国君主之名传誉后世。而战争虽以英国的盟友奥地利做出原则性让步告终,英国支持奥贝地以牵制法国的目的却已充分达到,因而战略上讲可以算是取得了成功。

亨德尔在这套组曲的编配中突破管弦乐队传统乐器编制的数目,以一百人的规模来展现音乐的非凡气势。据记载,此曲演奏时吸引了超过一万两千名英国市民前往欣赏,以致阻断了伦敦桥的交通三小时之久。

银英动画第九十九话《向未来的助跑》结尾处,当新年倒数至零,宇宙历八O一年降临之际时,“皇宫焰火音乐”第六乐章《小步舞曲II》的旋律回响起来。这个乐章以小号、圆号等铜管乐器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现出豪华的舞蹈场面,具有庄严而盛大的仪式性特征。虽然它是始于伊谢尔伦要塞中的新年宴会场景,但是结合会场上原本正在播放另外一首庆祝音乐的情形,以及随即切入的画外音解说,和后来转入的银河的画面背景,我更倾向于认为这首乐曲不是作为片中的仪式音乐,而是作为动画解说的背景音乐被运用于此的。它以庄严的情绪为宇宙历八OO年的历史画下句点,同时为新一年的历史郑重拉开序幕,正好配合了解说词的内容:

“就这样,宇宙历八O一年,新帝国历OO三年的新年到了。这一年的音乐,莱因哈特皇帝即将迎娶希尔格尔·冯·玛林道夫,正式册立她为皇妃。有人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形,当然也有人不希望。过去一年在宇宙间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将会得以永续呢,还是只是浮现在历史大河上瞬间就消失呢?新降临的这一年应该会解决这个问题。”

而动画第一百话《皇妃诞生》,则正展现了历史对上述询问的第一次作答。

奏响在莱因哈特携希尔德踏上红地毯之时的音乐,是壮丽宏伟的“皇家焰火音乐”《序曲》。它以华美而绚丽堂皇的广板旋律开头,以活泼的赋格开始快板主体,利用乐器之间的对比重叠,表达出有活力、复杂的织体,最后则又回到广板。动画中出现的是前面具有进行曲风格的广板部份,曲风庄严崇高,典雅肃穆,气势恢宏,而又辉煌灿烂,显示出一统银河的新王朝的磅礴气象;旋律鲜明的色调,映衬出宇宙间最美而又最富智慧的一对新人的光彩,而乐曲最为突出的华丽、雄伟、富于感染力三大特征,更与莱因哈特的人格气质高度契合。

当初,这首乐曲的创作初衷是庆祝“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来临,这与新帝国臣工们怀着“这件喜事象征着王朝的和平,繁荣与稳定”的心情庆贺皇妃的诞生可谓异曲同工。虽然作品本是为配合焰火表演而做,但在观礼者的眼底心中,新郎和新娘的优美与华丽何尝不是足以压过天侯的阴沉,也足堪令得焰火的绚丽也黯然失色呢?


以上便是本人印象较深的银英动画中的“巴洛克音乐”,另外,第五十五话《仪式之后,帷幕拉开》开头处新帝国的宴会音乐似乎也是亨德尔的“水上音乐”之一,惜乎暂时无从查证,而第一百话《皇妃诞生》开头处,莱因哈特宣布将要迎娶希尔德为皇妃的决定时,背景音乐的风格感觉也有些像亨德尔的作品,如有朋友能够告知以上两首音乐的确切出处,定当感激不尽,并且在此先行致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0:56:08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音乐:献给银英中的爱人们


之一 安妮罗杰VS吉尔菲艾斯--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

想象中的这一段,是从安妮罗杰的回忆开始的。哀愁而美丽的行板,点染出的正是佛罗依丁山庄的色彩。如果说亨德尔的《绿树成荫》是一派青葱中的美好咏叹和温暖追忆,那这一段就是北风清啸里的和煦冬阳,虽然温暖,却洗不尽寒冷。柔情似水,佳期何在?千回百转,到如今都惟有寄向枯枝!

大约从第50秒开始,音乐暂时脱离了现实,步入冥想之中。于是不再是单方面的情感,而是属于两个人的共同回忆。混沌与清晰交织在一起,有过茫然,有过不安,也有过期待,彼此之间从未曾表白,但风风雨雨又有谁能说不是心心共担?

乐曲中部,2分17秒左右,浮云乍散,明媚的艳阳似乎已在朝人招手,然而最坚贞的誓言也改变不了现实的残酷,一如风雨过后的彩虹抵挡不住白云苍狗的变幻。指手可及的幸福转眼灰飞沿灭,再回头已是天上人间……

最后50秒,回忆结束,一切重回现实,繁华落尽,吹梦成灰,只留下佛罗依丁山庄里的孤灯独对。


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交响乐团演奏。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193011/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91.shtml



之二 希尔德VS莱因哈特--柴可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小夜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也就是说,小夜曲一般是拿来在迷人夜色的拥抱下诉说“那一段风花雪月的情感”的。

然则柴可夫斯基这首小夜曲一开头的序奏给人的印象却大异于此

缠绵委婉全然不见,冲击力强得令人心悸;风花雪月无从寻找,倒是颇带了那么几分惊心动魄。小提琴的音色如此柔美,撩人心弦的旋律却仿佛灵魂深处的扣问,直令人想起贝多芬那脍炙人口的“命运敲门声”……

实在、实在不像一首小夜曲,但和希尔德与莱因哈特那“不像爱情的爱情”却是绝配。

――从“利普休达特盟约”结成之际的初会,到令莱因哈特将因好友而来的不快也暂时抛到九霄云外的会心回想,再到佛罗依丁之行的前前后后,从邱梅尔事件到杨威利之死,再到黯淡黄金狮子旗的恶耗传来……这两个人的故事,从开始直到最后,一路之上不是电闪雷鸣,也是山雨欲来。

最难忘,巴米利恩,莱因哈特固然九死一生,希尔德又哪非出生入死?两国交兵,同盟处处狼烟烽火,一艘孤舰,直闯敌境上千光年,这份孤胆,比之古代单刀赴会的须眉豪杰亦不殊让。是什么让那个原本只欲做个历史见证人的她如此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最难忘,夏末的夜晚,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宇宙霸主,变成了溺水挣扎,无助呼救的孩童,于是希尔德奋然跃下,舍身相救,在所不惜。她回应的是他从不曾对任何人发出过的绝望呼救,还是一直想要回避的自我灵魂的呼唤声?

那么多的风风雨雨,那么多的死死生生,若在三流言情小说家笔下,不知已够写出多少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多少回“惊天地,泣鬼神”的“感天动地”。

但这一对男女,又把多少天翻地覆都轻挥成了蓦然回首的笑看风云?

纵使繁华千种,万古云霄,终不过是他们屋檐下的一段风景,终不过化作他们小窗夜色前的一曲弦歌。


Russell Davies指挥斯图加特室内乐团演奏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193018/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93.shtml



之三:菲列特利加VS杨威利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II乐章

对菲列特利加对杨的感情感触最深的不是艾尔•法西的一见倾心----那更象是少女对英雄崇拜仰慕,不是“救国军事委员会”期间的感动莫名----那更多是对知遇与维护者的感激,也不是“审查会”时的奔波周旋----那是报恩心理与自身正义感结合下的必然产物。

是杨死后,她毅然接受伊谢尔伦共和政府政治代表的重担----她是民主主义者不假,但不是洁西卡更不是希尔德,单凭本身的理念或志向并不足以令她走上那样的道路,是对杨的不可言传的心情让她成为军人,也是对杨的深刻情感推动了她。

是她对着杨的相片想着,就算吸取其他死者的生命,也希望杨继续活下去,作一个长命百岁的薪金小偷, 想着“你或许杀了几千几百万的人,但至少你让我得到了幸福。”

是她不能自已地对尤里安说,“说实在的,我觉得民主主义什么的没了也好,整个宇宙还原成原子也无所谓,只要他能在我身旁半睡半醒地看书就好了……”

日上高竿,杨着懒腰从房间里走出来,菲列特利加微笑着说:“亲爱的,你醒了?快去洗漱一下,尝尝我今天做的三明治有没有进步……”

----这样的画面才是适合于他们的吧?

对希尔德和莱因哈特而言,倘若不是身处于那样的时代,倘若没有共经那些风雨的洗礼,两人之间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开始,但对菲列特利加和杨威利来说,再大的风雨也只是他们爱情的点缀,而他们的本意,是不需要而且宁愿没有这些“点缀”来打扰他们的吧。

所以希尔德会想,跟莱因哈特变得不再像是莱因哈特这件事相比,他的健康可能受到的威胁根本微不足道。而菲列特利加会想,整个宇宙还原成原子也无所谓,只要杨能健康地活在自己身旁就好。

所以同样是身处于那个时代的惊涛骇浪、暴风骤雨中的人,我为希尔德和莱因哈特选择是《弦乐小夜曲》那样富有冲击力的、惊心动魄的旋律,为菲列特利加和杨选择的却是一曲安详、宁静、优美的歌谣。

和弦于静溢中拉开不安的序幕,定音鼓的敲击犹如晴空中的惊雷,好像昭示着风暴的来临,然而0'48吹响的英国管却倏然一转,将风雨雷电尽数抛诸身后,径自开始娓娓地倾诉,仿佛在诉说一段美丽而伤感的情怀,又仿佛在描绘一个已经不能实现,却“宛然是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梦想。

如果说2'40后的和弦是面对现实的不安、惊愕,直到必须正视,那么3'05后如泣如诉的小题琴便如一段悲伤的徘徊,直到3'58,再度由英国管接过,继续吹起主题旋律,较之前段亦发深沉,似乎是菲列特利加为了守护心底那份深刻情感而决心继承丈夫的遗志,坚定地走上那个位置。

结尾处,圆号将主题的断片轻挥,泛着乡愁的余韵一路散落,好象和谈成立后菲列特利加说着,“那个人也就可以回海尼森了”,之后带着他踏上归途,遥望着曾经留下无数记忆、泪水和欢笑的伊谢尔伦要塞,渐行渐远……


这里提供的是库贝利克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企鹅三星版。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37466/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618.shtml



之四 克拉拉VS鲁兹--巴赫管弦乐组曲第三组第II乐章

银英动画《风过回廊》一话中,爆炸的硝烟刚刚散尽,一位有着温柔纯真笑容的白衣天使登场了。在她的身影出现在鲁兹面前的那一刻,一段异常柔美而深情的旋律突然响起。

即使是从未看过银英的人,只要他留意到这段旋律,就该不难推测出,这个女孩今后一定有故事。

她,就是鲁兹将来的未婚妻,也就是那位促成莱因哈特为随军护士设立培养与奖励基金的独立、坚强的年轻女性----克拉拉。

伴随克拉拉登场的这段极其优美的旋律,出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巨匠J.S.巴赫之手,正式的叫法应该是“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第二乐章咏叹调”。

“咏叹调”本是歌剧中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因而运用“咏叹调”写成的这个乐章充满了抒情色彩。动画中出现的是“咏叹调”的起始部份,音乐从极弱 ----渐强的长音开始,婉转回旋,意境悠远,平稳的起伏仿同天上的行云和溪间的流水,质朴的旋律甜美而又深沉,如吟唱,如遐思。

第三组曲的第一乐章极为辉煌,歌德曾经这样描述他听后的感受:“实在太壮丽了,就好像有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们正沿着宽大的台阶庄严地迈步而下”,而后面的第三、四、五乐章既充满激情,又不失典雅庄重。唯有第二乐章的“咏叹调”,给人一种奇异的平和、恬静感,以致有人这样评价它在全曲中的地位:“在由小号、定音鼓和弦乐构成的整个庄严宏伟的第三组曲中,这支咏叹调无疑就是一片和平宁静的绿洲。”

--这样的形容,跟克拉拉在银英这部“英雄传说”中的地位,实在太相似了。

原著中克拉拉并没有出场过,动画中她也只出场过两回,然而正是这区区两回的出场,却使这个少女给我留下了异常难忘的印象

第一回,便是这一次在医院里,温柔地面对受伤卧床的鲁兹提督,仿佛在瞬间令人忘记了恐怖主义行为布下的阴霾.

另一回,则是“乌鲁瓦希事件”前到宇宙港为鲁兹送行。

在士兵们“皇帝万岁”的忘情欢呼之外,在一片热烈的应该是向莱因哈特致意的人潮涌动之中,克拉拉眼中闪烁着爱和希望的光芒朝爱人挥别的那一幕,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真正给人以“蓦然回首,那人立在人潮如海间”的卓然感。

她身上白衣的颜色,与帝国军军服黑色为主的色调,以及宇宙空间里“永恒的黑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象“咏叹调”在整首组曲中等卓然地位一般。而第一小提琴那被喻为“女高音的天使般的音调”奏起的如歌的旋律,也正是她形象的写照。

那是硝烟炮火中划过的一缕柔情。

那是战火纷飞间携来一缕诗意。

那是死神垂吟间传唱的天使的梵歌。

那是英雄传说中不泯的爱和希望。


此处提供的是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的版本(不是根据本曲改编的《G弦上的咏叹调》,而是原曲)。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193016/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96.shtml



之五:玛丽嘉 VS克斯拉----亨德尔《水上音乐》D大调第二组之号笛舞曲、小步舞曲

提起克斯拉和玛丽嘉的爱情,我脑海中立即出现了“在未来的银河帝国罗严克拉姆王朝第二代皇帝诞生的夜晚,平常极为严谨而刚直的帝都防卫司令官就穿着军服和小他二十多岁的少女跳起舞来”的情形:

“玛丽嘉·冯·佛耶巴哈跳上了比她高一个头的一级上将身上。宪兵总监兼帝都防卫司令官抱起了她苗条的身体时,扩音器放出了热闹的庆祝歌曲,香槟酒不断地被打开。在一阵喧闹当中,玛丽嘉把脸颊贴上了克斯拉的脸,结果,煤灰也沾上了她那淡玫瑰色的脸颊。她大声地笑着,回到地上时,她接着宪兵总监的手开始轻快地跳起舞来了。”

明明是一场你死我活、惊心动魄的恶斗,在玛丽嘉和她的“上校先生”的故事里却荡漾着令人微笑的轻喜剧色彩,于是我想,适合于他们的音乐,一定要够欢快,够活泼,而且应该是一首舞曲,必得配得上他们在那样一个凶险之夜结束时的轻快舞姿方可。

但若若仅止于欢快活泼,这样的舞曲何其多也!克斯拉毕竟是名军人,是黄金狮子旗的追随者和重要的守护者,哪怕只能站在地面上遥望那些将要被征服的星辰的大海,他依然会被同僚们称呼为“提督”,他最重大的职责之一,是守护着总是没有主人的宫殿;而玛丽嘉,身为皇妃的贴身近侍,正是这座宫殿的新主人的“非常重要的朋友”。

一向认为克斯拉和玛丽嘉是绝配,或者说,只有玛丽嘉那样的女孩配得上克斯拉。“宪兵总监”是一个总是徘徊在光与暗的边缘的职位,即使不喜欢,也不得不每天面对那些阴暗,那些流血,那些仇恨,如果身为“宪兵总监夫人”的人不能够承受这些,就会让对于本来已经承担了极重压力的克斯拉再多背负一人份的负担,未免太沉重了。

然而玛丽嘉就是那种即使在最阴森可怖的环境下也能露出春天般的笑容的女孩子。她纯真,但并不幼稚----一个幼稚的女孩是无法成为皇妃近侍的。在冬馆被杀人不眨眼的恐怖份子当成目标之后,她却一心想回到此刻最危险的皇妃身边去,并能冷静地为克斯拉做出正确的指引,只此一点即可看出在她纯真外表之下的勇敢与忠诚。而从她特意把克斯拉的军衔叫高(虽然实际上还是低了),又可见其聪明、善解人意。在最危险的时刻念着“霍克斯波克斯·费兹布斯”露出笑容,却在终于回到希尔德身边后孩子般地喜极而泣。。。。。。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能把最危险的经历也当成最刺激的冒险的乐观的女孩,能够用她的纯真笑容为克斯拉免去为后顾之忧,用她轻快的舞姿在他的生命里洒满春天的颜色。

而属于他们的音乐,在活泼欢快之外,也应该同时兼具军队的昂扬与宫廷的庄重。这就是我选择亨德尔的《水上音乐》D大调第二组之“号笛舞曲”和“小步舞曲” 的理由。

《水上音乐》组曲是亨德尔为皇室创作的巡游音乐,原本就不乏皇家的华丽和庄严。前一首“号笛舞曲”顾名思义,是一个号角特性极为强烈的乐章,也因此具有军队的气质。小号辉煌灿烂,圆号庄严宏伟,二者的相互应和仿若黑银相间的华丽阵营中此起彼伏、洋溢着坚定与乐观的军号,银英动画第四十二话《安魂曲的邀宴》中莱因哈特宣布“诸神的黄昏”作战计划人事安排时背景音乐的正是这段音乐,更令人产生“黄金狮子旗帜下性情、习惯、作战风格大相径庭的各提督们以各自的方式在以宇宙为背景的宏伟舞台上起舞”的联想,而轻快的节奏与号角的颤音又分明烘托出欢快而活泼的气氛。

如果说“号笛舞曲”更多地切合了克斯拉的军人身份,那么后一首“小步舞曲”在风格上更为典雅,也更富丽,因而具有更鲜明的宫廷风格,是属于“皇室的守护者”和“宫廷女官”的音乐。不过在这一段旋律中,“圆号”的感觉少了一分宏伟,多了一分委婉,小号也少了一分灿烂,多了一分轻快,倒象是克斯拉和玛丽嘉两人有唱有合,亦步亦趋一般。


这里提供的是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的版本,另附一首完整版本的“号笛舞曲”,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即动画中莱因哈特宣布“诸神的黄昏”作战计划人事安排时背景音乐,以及此曲另一个著名的改编版本----更家雄壮的《坚定的行板》。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水上音乐D大调第二组之号笛舞曲、小步舞曲
http://banzou.15150.com/2/193409/

水上音乐D大调第二组之号笛舞曲完整版
http://banzou.15150.com/2/233662/

水上音乐组曲之六:坚定的行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1/233670.shtml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水上音乐D大调第二组之号笛舞曲、小步舞曲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99.shtml

水上音乐D大调第二组之号笛舞曲完整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1/233650.shtml



之六 卡琳VS尤里安:莫扎特D大调第一圆号协奏曲

作为一首圆号协奏曲,出现在这首曲子开头的并不是圆号独奏,而是协奏部的小提琴,短短42秒内完整呈示了全曲的两个主题,犹如几笔勾勒出的青春速写:生机盎然又不失清纯优美的旋律,是独属于少女的意气飞扬,前23秒的呈示轻快而流畅,犹如身着驾驶服的卡琳“充满了流畅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的英姿,后19 秒的呈示跃动性更强,活泼中更多了些俏皮,除了是属于伊谢尔伦的个性飞扬的标签的一种,也让想起尤里安眼中第一次见到的卡琳----头盔摘下那一刻,俏丽少女扬的秀发。

42秒的呈示之后,圆号终于出现了。虽然姗姗来迟,虽然好象被协奏部的活力四射抢了些风头,但它才是后来居上的主角。圆号真是种奇妙的乐器,在《水上音乐》组曲中,它是号角齐鸣、彩旗纷飞的皇家风范,到了这首协奏曲中,它却摇身一变,由平稳而活泼,渐渐更增添了戏谑的色彩,活脱脱便是尤里安这“五好少年”受了毒舌党的熏陶。

在乐曲的前一部分中,两组乐器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方式各领风骚,而在乐曲中部以后,这种情形出现了变化。

从2'10-3'08这一段旋律不再象之前那般单纯明朗,而是加入了不安、多变、衰弱、阴沉等诸多元素,或许可以视为杨的去世带来的暂时性变化吧。但伊谢尔伦毕竟是伊谢尔伦,而年轻人终归要迎向未来,大约一分钟的徘徊之后,明快的第一主题又一次完整地出现了。这一次唱主角的还是圆号独奏,但小提琴的参与和介入却明显增加了,“协奏”的感觉也因之得到了加强----卡琳更多地走近尤里安,关心他和对他敞开内心,不正是在杨去世之后么?

说起卡琳为什么会喜欢尤里安,总觉得是个颇值玩味的问题。较之于尤里安这样的“五好少年”,先寇布这一型男人对卡琳这样的女孩似乎该有更大吸引力才对。是母亲的遭遇让她在心中设下了防线,还是因为在一群成年人中,只有她和尤里安两个,无论外表装出怎样的成熟,毕竟还带了太多的青涩?

整部银英中,十几岁的年纪,早熟又犹带青涩,意气风发的少年同伴有两组,一组是吉尔菲艾斯和莱因哈特,另一组就是尤里安和卡琳。但他们给人的印象却截然不同。前者总是处在孤军奋战的环境下,惟有相互支持、信赖彼此地生存下去,并且为了一个鲜明的目标而不断地战斗再战斗。属于他们的青葱岁月,是飞翔多过于着陆,奋进多过于欢快,华丽多过于优美,炽热多过于温暖。后者的关系则是伊谢尔伦“侠气与狂醉”的大地上结出的硕果,不论是靓丽的色彩还是温暖的质地,都打上了鲜明的“伊谢尔伦出产“的印记。

所以选择了这首欢快而温暖的乐曲送给这两个人,协奏曲,音色不同的两组乐器,同样清新的活力,同样飞扬的主题。


这里提供的是丹尼斯·布莱恩演奏的版本,EMI公司出版,最杰出的圆号演奏家之一诠释最经典的圆号协奏作品之一。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38872/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4/238865.shtml



之七:米达麦亚VS艾芳瑟琳----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心爱的人 我带你飞翔
向着恒河的原野 那里有最美的地方。

花园里红花盛开 月亮在放射光辉
莲花在那儿等待 等待她的小妹妹

紫罗兰轻笑耳语 仰望着明亮星空
玫瑰花把芬芳的童话 悄悄在耳边倾讲。

跳过来暗地里倾听 是温柔可爱的羚羊
在遥远的地方喧腾着 是圣洁河水的波浪。

我要和你双双降落 在那片棕树底下
沐浴着温暖和恬静 憧憬着幸福的梦


结婚多年,历经起伏,依然保持着年轻时代的纯真情感,米达麦亚和艾芳瑟琳无疑是银英中最幸福的情侣之一。即使是远离了峥嵘岁月,“疾风之狼”也不会空虚寂寞吧,因为沐浴着和平年代的爱和宁静,和叱咤星海一样,是属于他的梦。

一个是紧随于黄金有翼狮子的“疾风之狼”,另一个仿若“春天的蓝空”里的“飞燕”,这使我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在幸福的春光下成双成对飞翔于歌声里的美丽画面。于是将这首根据海涅的诗歌创作而成的歌曲献给他们,也献给传说结束之后所有残存下来的人们,希望他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归宿,在不再飞翔于星海中的未来岁月里,乘着幸福歌声的翅膀继续飞翔。这里提供的是音色柔美的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安吉莱斯演唱的版本。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615.shtml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612.s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0:58:5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2-6 09:59 编辑

银英读书音乐系列之献给吉尔艾斯菲大公


之一 幸福篇(舒曼: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即“莱茵交响曲”第II乐章 莱茵的早晨)

这是一段浪漫而欢快的音乐,宁和之中蕴涵着生机,安妮罗杰进宫前,吉尔菲艾斯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吧!假日的早晨,享受过她亲手烹制的美味,和莱因哈特一起跑到明媚的阳光下感受大自然的呼吸......民谣风味的旋律亲切而质朴,显示出这一切都那么真切而实在,无须回忆中梦幻朦胧的装点,这就是平凡而真实的幸福。


朱里尼指挥洛杉矶爱乐乐团演奏。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4/436737.shtml
http://ok.okxr.com/song/174106.html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4/436741.shtml



之二 如风岁月篇(瓦格纳:齐格飞牧歌)

它让我想起的是这样一些场景:

---- “不过,吉尔菲艾斯这个姓很不错,给人一种很清爽的感觉,就像是吹过高原的风一样。我决定以后都叫你“吉尔菲艾斯”了! ”

---- “对你来说,这位齐格飞是家臣,还是随从呢?”“朋友,无可取代的朋友。”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小的时候,我跟你,还有姐姐,我们三个人玩得好开心。”“其实我经常在想一件事情:到底哪一边才是现实呢?是以前还是现在?说不定现在我只是在做梦而已。说不定只是在长长的梦中回廊徘徊而已----有时候我真的会这么想。哪一天从梦中醒来,回到了那一天,还是小孩子的我和莱因哈特大人,还有安妮罗杰小姐在一起,于是我对安妮罗杰小姐说:我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我梦见我们两个当上了军人,登上了战舰,在浩瀚的宇宙里大显神威……”

----可是他亲自为吉尔菲艾斯所题的墓志铭却极为简单,只有一句“我的朋友齐格飞。吉尔菲艾斯”,又有谁能明白这“朋友”二字后面所包含的意义。

“像诗一样浪漫,像湖水一样恬静,像天边的云一样从容,像高原上的风一样清新,像初生的婴儿一样纯净。悠扬的乐声,充满了神往,仿佛把人带回如风如歌的往昔岁月。”关于瓦格纳的这首乐曲,我在自己的“银英古典音乐主题谈”中已经说了很多了,就引用自己的上面这段话来描述它带给我的感受吧!


这里提供的一个版本是德国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指挥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富氏是演绎瓦格纳的经典,可惜当时没有立体声录音,音效方面不够理想,另一个版本我在克纳佩茨布什和索尔蒂两位瓦格纳名家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选择了克纳佩茨布什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一来他是德国本土出身的音乐家,二来我觉得他的演绎更古典,索尔蒂的版本则多了些现代感,三来他的版本比索尔蒂的少见。希望他们的诠释能带着大家穿越千年时空,去体味那段如风岁月留下的如歌怀念。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克纳佩茨布什http://banzou.15150.com/2 /170414/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富特文格勒:http://www.15150.com/ghtml /2006-10-03/237494.shtml
克纳佩茨布什: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 /237490.shtml

富特文格勒: http://ok.okxr.com/song/165243.html
克纳佩茨布什:http://ok.okxr.com/song/165242.html



之三 友情篇(肖邦: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

这首钢琴曲据说是肖邦根据和他同时期流亡巴黎的波兰著名诗人密茨凯维奇的一首诗创作的 ----

到处是没有心 没有灵魂 只有骸骨的人们
青春 把你的羽翼给我吧
我要翱翔于这死灰的世界之上
向想象的天堂的境界飞行
那里 神圣的热情产生了奇迹
洒下了新奇的花朵
以希望掩盖着它的 黄金的光明


单看诗歌,还以为会是一首热情雄壮的战曲,听过之后才发现它竟出奇的澄净。

肖邦的作品,一向被形容为“花丛中的大炮”,这首乐曲便是二者融洽的结合——既有“花丛”的优美,又包含“大炮”的激昂,富于浪漫主义的旋律,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恰似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曾经共有的最清澈、最充满光和热的青春岁月的写照。

对莱因哈特和吉尔菲艾斯来说,花丛是他们友情的开始,是他们美好而永恒的回忆,也是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动力,但是成为他们青春主旋律的,不是玫瑰,是炮火。

外传《千亿的星辰,千亿的光芒》中,作者曾这样总结莱因哈特和吉尔菲艾斯十八岁以前的人生:

“莱因哈特的人生离完结应当还是遥远的,但若把战争及野心从他青春中去除,大概就真的没剩下什么了吧。吉尔菲艾斯应该也相差无几。”

吉尔菲艾斯自己也把这样的青春称为“贫乏的青春”,然而却甘之如怡。

----如果不曾走上这样的道路,他们的人生或许会更加丰富多彩也说不定。

但是倘若不曾背负着一个神圣的理想经历那些血与火的铸炼,大概也就不会成为犹如彼此半身一般的存在了吧!

而也正因为有彼此这样地存在着,那段青春之路上才不只有杀戮、流血和死亡,还有如诗如歌的美好,一如这首有昂扬,有激烈,却始终不失澄净的钢琴曲一般。


这里提供的是鲁宾斯坦演奏的版本,老人家并不总是肖邦音乐的最佳诠释者,比如练习曲就不是他的强项,不过说到展现肖邦音乐中的浪漫主义色彩,的确很少有人能超越他。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1/431688.shtml

http://ok.okxr.com/song/173880.html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版
http://banzou.15150.com/2/431692/



之四 爱与战斗篇(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组曲 序曲)

这一曲是关于吉尔菲艾斯的爱情,战斗,与死亡。

从前,有一位名叫齐格飞的王子,爱上了被魔鬼的法术变成天鹅的美丽公主。为了救出公主,他勇敢地和魔鬼战斗……从这些方面看,这段早已被人们视为“天鹅湖”象征的旋律和吉尔菲艾斯实在再相配不过了,伤感,温柔,坚贞,为爱战斗……优美而通俗的旋律没有任何晦涩之处,情节方面的过多解释相信也属多余,所以我想在这里说说另外一个问题,即《天俄湖》的版本的变化。

我们所熟悉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虽然是出自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它的情节最早却来自中世纪的一则德国童话(这就是为什么男主角会有一个德式的名字),讲述一位青年骑士打败恶魔,救出被魔法变成天鹅的少女,最后与之结合的故事。当柴可夫斯基把它改编成芭蕾舞剧时,在情节上做了一个重大改动,即改掉了原来的大团圆的结局,把故事变成了悲剧(大致的情节是尽管齐格飞不是出于故意,但由于他在事实上违背了对公主的誓言,所以即使已经战胜了魔鬼,悲剧还是无法挽回,最终齐格飞和公主双双投湖而死,他们的死亡破除了魔法),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蒂斯特曾经相当肯定地表示,这部舞曲是以悲剧为蓝本写成的,而在全剧第四幕即最终幕中,找不到任何象征欢乐情绪的音乐,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说法。

柴可夫斯基会做出这样的重要改动,自然有他的考量,只可惜由于《天鹅湖》首演的彻底失败和作曲家不久之后的猝然离世,人们已经没有机会直接了解他的想法。耐人寻味的是,《天鹅湖》在后世却常常被演绎成大团圆结局,有的版本在投河殉情的结局后又加上了一个王子公主死而复生的光明的尾巴,有的干脆直接演成王子战胜魔鬼后就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大致说来,苏联和中国人一般都爱用大团圆结局,而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则更倾向于悲剧传统(个人对日本人的偏好比较好奇,以“菊花于刀”的文化来说,日本人该对悲剧有特别的嗜好,可是八十年代国内常放的一部日本改编的《天鹅湖》动画又分明是大团圆结局)。

从童话到悲剧再到两种结局的流传,《天鹅湖》情节的嬗变对于解读吉尔菲艾斯的悲剧来说,似乎有着比情节本身更深层次的启示性。


瑞典著名指挥家安塞美指挥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乐队演奏。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2-26/407004.shtml
http://ok.okxr.com/song/174077.html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4/435585.shtml



之五 安魂篇(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第I 、第II乐章)

几乎就在我把“安魂篇”确定为本系列主题之一的同时,已经决定要将这段音乐献给那个被金发霸主视为半身一般的存在的、有着红玉色头发的青年作为永远的安魂曲《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这部作品在银英动画中的三次出现使我舍此之外别无选择:它曾出现在正传第二十六集,《别了,远去的日子》。

深受重伤倒在血泊里的吉尔菲艾斯用尽最后的气力说出,“莱因哈特大人,您一定要将宇宙握在手中,请代我转告安妮罗杰小姐,就说齐格已守住了誓言……”。

这一场景的背景音乐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柔和宽厚的主旋律,正如那个“当他濒临死亡的时候,连一句不平或抗议的话都没有说,他所说的只有这么一句话:”莱因哈特大人,请您一定要将宇宙掌握在您手中“的红发青年最后一刻的心境,起初略带悲切,渐渐愈发明澈。小提琴连续不断的震音则像莱因哈特内心抑制不住的颤抖和泣唤,起初还维持着柔和之美,作为背景音存在,却终于转化成主旋律强烈的悲鸣。

它曾出现在正传第八十七集,《暴风雨的预感》。

听米达麦亚的公事汇报,莱因哈特望着窗外的暴风雨,思绪飘转到几年以前罗严塔尔闯入他和吉尔菲艾斯的生活中的那个夜晚。

本系列的“罗严塔尔”系列之“安魂曲”主题的附篇中,已经介绍了与这回忆的归结和重返现实相对应的背景音乐——《马勒第三交响曲》第六乐章,而引出这段回忆的旋律,则正是吉尔菲艾斯临终前的那一段音乐,也就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同一主题,好像寓示着那一刻之前的记忆和从那之后的历史都已经被当初四个人中活下来的三个人承接下来,直到这一天。

它还曾出现在正传第八十九集,《夏末的蔷薇》。

莱因哈特把自己一人关在房间里,神情恍惚地倾倒着红酒,似乎想要倾倒出内心的绝望,酒从杯子里溢出来,染红他的手,让他联想到鲜血,联想到伤心的往事。他仿佛又看到那被鲜血濡湿了的火红头发,听到那个人最后的声音:“莱因哈特大人,请您一定要将宇宙掌握在您手中……”

这一次出现的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开头部分,既是交响乐史上最著名的乐章之一,同时也是古典音乐史上最著名的葬丧音乐之一。乐章以瓦格纳大号奏出葬礼进行曲般的旋律(瓦格纳号是瓦格纳为了他的名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特意发明的乐器,而“齐格飞”正是《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莱茵河畔的英雄,在“诸神的黄昏”之前死去),缓进的旋律渗透着无尽的哀思,深重痛切的悲吟不绝地蔓延,“庄重的悼念与绝望的悲叹鲜明并置,使这个乐段在极度哀痛中显示出崇高的悲剧性的思考”……就在此时,有人怀着一颗关切的心走了进来。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被许多人视为牵强,感到反感,却是我令个人以为“具有深刻的自然性与必然性”而深觉喜悦的:和逝去挚友相连的悲剧往事,反而为那一对“智慧过人,感情迟钝”的男女捅破了原本可能永远都不会被留意到的窗户纸,一个卸下了自那次争吵以来始终不曾摘下过的沉重面具,另一个以炽热的献身精神烧段理性的束绳,奉上对自我情感的忠贞。就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孕育出了那个将要承续传说,书写历史的新的生命,他被以终于超越了歉疚而得到升华的感谢之心取名为“齐格飞”……在残酷的现实当中,或许这已经是最圆满的轮回。

安魂曲不曾休止,是因为后来的吟唱者会继承对死者的记忆,用不灭的希望让逝去者得到永的安宁。


由于《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重要地位,出色的演绎版着实不少,这里选择的是切利毕达克晚年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由以“慢板指挥家”闻名的切利毕达克在晚年演绎作品最著名的第二乐章的慢板,其深刻的理解、炉火纯青的功力、擅长慢节奏表现的指挥风格都使作品的感染力得到了充分发掘。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第I乐章
http://banzou.15150.com/2/200486/

第 II乐章
http://banzou.15150.com/2/200487/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第 I乐章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09-09/200479.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401.html

第II乐章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09-09/200481.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403.html



之六 人民篇(福斯特 故乡的亲人)

安妮罗杰和莱因哈特是吉尔菲艾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以说吉尔菲艾斯自从认识这一对姐弟后,守护他们就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

但是,尽管在感情上对这一对姐弟有着超越了生命的羁绊,吉尔菲艾斯在人格和思想上却是独立的,他之所以全心全意帮助莱因哈特建立一个新帝国,除了为了安妮罗杰之外,也是因为对身处于大贵族权力体制压迫下的人民怀有真挚、深切的同情——推翻这样一种制,站在第一线打败躲在安全之处驱使别人去流血的那些人,亲手结束持续一百五十年的战争,是他以生命跟莱因哈特订下的约定和誓言。关于这一点,书中虽然没有太多着墨,但还是在不少地方都所流露的,除了他和莱因哈特关于结束战争的对话,莱因哈特在杨威利面前的回忆外,其他如《朝之梦,夜之歌》中莱因哈特对民众奴性的顺从、毫无反抗意识感到愤懑时,吉尔菲艾斯适时以“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责任不在人民”来安抚他,以及《千亿的星辰,千亿的光芒》中探访缪杰尔家的旧居看到这家三个儿子的遗像,感觉连呼吸的空气都是“双亲的血泪熬炼出来的”等等,也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福斯特被誉为美国的“民歌之父”,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表现美国南方黑人生活情感的歌曲,寄托了对处于社会底层、深受压迫和奴役的黑人民众们的深刻同情,这首《故乡的亲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创作这首歌曲时福斯特正流离在外,自身的经历使他对为现实所迫离乡背井、远离亲人朋友的黑人们,特别是黑奴们的遭遇产生了强烈共鸣,由此诞生出了这首被德沃夏克称为“美国人民心灵的歌曲,充满了对黑奴的同情”的动人歌谣。鉴于音乐的内涵远比歌词宽广,这里抛开歌词,提供此曲的纯音乐版,谨以其质朴的旋律表现吉尔菲艾斯对帝国下层人民的深挚同情——正是这种同情使他成为深受人民爱戴的“边境之王”。

著名小提琴家海菲兹演奏。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4/436912.shtml
http://ok.okxr.com/song/174116.html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4/436917.shtml



之七 永怀篇(肖邦:E大调练习曲 作品Op10.3 离别)

对于因为喜欢肖邦才开始关注古典音乐,而且身为狂热的肖邦迷的我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肖邦作品之一。曾经看到一家网站发起投票,评选网友心目中最优美的钢琴曲,这首乐曲赫然高居榜首,也难怪----在谈论这首散文诗一样的作品时,被喻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本人也说,他再也写不出比这更优美的旋律了!

据说肖邦有一次在听完别人学生弹奏的这首曲子之后,情不自禁地发出深深的感叹:“啊!我的祖国!”,可见它的旋律融入了作曲家内心的思乡之情,抒发了伤感、怀念的离愁别绪,人们据此将它命名为“离别”。

在《迁都令》一章中,希尔德问起莱因哈特是否有意将姐姐接到费沙来的时候,莱因哈特这样回答她:

“吉尔菲艾斯的墓地在奥丁上,虽然朕依照自己的情况,迁走了政府和大本营,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把故人长眠的所在随意移动。朕总是还会回到奥丁去的。不过,回去的时机还没有掌握在我的手中。因为一直到回去之前,应该还有很多事情必须要加以解决的。”

话虽如此,事实却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曾经飞越过几万光年星海的莱因哈特此生再也没有能踏上奥丁的土地,也没有能再回到故人的墓前,和那些见证过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的地方。

重看这一段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想起以前看中央台的电视剧《远东阴谋》,演到张学良离开东北帅府的时候,也对人们说,“我一有闲暇就会回来看看”,剧中以浓墨重彩的方式突出了这个场景,我还记得解说用充满感慨和怅惘的语调说着,“此时此刻,张学良应该多看几眼奉天城,多看几眼大帅府,然而此时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世人思不得起解的命运……”

话题似乎说远了,但莱因哈特也该是带着暂时惜别的心情离开奥丁,想着总有一天和姐姐一起再回到那个地方的,而结局就象肖邦再也没能回到波兰,张学良再也没有回到东北一样,这一次的离别对他来说也成了永远。据说“莱因哈特”这个名字是取自于T.Storm的小说《茵梦湖》的男主角,只从这方面说,二者倒有些相似之处。

这一首略带伤感的旋律,是在诉说着那来不及实现的心愿,还是在为曾经的风雨而悸动?书中写到莱因哈特对希尔德说完那些话之后,也不避忌希尔德的在场,就径自陷入了对往昔的追怀之中,这一幕如果拍成电影的话,或许可以接着安排这样的情节:希尔德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莱因哈特,耳畔依稀响起童年时母亲(希尔德的母亲是古典音乐讲师)常常弹起的一曲优美伤感的钢琴的旋律…………


演绎肖邦的名家有很多位,我选择的是巴克豪斯的版本,并不是因为它是最完美的版本,应该说是带了一些个人偏好吧!一方面,我喜欢它对开头部分较诸多数版本更为悠缓的处理,另一方面,比起特别强调流动性和演唱性的风格来,我也更偏好这种沉稳、古朴的曲风。再说,作为是献给银河英雄的乐章,这种细腻却不失坚实的表现也比轻盈流动的风格更恰当吧!选择这个版本的另外两个原因是考虑到巴克豪斯不但是德国音乐风格的代表,同时还有“古典乐曲代言人”之称。此外,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做----“键盘上的狮王”。

就请在这动人的旋律中一起追忆那似水的流年,和永不再来的昨日吧!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170497/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496.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45.html



后记:

吉尔菲艾斯大公,生日快乐!

—— shshd(feifei)2007.1.14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1:00:41 |显示全部楼层
银英读书音乐系列之献给罗严塔尔元帅(一)


前言:

一般来说,考虑到多数人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在为本系列挑选曲目时,我会尽量选择那些旋律性较强、富于演唱性的乐曲或选段,以便让更多对古典音乐感到陌生、望而却步的银英爱好者也都能够听得进、听得懂。简单地说,就是我会尽量选那些能让不熟悉古典音乐的人也觉得“好听”的旋律。

但在涉及到罗严塔尔元帅时,我将不得不放弃这一企图。----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迎合心理,也是罗帅的矜持所不能忍受的吧!身为一个喜爱罗帅的人,对此只能选择尊重。

涉及罗帅的部份,我将一律忽略听者的接受度,就请所有读者在此先觉悟了吧!



之一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在银英动画剧场版《我的征途是星之大海》中,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是贯穿整场“第四次迪亚马特会战”的背景音乐,这使我最初设想将它和银英人物对应起来时选择了莱因哈特。但是渐渐地,我改变了原先的想法,现在我觉得罗严塔尔才是真正适合这首乐曲的人。

在浅浅的拨弦中响起的长笛和单簧管的吹奏,从一开始就给人种闪烁不定的幽深感,接下的各种乐器组合反复重复的只是一段并不张扬的旋律,然而却蕴藏着不可思议的美感,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让人不知不觉间就深陷于音乐的魔力之中,甚至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起来。这不可琢磨的神秘力量,不正如罗严塔尔那深沉的黑色眼眸和锐利生辉的蓝色眼眸所组成的金银妖瞳令人感到的神秘莫测的吸引力么?

小说曾借梅克林格之口评价,罗严塔尔是那个时代在“攻守平衡”方面最杰出的用兵家,这种既不追求华丽也不玄妙神奇,却充分掌握了看似简单的进与退两个反复动作之间的平衡因而几乎无间可寻的用兵风格在“安魂曲的邀宴”和“第二次兰提马利欧会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前一次面对当代最杰出的奇术用兵家,罗严塔尔在战场上始终没给对手留下任何打破战场平衡的空隙(先寇布虽然成功突入托利斯坦,但罗严塔尔恢复指挥后很快就扳回了战场上的劣势,战场平衡并未破坏),虽然没能成功攻占伊谢尔伦,但也让杨“尽量保存有生战力”的战略落了空(这一点对后来的巴米利恩会战影响至大),后一次,在副将实力明显逊色的情况下,罗严塔尔只以正统的战术变化就让毕典菲尔特和瓦列吃足了苦头,即面对着背叛者的倒戈造成的自身的重伤和局势的急转直下,他也依旧以不变的沉着指挥部队完成着有序的撤退,“波莱罗”的风格不也正是如此么?力度和配器魔术般的变化中,主题不变,节奏不变,调性不变,始终如一的铃鼓的伴奏贯穿了整曲的行进,在以不变应万变的沉着推进中诞生出灿烂的光辉来,这不就是“金银妖瞳”的用兵么?

不论是哪一种乐器,不论力度强还是弱,不论节奏之快与慢,亦不论是独奏或合奏,总保持着一份不事张扬却又无法忽视的毫无造作的优雅,一如罗严塔尔仿若天生的贵族气质,而不同于莱因哈特那种立刻就会被注意到的华丽与光芒四射,这首乐曲的美蕴藏在不断变换的乐器对同一主题的再三重复中,每重复一次,都增加了一重色彩,从而让主题变得更加熠熠生辉,也一如罗严塔尔其人,乍看只是个不甘人下的野心家,再看却发现他不可救药的忠诚,有时精明敏锐得不得了,有时又似乎愚蠢得让人捶胸顿足.......反复从不同角度对这个人物进行重新审视,并不会使其形象因之显得单调乏味,反倒令人物魅力随着性格纵深的步步挖掘而层层叠叠地加深起来......

但是,在那一次又一次看似只是简单重复的推进中,音乐逐渐增加的力度似乎也暗示着某种积累,某种滋生和发展。配器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件接一件的乐器加入了演奏,在使音乐的色彩变得越来越绚烂的同时,也让音乐的紧张程度犹如弓弦一般被越拉越紧,直到最终不可复制,长啸爆发!这个过程,使让联想到动画中乌鲁瓦希事件之后,罗严塔尔经过一连串的瞑想后下定叛变决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原著中也有,但动画表现得更形象化,更能让人体认到这一连串纷繁的瞑想和思想斗争其实也可以视为罗严塔尔长期以来心路历程的一个缩影。作为印象派大师拉威尔最杰出的作品,有人说“波莱罗”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音乐隐喻之一,它象征着“无法满足的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在自身执着的重压下爆炸”,这不也正是罗严塔尔“因剑而生,因剑而亡”的人生写照吗?

整个乐曲的最后部份也是其最灿烂的部分,在接近结尾处,乐曲出现了调性个改变,从一直坚持的C调转成了E调,短暂的激昂之后又迅速转回到C调上并嘎然而止,又象是在描绘罗严塔尔在挣脱了一切束缚、毅然以举起叛旗的方式昭示其英雄资格、将野心与生命化作流星般的尽情燃烧之后,却选择了以一个忠诚者的身份陨落......


以上议论都是基于听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的感受,这个版本是我本身最钟意的版本之一,听说银英动画剧场版中用的也是该版,但确实与否不得而知.

高音质下载和试听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18/256984.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7726.html

低音质下载和试听
http://banzou.15150.com/2/257720/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1:02:29 |显示全部楼层
银英读书音乐系列之献给罗严塔尔元帅(二)~(四)



之二 肖邦:降E大调夜曲 Op.9 No.2

罗严塔尔是一杯红酒,细品方知真味。肖邦这一首夜曲,也正如红酒,贵而不华,醇而不烈,像是随手勾勒着那个人的身形。

是优雅天成的贵族气质,还是花前月下不经意的温柔?

是独酌之时幽深的背影,还是对饮之际会心的微笑?

宁静夜色下轻淌的旋律,犹如向人们展示着一张又一张那个人的照片;不断变换着角度与侧面的画面,似乎熟悉,又仿佛陌生。

收梢处的一连串敲击,穿透夜的迷茫,直扣人心深处,一曲终了,余韵犹存。


鲁宾斯坦是演奏肖邦夜曲的权威,在他的诠释下,这首乐曲典雅优美的旋律中渗入了一丝夜色的幽深,耐听而有余味。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72851/

高音质试停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26/272802.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8401.html


PS1 如果不是音效太差,本来我是想选李斯特嫡传弟子罗森塔尔的版本的!
PS2 目前网上流传的“鲁宾斯坦夜曲全集”绝大多数根本不是鲁宾斯坦弾的。



之三 肖邦:F大调夜曲 Op.15 No.1

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在罗严塔尔理性的冷峻与傲然的优雅之下,潜藏于他内心的风暴的存在。

就连罗严塔尔自己也无法预料,它将会在何时降临,又会将他和整个历史带向何方。

在与挚友的闲谈之时,或在与女友的交欢之际,狂风可能挣脱了理性的束缚,以某种方式突如其来地扫过。然而来也倏忽,去也倏忽,不久之后它便会被回归的理性掩饰得踪迹全无,一切有如平常,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直到他踏上最后一段人生旅程之前,一直都是这样。

肖邦夜曲作品第十五号之以,在这里代表的含义是:无法预料、来去倏忽的风暴。


同样身为诠释肖邦音乐的权威之一,阿劳的演奏范围比鲁宾斯坦更广,在鲁宾斯坦的版本之后,来听一听阿劳弾奏的肖邦夜曲吧!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72856/

高音质试停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26/272822.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8403.html


PS1 写完之二之三后突然发现所有的鲁宾斯坦都写成了鲁宾斯基,冷汗。
PS2 虽然我是肖邦迷,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夜曲听多了有催眠效果,还是他的练习曲和波罗乃兹停着提神。



之四 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这是肖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是将美与深刻完美地结合成一体的经典,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肖邦钢琴曲之一。

在短短不到十分种的旋律里,包含了种种复杂的情绪与多变的表征,而且似乎都能从罗严塔尔的身上找大映像:有迷人的外表和优雅的气度,有潜在的阴郁与无法化解的自卑;有面对他人发出的冷笑和讥讽,也有朝向本身宣泄的憎恨与自嘲。有和挚友相处时的安宁和祥和,也有和军务尚书唇枪舌战时的凌厉与锐气;有因主君的霸气光芒而沸腾的激情和热血,也有因其身为“剑”之本质而不可长久抑制的野心的燃烧。有尽情于沉醉的惬意和憧憬,有不能自已的执著与痛楚;有激烈的不平和无力的绝望,也有顽固的自尊与难掩的锋芒。有踌躇辗转、跌宕起伏的矛盾和彷徨,有仰天长啸迎向毁灭的傲然和壮烈,有掀起一天风雨的偏激和狂傲,也有动人地
呼唤Mein Kaiser的深挚与真诚……

许许多多对立而矛盾的情愫被涵盖于狭小时空内,汇织成一个奇妙的整体并诞生出奇异的魅力。这是肖邦的第二钢琴谐谑曲,这是银英中最复杂、最充满矛盾性的罗严塔尔元帅,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银英人物之一。


仍然是肖邦的波兰同胞鲁宾斯坦演奏的版本,优美与力量的融洽结合。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72856/

高音质试停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26/273213.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8421.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1:03:43 |显示全部楼层
银英读书音乐系列之献给罗严塔尔元帅(五)~(六)


之五 肖邦:B大调夜曲 Op.32 No.1


在银英动画第二期和第三期中,肖邦的首《B大调夜曲》曾经多次作为背景音乐出现,而在包括第35集《意志与野心》,第50集《连战》,第58集《访问者》,第77集《风过回廊》等在内的各集中,所有出现这首夜曲的场景全部是帝国双璧的聊天场景,待到“回廊战役”结束,“帝国双璧”天各一方之后,这首夜曲便从此销声匿迹了。在这里,我用它来象征“帝国双璧”的知己相交。

相对于同盟人普遍的个性张扬的审美观,帝国人显然更崇尚古典主义的含蓄矜持美,由此也造就了帝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同盟人含蓄深沉得多。即使是最亲近的朋友两人独处时,通常也会各自保持一定的矜持,同僚之间交流情感最常见的方式是共饮,相互之间以举杯之际一个会心的表情来传达彼此内心最深沉的情感。《B大调夜曲》的旋律,仿似是一股潺潺清流正流淌在深沉的夜色间,恰适于表现矜持含蓄的情感,它所富有的浪漫主义诗歌一般的气质,也与帝国将领的军事浪漫主义倾向及或多或少的浪漫骑士主义精神相合。现在几乎每听到它,我都脑海中都能浮现出“帝国双璧”举杯对饮的情景。

这首《B大调夜曲》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它戏剧性的结尾。在前面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它的风格都是如诗如歌的,然而进入尾声后,却突然“像是敲击着悲剧的大鼓,像是暴风雨般的宣叙调尾声,与梦幻般的开头部分形成强烈对比”(评论家哈聂卡)。这种如诗的开头和暴雨的结尾之间的强烈对比,也正是可以视为“双璧”友谊之出乎至少是绝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悲烈结局的写照。


阿劳演奏的版本: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73342/
 
高音质试停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26/273338.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8446.html



之六 瓦格纳:托利斯坦和伊索尔德 前奏曲

《托利斯坦和伊索尔德》和《帕西法尔》并为中世纪德国最著名的骑士史诗,如果说帕西法尔的经历是一段在追寻正道的过程中走近上帝直至“功德圆满”的故事,那么托利斯坦所走的就是一条背离上帝定下的法则,早已注定悲剧结局的道路。瓦格纳在将这一题材改写成歌剧时,没有象传统那样把托利斯坦对义理的背叛单纯归于造化弄人,他笔下的托利斯坦早在行动之前就已在内心发出了叛逆的萌芽,外因在其悲剧中的作用退居“催化剂”的地位,这一重大改动不仅深刻挖掘了故事内涵,也使歌剧中的托利斯坦和罗严塔尔这一人物间有了更多重合点。

节选的前奏曲表现的是托利斯坦(当然还有伊索尔德)在造化的推动下摆脱了义理的枷锁,以不计后果之心任由欲望牵引着自己走上不归之路,让人想起动画中罗严塔尔在得知鲁兹死讯后那段很长的瞑想。最初有几分踌躇,冥冥之中仍能听到理性的警告,忠诚和野心之间依旧怀着矛盾、挣扎,对于现在拥有的一切,主君,挚友,同伴,荣誉......也仍带着最后的不舍。旋律的步伐如此沉重,似乎已经预见到了道路彼方悲剧的结局,然而几经回转,步步上升,犹如越燃越旺的野心与不甘,即使未能挥尽苦涩,终究还是抛开一切,遵从本我的自由意志,转身而去,以无可阻挡甚至目不旁视之姿飞向那个高歌之后迎向毁灭的结局......


皮埃尔·蒙都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73228/
 
高音质试停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26/272842.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8406.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1:04:44 |显示全部楼层
银英读书音乐系列之献给罗严塔尔元帅(七)


之七 马勒第三交响曲第VI乐章--永无休止的安魂曲


为罗帅选择的这段“安魂曲”曾在银英动画第九十八话出现过,当时是作为罗帅垂危之际与爱尔芙莉德重逢的场面的背景音乐。在本系列的“黄金狮子旗下”主题中,我曾选用过《马勒第三交响曲》第六乐章结尾部份的片段(注:相关文章和音乐链接附在本文之后),本篇中的选段正是出自同一乐章。

前2 分11秒,弦乐器缓慢、颤抖地推进,使人想到那个人苍白的面容,额头的冷汗,遍布全身的痛楚,逐渐涣散的意识,聚焦艰难的视线……想到从穿着血衣傲然向死神挑战那一刻开始,只靠镇痛剂和造血剂的支持力撑到此时的这名男子,用尽他最后的一点点生命力为儿子做出的安排----

“古代好像有个了不起的家伙,似乎曾经说过这么一句了不起的话。他说一个人临死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个可以把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是人生至高无上的幸福……去见渥佛根·米达麦亚,把这个孩子的将来托付给他就可以了。那将是这个孩子一生最好的保障。”

以上是我选择该段音乐的第一个理由。

2 分12秒之后,鲜明的管乐短暂接替复杂的弦乐成为乐曲主导,接下来的旋律便是全曲结尾段亦即动画中莱因哈特在米达麦亚面前追忆四人友谊之结成时的背景音乐的变奏。于是二者之间形成了奇妙的照应,共同成为了永无休止的安魂曲,昭示着不论那句来不及说完的遗言究竟是何含义,那不曾摘下的黄金狮子旗,“Mein Kaiser”的呼唤,以及“至少希望我所敬爱的极少数人会拥有更美丽的死亡”的心声,已经让五年前风云即将变色的那一个晴朗日子成为了永恒。

这些是我选择这段音乐的第二个理由。


指挥过马三的名家有很多,但对第六乐章慢板的驾驭却当推马泽尔为最,故此处选用马泽尔指挥,维也乐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42230/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6/242227.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6528.html



附:“黄金狮子旗下”之三:马勒《第三交响曲》第VI乐章


看银英动画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得知全片开头处和话外音相配的那段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正是《马勒第三交响曲》的开场时,我迫不及待地寻找到来这部自己曾经望而怯步的作品,而在听完全作之后,最震撼和感动我的却是它的结尾。

还记得第一次看银英动画,是在一个周末不眠不休地把110集正传一气看完,那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余力再去留意音乐,然而还是有两段和场景搭配得丝丝入扣的背景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之一就是上面提到的作为“史诗序曲”的《马勒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另外一段,则是在第八十七集《暴风雨的预感》中和莱因哈特和米达麦亚对话的配乐----

“现在想想如果那个暴风雨的夜晚罗严塔尔没来找我的话,我们四个的关系就不会产生,因为遇见你们才使我下定决心脱离大地的枷锁,由于布朗胥百克公爵那些人的教唆,加上当时军部干部的恶意排挤,把我们这些人送到了最前线,但是到头来是给了我们一个建立功勋的好地方。行星列古尼查遭遇战,第四次迪亚马特会战,我们建立功勋的实力,使得军部高层也非认同不可,于是我得到罗严克拉姆的家名以及一级上将的地位,在抵达目前的地位途中那的确是跨出了一大步,光凭朕跟吉尔菲艾斯的力量是无法建立今天的新帝国的……”

“微臣不敢,受之有愧,臣跟臣的好友向您至上最深的谢意!”

其实如果要较真的话,动画新增的这段情节是有点突兀的----并不是说莱因哈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我也认为这段对白是很贴切的内心独白,问题是此时的莱因哈特似乎不太可能当着米达麦亚的面把这些话说出来,对于这样的想法和心情,他多半只会埋藏在心里而已。所以如果把对白改成心灵独白,可能会更符合人物性格吧!

不过单就场景本身而论,却是相当感人的一幕。这一幕出现在米达麦亚汇报完公事,莱因哈特看着窗外的风雨,提起当年那个暴风雨的晚上,两人回想起彼此初识时莱因哈特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米达麦亚的往事,接着,莱因哈特用凝重的声音诉说起当时的种种,与此同时画面中出现了那些场景在两个人的记忆之屏上一幕幕回放的情形,那些画面有些朦胧,像是古老的电影胶片,悠远、壮阔而又绵长的背景音乐烘托出深挚的情感----那不是单纯个人悲喜的堆积,而是在极为广阔的时代之幕下孕育,在“共同行经那通往宇宙的深渊和人类社会的边缘”的“充满鲜血与火焰的旅程”中萌生,与不会被风化掉的记忆同在的深沉情怀。

重画后的DVD在回忆场景中增加了朦胧效果,突显出迷离的怀旧色彩,极大加强了情感渲染力,更使得台词、画面、音乐的搭配有若天作之合,也因此令我对宏大而深邃的背景音乐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而这一段音乐,就是《马勒第三交响曲》第六乐章暨最终乐章的结尾。如果说《皇帝四重奏》偏重于提督们的角度,《命运》第二乐章偏重于皇帝的角度,那么这段《马勒第三交响曲》的结尾则真正是英雄史诗里的群像了。银英动画中,第六乐章出现过的场景还包括:

外传《我的征途是星辰的大海》结尾,也就是莱因哈特、吉尔菲艾斯、罗严塔尔、米达麦亚、梅克林格、舒坦梅兹这六位未来的罗严克拉姆王朝元帅首次并肩作战之后;

正传第26集《别了,远去的日子》结尾,莱因哈特站在吉尔菲艾斯墓前说,“失去的永远都追不会来了,不过我一定会继续奋斗,我会实现对你的承诺,并且弥补心中的缺憾”;

正传第87集结尾,身在费沙的莱因哈特面对着窗外的暴风雨想着,“那个时候,有米达麦亚在,有罗严塔尔在,有吉尔菲艾斯在……”,同一时间,身在海尼森的罗严塔尔也正出神地凝望着窗外的暴风雨;

正传第98集《无休止的安魂曲》,罗严塔尔临终前的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出自第六乐章中间部分,在“永无休止的安魂曲篇”中再专门介绍)

……

马勒曾经这样谈论这部交响曲的创作:“作者成了一件乐器,整个宇宙都在他身上弹奏……要再现一种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的神奇”,的确,作品之中可以听得出宇宙的浩瀚,整部作品其实就是人与宇宙万物的对话,对象从一花一石,一草一木直到整个天地寰宇。在第六乐章中,慢板的推进积淀了情感和背景的双重厚度,极其室内乐化和极其交响化的两极配器更赋予了音乐深广的层次,人的感受和宇宙的永恒在此融为了一体,伴随着合声的加强与旋律的扩张,走向共同的壮丽。“我们为何存在?我们死后是否依然存在?”作曲家曾说这才是第三交响曲真正的标题,而银河英雄们用他们的生命做出了回答----“人的生命连星星一瞬间的光辉都不及。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明白的事情。然而,认识到星星的永远和人世的一瞬的是人,不是星星。总有一天你也会明白的,明白人类重视瞬间的燃烧甚于冻结的永恒,明白一瞬即灭的流星的轨迹将会深刻于宇宙的深渊和人们的记忆当中”。

音乐本是没有歌词的,不过当它作为银英的背景音乐出现时,我却听出了这样的歌词:

“当我合上双眼,不由感到惊奇,一幕幕的重现是那样清晰,在我的银屏上栩栩如生。那些经过爱过的面孔,那些曾经战斗过的面孔,如今都真切地在我记忆里。击碎古老的星辰,进入新生的心灵,一个终结也是一次开始,我们的生命就是流传的传说……”

而伴随着音乐也在我脑海中闪过的一幕幕故事,印记最鲜明的却是莱因哈特和麾下的提督们的那三次举杯。

第一次,是亚姆立扎会战决战之前,虽然战斗尚未开始,但是胜局已定,这是罗严克拉姆元帅府开府以来的第一次大战,也是多数未来黄金狮子旗下的群英们第一次并肩战斗,那个时候,真正是壮志满怀,每个人的胸中都激荡着吞吐宇宙的豪迈。

第二次,是“诸神的黄昏”战役期间,占领费沙后的新年宴会上,那其实是为了预祝黄金狮子旗的诞生而举杯。和第一次举杯时相比,虽然失去了吉尔菲艾斯和坎普,却也得到了克斯拉、缪拉、法伦海特、艾齐纳哈、舒坦梅兹、雷内肯普、希尔德的加盟,无可否认,那是罗严克拉姆阵营盛极的年代,也是银河星光最灿烂的一页。

第三次,是希瓦星域会战前,或许每个人都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并肩作战了吧!莱因哈特亲手为每一位提督倒酒,不难看出他不同以往的心境,而提督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这个时候,除了奥贝斯坦元帅和克斯拉一级上将之外,帝国军的最高级干部都聚集在这个房间里。包括米达麦亚元帅、缪拉一级上将、毕典菲尔特一级上将、梅克林格一级上将、艾杰纳一级上将、瓦列一级上将等人。和莱因哈特在利普休达特战役中获胜之后相较,数目减少了一半。失去的僚友和记忆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啊!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知道,他们所渡过的星海同时也是血腥的大海。一思及此,他们在一瞬间会有一种肃然之感,同时也就确认了自己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悔恨。”

跟随着这一群人跨越过几万光年的星海,看着他们付出着情感、鲜血乃至生命,直到这里,忽然有种“放心”的释然感:不管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不管结局是缺憾还是圆满,只要能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的话,付出的一切也就是值得的,也就可以算不枉此生了吧!今生无悔,而活着的人要背负起继续生存下去的义务,一直到和死者们再度相见的那一天,为了将死者的记忆永久保存下去的目的,也为了将他们的霸业传诸于后世……


这段旋律实在是我的挚爱(即使完全不考虑银英的背景),所以私心选择了三种版本供大家挑选,一是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版本,二是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版本,三是马泽尔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版本,个人的感觉,第一种版本最锐利,最有朝气,适合于“我的征途是星辰之大海”到银英第二卷结束为止的时期,第二种最充满热力,给人以整个灵魂都在燃烧的熊熊之感,适合银英正传中段的跌宕起落,而第三种版本最深沉厚重也最荡气回肠,令人产生“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知道,他们所渡过的星海同时也是血腥的大海。一思及此,他们在一瞬间会有一种肃然之感,同时也就确认了自己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悔恨”的共鸣,因此与“回天篇”和“落日篇”的感情最契合。另外再附上动画《暴风雨的预感》的相关情节剪辑合成,以供对照欣赏。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阿巴多:
http://banzou.15150.com/2/171564/
伯恩斯坦:
http://banzou.15150.com/2/190555/
马泽尔:
http://banzou.15150.com/2/190304/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阿巴多: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39.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58.html

伯恩斯坦: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47.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59.html

马泽尔: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54.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61.html

动画《暴风雨的预感》的相关情节剪辑合成在线观看(这个版本是OVA版,重画后的DVD版画面增加了回忆的朦胧效果,以后再换上:))
http://www.15150.com/dv/mymovie.jsp?movieid=28573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1:06:15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音乐系列之黄金狮子旗下 (上篇)


之一 埃尔加:加冕赋

埃尔加的大合唱《加冕赋》,词作者本森,原是作曲家受命为1902年6月爱德华七世加冕的庆祝演出而作,完整演唱时间超过一小时,这里选择的是作品结尾部分,对古典音乐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它的旋律就出自著名的《威风凛凛进行曲》第一首--确切地说,是埃尔加根据《加冕赋》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段旋律改写成了那首大名鼎鼎的《威风凛凛进行曲》。

在这里,以这首歌曲来表现新帝国的民众对于黄金狮子旗的情感——从“加冕赋”到“威风凛凛”,这种改编关系,或许恰能体现出““罗严克拉姆王朝的军队之所以强悍的理由之一,是他们深信皇帝个人的敌人和国家的敌人、民众的敌人并不是分别存在的,而是同一个对象”的事实吧?

而比起进行曲的庄重矜持来,充满感情的大合唱更令人心潮澎湃,从中仿佛看到,当那面旗帜第一次升起之际,数不清的士兵和民众们为了那个新生的国家而欢欣鼓舞,歌声就象饱含着热切赞美与虔诚祝福的神圣呼唤--不是出于礼节或命令,而是发自内心的一次又一次的衷心欢呼:“Sieg Kaiser Reinhard! Sieg Mein Kaiser!”(万岁,皇帝莱因哈特,万岁,吾皇!)

这里截取的是整部大合唱的最后一段,以女声领唱的歌词“希望和光荣的国土”开始的这一段歌曲,后来经过改写歌词后,成为英国最脍炙人口的传统爱国歌曲《希望和光荣的国土》,本来这段领唱是将气氛推向最高潮的铺垫,但因有部份读者表示实在无法接受女高音的领唱,所以这里提供了无领唱和有领唱的两个版本,其中领唱结束之后的大合唱部份歌词如下:

Hark, a mighty nation 听吧,伟大的国家
Maketh glad reply; 这兴高采烈的回响
Lo, our lips are thankful, 我们的口诉说着感恩
Lo, our hearts are high! 我们的心高扬起忠诚
Hearts in hope uplifted, 心中升起希望
Loyal lips that sing; 口中唱着忠诚
Strong in faith and freedom, 带着坚定的信念和自由
We have crowned our King! 为我们的王带上了王冠


这里选用的是莱杰指挥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米切尔学院音乐团、新爱乐乐团,Felicity Lott(soprano) Alfreda Hodgson(contralto) Richard Morton(tenor) Stephen Roberts(bass)独唱的版本。强烈建议将音量调大,以使大合唱的音效得到充分体现。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无领唱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76.shtml

含领唱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2/432271.shtml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无领唱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72.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389.html

含领唱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79.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390.html



之一 海顿:《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

《C大调弦乐四重奏》是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代表作之一(也许是多余的,不过我还是简单补充说明一下,历史上的奥地利皇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恺撒)头衔的拥有者,而这个头衔正是由“德意志国王”演变来的,该帝国的统治区域大部分都在今天的德意志境内。后来以奥地利和普鲁士为核心的几十个德意志国家又组成了德意志邦联,再后来日益强大的普鲁士统一了奥地利以外的地区,把奥地利排挤出了“德意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德国。所以历史上的德、奥,以及其他一些德语国家在文化上有着共同的渊源,在音乐传统方面“德奥”也被视为一个体系。),又叫《皇帝四重奏》。说实话最初听的时候我不是太理解为什么它会有这么一个名字----虽然它的旋律很华丽,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王者气质。后来才知道,原来作品第二乐章的主题是用了早些时候海顿为奥地利谱写的国歌的曲调,而这首国歌的创作又是来自两件事的激发:一是海顿去英国时听到的英国国歌《神佑我王》,二是奥地利和法国之间的战争。由于这首饱含了作曲家对皇室与国家的热爱与忠诚的乐曲是根据““上帝保佑弗兰兹皇帝”的歌词写成的,所以有了“皇帝四重奏”的叫法。

在这首作品首演十二年以后,奥地利军队在法军的交战中节节失利,1809年5月13日,法军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据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们每天都能听到从生命病危的作曲家的住宅里传出反复弹奏的国歌的旋律,甚至还能听到他用嘶哑的声音在歌唱,直到奥地利军队在多瑙河畔令拿破仑遭遇了统兵以来的首次失利,法军被迫撤退。一周之后,海顿离开人世。

又过了几十年,一位德意志诗人在英国流放地为这首旋律重新填词,取名《德意志之歌》,借此寄托他渴望一盘散沙的德意志人民能够凝聚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强盛国家的心愿,于是在几十个德意志邦国终于实现统一之后,这首重新填词后的歌曲就被选定德国的国歌----这就是《德意志之歌》中“德意志高于一切”的真正内涵。

写了这么多和音乐无关的背景,是想更好地说明我选择它的理由。这首名为“皇帝”的乐曲其实并不是在描摹皇帝本身,而是传达了别人对皇帝乃至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听了这支乐曲我才发现,原来忠诚的质地可以那样坚韧,它的触感却可以如此柔软。在那华丽凝重的柔美旋律中,可以寄托进如此深切的情感,正可表现出黄金狮子旗下的将帅们对于主君深深的敬爱与炽热的忠诚。

那些站得离这面旗帜最近的人,看得到那个年轻人身上闪耀的无以伦比的光芒,并且赞叹着,追逐着这光芒一路走来,然而他们也目赌过他在遭遇生命中最不可承受之失去的那一刻的软弱,甚至可以遥望及和平来临之后绝世名剑的寂寞与悲哀。乐曲华丽而明亮的色调,正是黄金狮子旗的追随着们眼中属于这面旗帜的缔造者的色调,而旋律中隐隐透出的一丝忧郁,又似乎映出了那个在失去了半身之后用一己的燃烧作为光源去照亮未来的黑暗的王者的孤独身影。于是当我合上双眼静静聆听,便仿佛能见到罗严塔尔用最动人的声音呼唤着“我的皇帝”,看到他对挚友说出最后一句话-----“我是真心的,皇帝拜托了”,以及他用尽全身力量击毙那个 “把秽物涂抹在皇帝的尊严之上”的家伙的优雅身姿和他身后始终不曾摘下的黄金狮子旗,仿佛听见米达麦亚请抚着悲痛欲绝的少年的肩膀轻声抚慰,“让他安静地去吧”,听见他用最坚定的声音许下一个或许是银英之中最沉重的承诺,“我会连他们的份,也一起效忠于皇帝。我在此立下誓约,无论皇帝意欲如何,我的忠心绝对不变”, 并且看见他痛苦地呼唤着一位位逝去僚友的名字,祈求他们不要带走皇帝的样子,和他在失去敬爱的主君的夜里想象着皇帝的心灵已经深植进那个把手伸向星星的孩子的内心而露出的微笑。

我还会想起缪拉因意识到战争对主君来说结束得太早了而不揣不敬地生出的怜悯的情感,记得他一向温和谦逊的他在得知皇帝身患绝症那一刻的失态,想象着他的哀伤”先面对了终点,然后又为了满足心灵的饥渴而不得不向前出发”的情景,和他在永远封存于内心深处的好象把所有星光都凝缩于一身的“冬蔷薇之王”的英姿的记忆,感叹着宁折不弯的毕典菲尔特听僚友说到“皇帝正在生病,应该小心处理自己的情绪”时责无旁贷的收敛,和他为了主君的病而发出的对于神灵肆无忌惮的咒骂。还有法伦海特在生命垂危的那一刻竟在独自的诉说中把能遇到使他不得不在那里结束年轻的生命的皇帝说成是自己一生的幸运,舒坦梅兹因为主君还是单身而固执地不肯和相恋五年的情人共结连里,克斯拉无限向往地遥望着头顶的星海,却毫无怨言地守护着没有主人的宫殿,鲁兹在生死一瞬的枪战之中忘情赞叹着伯伦希尔振翅高飞的自豪身姿......

----“不只有缪拉,其他如与杨作战而死于沙场的法伦海特、还有斯坦梅兹,都不是因为对于专制政治的信赖而舍弃生命,而是对于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个人的忠诚心,才舍弃了享尽天年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是报答莱因哈特知遇之恩的一条途径。”

----“我不能让皇帝弄脏他的手,就算罗严塔尔和我两人同时丧命,银河帝国仍然可以存续下去。但皇帝就不同了,如果陛下有个万一的话,那么我们好不容易才挣来的和平与统一就会毁于一旦。”

----“纵然知道人没有不老不死的,但是,他总觉得莱因哈特是被允许例外的。而他痛切地感受到,在追随莱因哈特的六年间,对米达麦亚本人而言,那也是他人生中的极盛期,每一天都是由黄金和鲜红染成的金光灿烂的日子。”

《皇帝四重奏》把人类所具有的“忠诚”这种情感之中最明亮、最温暖、最崇高、最美好的部分提取出来,化做深情的旋律,反复吟唱,而黄金狮子旗的追随着们,则从这种情感中汲取到了希望和力量,借助着它的推动和指引,共同创造了传说的时代。“忠诚”的质地可以很坚韧,但它的触感却可以很柔软,不信请你听海顿的音乐,也许你会发现,人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其实最坚强。


这里提供的是科达伊弦乐四重奏组1989年录制的版本,记得06年世界杯中德国队被淘汰出局以后,从这次杯赛才开始喜欢德国队的我彻夜未眠。在为了那群年轻人感到沮丧、难过的时候,我打开这首音乐,反复听了很多次,心情竟然就此平复下来。希望更多的人,在有朝一日感到灰心沮丧的时候,也能和我一样从这温暖深情的旋律中得到抚慰,甚至从中汲取到希望和力量。另附德国国歌器乐版,这可能是大家更为熟悉的版本。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171537/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26.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51.html

附:德国国歌器乐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2-30/412962.shtml



之二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二乐章

在中国或许没有一首古典音乐比《命运》更出名了,然而绝大多数人多它的印象似乎就是:令人吓一跳的开头,代表命运的敲门声,人和命运的搏斗,可以鼓舞人的(革命)乐观精神和坚强意志……

如果你也是带有这种印象的人之一,那么当你仔细听了《命运》第二乐章的第1分钟(事实上前15秒就足够)之后,很可能会发觉和你的印象有不小的出入。在银英动画中,它曾和下面这段场景相伴:


“莱因哈特知道鲁兹已经不会再改变主意的时候,便用他那白晰的手,紧紧抓住鲁兹的手。但是如果还继续在这里依依不舍的话,那么等于把鲁兹的忠诚给糟蹋了。皇帝到底有皇帝不能踏错的挪健?

“鲁兹。”

“是,陛下。”

“朕不希望在你死后,才把你擢升为元帅。再怎么迟都没有关系,你一定要赶来。”

“那是当然!卑职原本就打算要活着从皇帝的手中接过元帅杖。过去承蒙陛下赐予诸多与陛下共同建国的苦劳,当请陛下无论如何将今后的安乐与荣华分赐臣下。”

鲁兹并不是在逞强。他充满微笑地回答着皇帝的话,然后将视线投向缪拉。铁壁缪拉了解地点点头,因为莱因哈特站在鲁兹的前面,一点没有想移动的样子,他只得恭谨地抓住皇帝的手腕。

“走吧!陛下。”

莱因哈特那头金黄色的头发,在火焰的映照之下,显得格外地华丽耀眼。

“鲁兹,枪无法射击的时候就投降吧!罗严塔尔应该晓得何为对待勇者之道。”

鲁兹向皇帝一鞠躬,但是没有回答好或者不好,他目送着皇帝等人的背影,当莱因哈特最后一次回过头来看着鲁兹的时候,鲁兹对着他那白晰的脸庞再行一次礼之后,并没有加快他的脚步,反而让他的
身体躲在路旁的大树后面藏起来…… ”


当莱因哈特虽然知道自己有“不能踏错的脚步”但内心却充满依依不舍的时候,当他用吉尔菲艾斯死后再也没有对一位提督使用过的方式表达着请不要死的心意的时候,当向来果决的他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却必须被臣下抓住手腕劝说才肯移动脚步时,当他以一步三回头之姿朝向鲁兹再一次回望之时,他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与前面提到的《皇帝四重奏》所传达的情感刚好可以形成一种对照,并且正因为对象不是齐格飞罗严塔尔或米达麦亚,而是鲁兹,所以有着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在失去吉尔菲艾斯之后,经过了漫长而坚固的心灵冰封期,那道在和姐姐别离时被加诸于心牢之上的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没有资格幸福和带给别人幸福的心锁,因为被比克古元帅一句话的触动而出现了些许松动,第一次对艾密尔吐露了“想要带给为自己着想的人幸福”的心意,于审问罗严塔尔时出人意料地当众提及数年前的往事,在那之后接二连三经历的对法伦海特之死、舒坦梅兹之死的痛惜、对百万战死者的自责、对米达麦亚误传死讯的后怕、对伟大敌手逝去的促不及防……无不一次比一次更强烈地被撼动着那道锁,使它出现了一次比一次更明显的松动,终于,心牢里面的人开始有了走出牢门的欲望。

《回天篇》一开始,莱因哈特的言行就有些异于以往,无论是邀请米达麦亚夫妇闲话家常而且饶有兴味,还是因为“一个人独处时心情就会变得沉重”而引发了“艺术之秋”,都不是过去的他会在除却挚友和姐姐之外的人面前有的举止。如果说这种些都是沉淀反思之后成长的表现,而乌鲁瓦希事件就是破冰而出的转折点,那么和鲁兹分别那一刻的真情流露,便既是一直以来这种反思、成长的结果,同时又是他走向最终成熟的最后一程的起始点和标志杆。

与之相配合的这段音乐,节奏平缓,却相当凝炼,短短1分钟旋律就包含了许多种复杂意味,起伏之中平稳地行进,宁和之中暗蓄着力量,悲怆之中流露出幸福,苍芒之中隐藏着温暖……银英后半部,特别是《回天篇》的开头(战火暂时停歇之际),中部(和鲁兹分手之时),尾声(命令米达麦亚不准死的时候)处,莱因哈特身上昭显出的与他一贯的华丽、霸气相异,却真切地并存于他身上的深沉、内敛气质,及其走过的“感伤,反思,坚定,行进”的脚步,给予我的感受正是上述种种的集合。

所以与之相衬的这段以音色厚朴的中提琴和大提琴引出的旋律,与由清丽小提琴来唱主角的《齐格飞牧歌》相比,所表现的情感在气质上也有截然不同的呈现:后者单纯,前者厚重,后者是清澈,前者深邃,后者是飘逸的,前者是沉着的,后者是浪漫的,前者是踏实的,后者好象沉浸于蓝天白云之间的翱翔,前者好象回旋着俯瞰大地山峦……后者让人想起金发少年以铿镪有力的声音热切地诉说着,“将来不管我拥有什么,一定会和你分享。名誉、权力、财富,我都会分你一半!”, 前者却让人联想到金发霸主发出的安魂曲旋律般的声音:“鲁兹叙勋为帝国元帅。或许他会不愿意接受,不过对于一个破坏约定的人来说,这是惩罚!”


如果说,这个主题在乐章中的第一次出现,象征了莱因哈特在漫长的沉思、成长、蜕变之后诞生出来的情感,那么在第二主题之后,大约从第2分20秒开始的同一主题旋律的变奏重现,在速度上加快了许多,节奏也更富有流动性,则似乎是从莱因哈特得知鲁兹死讯到决定处置朗古这一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心理飞越的写照:

从第一次自责的内疚、痛苦、迁怒(于罗严塔尔),到正视、确认三年来一直躲藏在心灵回廊中不肯正视的情感、惊觉这种逃避的愚蠢(“回廊战役”时对法伦海特、舒坦梅兹的痛惜还是潜意识层面的,在意识层面上还只能以“吉尔菲艾斯的进谏”的方式呈现出来,和鲁兹分手时仍是不自禁的流露,而这一次是亲口说出了到此为止,已经有多少人为了朕的缘故而牺牲了呢?三年前,朕以为再也没有任何人的死去,会让朕觉得痛切惋惜的了,可是今年一年当中,已经有海伦法特、舒坦梅兹、鲁兹三个人相继死去了。上天用这样的方法来惩罚朕的愚昧,难道不觉得太重了? ),再到看到鲁兹生前委托完成的报告书,在幽率的沉默中再一次自省、反思之后重新认识鲁兹的忠诚与罗严塔尔的背叛(鲁兹原来一直都没有抛弃朕哪,甚且还豁出他自己的性命来解救朕。朕太愚蠢了,为了维护小人的权利,竟然让贤能的忠臣,陷在一片不满和不安之中。对罗严塔尔来说,或许已经太迟了,但是就算从现在开始,也要采取适当的处置,好让鲁兹的忠诚不至于白费……),于第二度自叹愚蠢后诞生出就算从现在开始的决心……

如果说,这一主题第一次出现,仿佛是莱因哈特边思索边缓慢地朝着心灵回廊出口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走进,那么它的重现则仿佛是莱因哈特渐渐加快了脚步,而且越来越快,直到义无反顾地站在门前,破门而出----那就是他在后来让艾密尔叫回已经退出的米达麦亚的时刻吧!


而两次衔接在这一主题之后的,是本乐章的第二主题,一段极为辉煌灿烂,犹如凯旋进行曲一般的宏伟旋律。----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动画最后一集《梦的尽头》中,当伯伦希尔在费沙宇宙港缓缓降落,地上车随后载着莱因哈特驶向最后的终点的时候,背景音乐是怎样的一段音乐?

那是一段和吉尔菲艾斯,杨威利,罗严塔尔走向死亡时截然不同的音乐,也就是《命运》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

请听一下第1分20秒~1分50秒,3分25~3分55秒吧!记得我第一次看着这段画面时,耳边响起铜管乐器奏出的这节旋律时,几乎是一下子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实在被这一段配乐的创意震撼到了!怎么也没想到,动画的制作者为这一幕画面搭配的主题不是悲伤,不是绝望,不是沉重,不是愁苦,而是 -----凯旋!

即使是此前莱因哈特历次凯旋的背景音乐,也没有一次的气势能超过这一次,银英中的任何一次象征胜利的音乐,都不会比这一段更光辉更灿烂!听到这段音乐,不由得想起希尔德在莱因哈特去世后所说的话:“皇帝不是因病而去世的,皇帝是因为耗尽了命定之数而亡的,不是被病魔打败的。希望各位能记住这一件事”, 此处音乐的选择真是再好不过地体现了希尔德话中的精神了!

那正是莱因哈特在登上全宇宙的光辉顶点之后,又挥去了三年以来一直笼罩着他内心一角的浮云之后,放射出的无以伦比光芒,与黄金狮子旗下的群星交相辉映,所展示出的壮丽蓝图!当昔日顽固地拒绝撤离伯伦希尔的他笑着用自己的失败来安抚部下(“朕自己也一直没有办法从战术上胜过杨威利,但是朕只是觉得遗憾,并不觉得可耻,毕典菲尔特觉得可耻吗?“)的时候,当一向“只知道战争不知道和平”的他三次主动向伊谢尔伦伸出手之时,其实才正是他最不可战胜的时候吧!(特别指出,在此之前梅克林格奉命借道、通过伊谢尔伦,以及最后一集伯伦希尔抵达费沙前莱因哈特和尤里安谈话的两幕的背景音乐也是这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毫无疑问,动画的制作者认为,只有这样的音乐才配得上莱因哈特那跨越几万光年的壮丽征程的终点,而在其实现了自我内心最艰难的超越,又终于完成了统一宇宙的宏图,为持续一百五十年的战争画下句点的人生结局,也只能用这样的音乐才与之相称!

“皇帝……我是为了选你做为历史的舵手、拥立你、炫示你的军旗而来的……”

这一句话,也代表了黄金狮子旗下将兵们的心声吧?虽然罗严塔尔没有能亲眼见证最后的一幕,但是或许他也在天上注视着吧?他所选择追随的那个人,直到最后都没有令他失望吧?虽然他是在极其复杂的背景下带着连自己都分说不清的矛盾心理举起的叛旗,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那令人猝不及防的决然转身促成了悔之恨晚的莱因哈特“从现在开始,再也不要失去更多”的最终决意,使其光芒和霸气都臻于极点,或许也是值得骄傲的吧?而直到最后也没有摘下黄金狮子旗的他,会不会和昔日僚友一起在瓦尔哈拉为那一幕举杯呢?

但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而是因为那一个人而聚集到这面旗帜之下的所有人的胜利。

很多人都还记得乌鲁瓦希事件中莱因哈特推开缪拉,用胸膛对着叛乱士兵,说出“你们开枪好了,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只有一个!” 时的背景音乐吧?那段音乐,同样是出自《命运》交响曲,同样光辉灿烂,气势磅礴,然而和刚刚提到的这一段却有很大不同。

那一段音乐,宛若一轮耀日冲破黑暗,让所有人都因它的光芒而眩目,而刚刚提到的这一段,没有那么灼眼的光芒,却更为壮阔宏伟,令人联想到的不是一日当空,而是排山倒海。----是的,这是凯旋进行曲一般的旋律,与之相应的当然该是堂堂之阵的煌煌行进,一个人的画面,又怎么能令人联想到凯旋进行曲呢?

所以,如果将音乐想象成图画,为画面中出现的不该是黄金狮子一个人的光芒万丈,而该是以他为中心的黄金狮子旗下的群星璀灿。


这里提供的是布鲁诺·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我没有选择国内最流行的克莱伯版本,是因为我觉得瓦尔特的版本速度稍缓,传达情感更厚重,表现辉煌的“三长音”的底气也更足。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171548/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31.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52.html


附:视频在线观看和下载:莱因哈特和鲁兹分手的动画片段: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sgYZDA__lc/

下载方法说明:见http://post.baidu.com/f?kz=157078345

PS 现在想来,当初我在《银英古典音乐主题谈》系列里说《命运》第二乐章第一主题是属于杨的,就因为梅克林格通过伊谢尔伦的时候和莱因哈特跟尤里安会谈时候都用了当中的旋律,实在是先入为主、以偏盖全,惭愧之至!



之三 马勒:《第三交响曲》第六乐章

看银英动画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得知全片开头处和话外音相配的那段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正是《马勒第三交响曲》的开场时,我迫不及待地寻找到来这部自己曾经望而怯步的作品,而在听完全作之后,最震撼和感动我的却是它的结尾。

还记得第一次看银英动画,是在一个周末不眠不休地把110集正传一气看完,那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余力再去留意音乐,然而还是有两段和场景搭配得丝丝入扣的背景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之一就是上面提到的作为“史诗序曲”的《马勒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另外一段,则是在第八十七集《暴风雨的预感》中和莱因哈特和米达麦亚对话的配乐----

“现在想想如果那个暴风雨的夜晚罗严塔尔没来找我的话,我们四个的关系就不会产生,因为遇见你们才使我下定决心脱离大地的枷锁,由于布朗胥百克公爵那些人的教唆,加上当时军部干部的恶意排挤,把我们这些人送到了最前线,但是到头来是给了我们一个建立功勋的好地方。行星列古尼查遭遇战,第四次迪亚马特会战,我们建立功勋的实力,使得军部高层也非认同不可,于是我得到罗严克拉姆的家名以及一级上将的地位,在抵达目前的地位途中那的确是跨出了一大步,光凭朕跟吉尔菲艾斯的力量是无法建立今天的新帝国的……”

“微臣不敢,受之有愧,臣跟臣的好友向您至上最深的谢意!”

其实如果要较真的话,动画新增的这段情节是有点突兀的----并不是说莱因哈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我也认为这段对白是很贴切的内心独白,问题是此时的莱因哈特似乎不太可能当着米达麦亚的面把这些话说出来,对于这样的想法和心情,他多半只会埋藏在心里而已。所以如果把对白改成心灵独白,可能会更符合人物性格吧!

不过单就场景本身而论,却是相当感人的一幕。这一幕出现在米达麦亚汇报完公事,莱因哈特看着窗外的风雨,提起当年那个暴风雨的晚上,两人回想起彼此初识时莱因哈特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米达麦亚的往事,接着,莱因哈特用凝重的声音诉说起当时的种种,与此同时画面中出现了那些场景在两个人的记忆之屏上一幕幕回放的情形,那些画面有些朦胧,像是古老的电影胶片,悠远、壮阔而又绵长的背景音乐烘托出深挚的情感----那不是单纯个人悲喜的堆积,而是在极为广阔的时代之幕下孕育,在“共同行经那通往宇宙的深渊和人类社会的边缘”的“充满鲜血与火焰的旅程”中萌生,与不会被风化掉的记忆同在的深沉情怀。

重画后的DVD在回忆场景中增加了朦胧效果,突显出迷离的怀旧色彩,极大加强了情感渲染力,更使得台词、画面、音乐的搭配有若天作之合,也因此令我对宏大而深邃的背景音乐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而这一段音乐,就是《马勒第三交响曲》第六乐章暨最终乐章的结尾。如果说《皇帝四重奏》偏重于提督们的角度,《命运》第二乐章偏重于皇帝的角度,那么这段《马勒第三交响曲》的结尾则真正是英雄史诗里的群像了。银英动画中,第六乐章出现过的场景还包括:

外传《我的征途是星辰的大海》结尾,也就是莱因哈特、吉尔菲艾斯、罗严塔尔、米达麦亚、梅克林格、舒坦梅兹这六位未来的罗严克拉姆王朝元帅首次并肩作战之后;

正传第26集《别了,远去的日子》结尾,莱因哈特站在吉尔菲艾斯墓前说,“失去的永远都追不会来了,不过我一定会继续奋斗,我会实现对你的承诺,并且弥补心中的缺憾”;

正传第87集结尾,身在费沙的莱因哈特面对着窗外的暴风雨想着,“那个时候,有米达麦亚在,有罗严塔尔在,有吉尔菲艾斯在……”,同一时间,身在海尼森的罗严塔尔也正出神地凝望着窗外的暴风雨;

正传第98集《无休止的安魂曲》,罗严塔尔临终前的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出自第六乐章开头部分,在“无止境的安魂曲篇”重再专门介绍)

……

马勒曾经这样谈论这部交响曲的创作:“作者成了一件乐器,整个宇宙都在他身上弹奏……要再现一种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的神奇”,的确,作品之中可以听得出宇宙的浩瀚,整部作品其实就是人与宇宙万物的对话,对象从一花一石,一草一木直到整个天地寰宇。在第六乐章中,慢板的推进积淀了情感和背景的双重厚度,极其室内乐化和极其交响化的两极配器更赋予了音乐深广的层次,人的感受和宇宙的永恒在此融为了一体,伴随着合声的加强与旋律的扩张,走向共同的壮丽。“我们为何存在?我们死后是否依然存在?”作曲家曾说这才是第三交响曲真正的标题,而银河英雄们用他们的生命做出了回答----“人的生命连星星一瞬间的光辉都不及。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明白的事情。然而,认识到星星的永远和人世的一瞬的是人,不是星星。总有一天你也会明白的,明白人类重视瞬间的燃烧甚于冻结的永恒,明白一瞬即灭的流星的轨迹将会深刻于宇宙的深渊和人们的记忆当中”。

音乐本是没有歌词的,不过当它作为银英的背景音乐出现时,我却听出了这样的歌词:

“当我合上双眼,不由感到惊奇,一幕幕的重现是那样清晰,在我的银屏上栩栩如生。那些经过爱过的面孔,那些曾经战斗过的面孔,如今都真切地在我记忆里。击碎古老的星辰,进入新生的心灵,一个终结也是一次开始,我们的生命就是流传的传说……”

而伴随着音乐也在我脑海中闪过的一幕幕故事,印记最鲜明的却是莱因哈特和麾下的提督们的那三次举杯。

第一次,是亚姆立扎会战决战之前,虽然战斗尚未开始,但是胜局已定,这是罗严克拉姆元帅府开府以来的第一次大战,也是多数未来黄金狮子旗下的群英们第一次并肩战斗,那个时候,真正是壮志满怀,每个人的胸中都激荡着吞吐宇宙的豪迈。

第二次,是“诸神的黄昏”战役期间,占领费沙后的新年宴会上,那其实是为了预祝黄金狮子旗的诞生而举杯。和第一次举杯时相比,虽然失去了吉尔菲艾斯和坎普,却也得到了克斯拉、缪拉、法伦海特、艾齐纳哈、舒坦梅兹、雷内肯普、希尔德的加盟,无可否认,那是罗严克拉姆阵营盛极的年代,也是银河星光最灿烂的一页。

第三次,是希瓦星域会战前,或许每个人都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并肩作战了吧!莱因哈特亲手为每一位提督倒酒,不难看出他不同以往的心境,而提督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这个时候,除了奥贝斯坦元帅和克斯拉一级上将之外,帝国军的最高级干部都聚集在这个房间里。包括米达麦亚元帅、缪拉一级上将、毕典菲尔特一级上将、梅克林格一级上将、艾杰纳一级上将、瓦列一级上将等人。和莱因哈特在利普休达特战役中获胜之后相较,数目减少了一半。失去的僚友和记忆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啊!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知道,他们所渡过的星海同时也是血腥的大海。一思及此,他们在一瞬间会有一种肃然之感,同时也就确认了自己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悔恨。”

跟随着这一群人跨越过几万光年的星海,看着他们付出着情感、鲜血乃至生命,直到这里,忽然有种“放心”的释然感:不管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不管结局是缺憾还是圆满,只要能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的话,付出的一切也就是值得的,也就可以算不枉此生了吧!今生无悔,而活着的人要背负起继续生存下去的义务,一直到和死者们再度相见的那一天,为了将死者的记忆永久保存下去的目的,也为了将他们的霸业传诸于后世……


这段旋律实在是我的挚爱(即使完全不考虑银英的背景),所以私心选择了三种版本供大家挑选,一是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版本,二是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版本,三是马泽尔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版本,个人的感觉,第一种版本最锐利,最有朝气,适合于“我的征途是星辰之大海”到银英第二卷结束为止的时期,第二种最充满热力,给人以整个灵魂都在燃烧的熊熊之感,适合银英正传中段的跌宕起落,而第三种版本最深沉厚重也最荡气回肠,令人产生“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知道,他们所渡过的星海同时也是血腥的大海。一思及此,他们在一瞬间会有一种肃然之感,同时也就确认了自己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悔恨”的共鸣,因此与“回天篇”和“落日篇”的感情最契合。另外再附上动画《暴风雨的预感》的相关情节剪辑合成,以供对照欣赏。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马泽尔:http://banzou.15150.com/2/190304/

阿巴多:http://banzou.15150.com/2/171564/

伯恩斯坦:http://banzou.15150.com/2/190555/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马泽尔: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54.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61.html

阿巴多: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39.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58.html

伯恩斯坦: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47.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259.html


动画《暴风雨的预感》的相关情节剪辑合成 在线观看和下载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Lvn6-QGvGY/
下载方法说明:见http://post.baidu.com/f?kz=157078345



特别章:王尔古雷为勇士喝彩

这首乐曲看过银英动画的人都应该很熟悉了,它是动画中的“帝国军军乐”,另一种标题翻译是“女武神喜悦汝之勇气”,我是看到日文版的歌名后才确定它就是中文版小说中的“王尔古雷为勇士喝彩”的,出于个人偏好,决定延用小说的翻译。

选则这首乐曲似乎是必然的,又似乎是不宜的:传说它是节选自瓦格纳的作品,果真如此当时没有理由不放在这里,“黄金狮子旗下”岂有不收军乐的道理!然而过去一段时期接触了一些瓦格纳的作品,跟“女武神”相关的听了不少,却越来越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了。

如果它不是瓦格纳的作品,问题就变得比较微妙了,也就是涉及到对“古典音乐”的定义问题了。“古典音乐”最狭义概念仅指“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即从 1750年巴赫去世到1872年贝多芬去世这个时期的音乐,广义一些的概念则包括了巴洛克(如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古典主义(如海顿、贝多芬、莫扎特)、浪漫主义(如肖邦,瓦格纳,舒伯特),后浪漫主义(如德沃夏克,马勒,柴科夫斯基),近代时期(如普契尼,拉威尔,西贝柳斯),大致是截止到一战结束,这也是一般最常见的划分标准。

如果按照上述两种概念,那这首乐曲肯定是不能算古典音乐了。

不过如果这样算的话,银英中多次使用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也不能算了,因为他的作品都是在那之后完成的,动画中出现过的第九、第十交响曲甚至是二战后的作品。然而迄今为止涉及银英古典音乐的文章或资料似乎没有把肖斯塔科维奇排除在外的,这是不是表示通常所谓的银英中的古典音乐的概念是最广义的,即指从中世纪、文艺复兴至今的一切严肃音乐呢?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帝国军军乐应该是可以列入古典音乐范畴的----帝国在文化崇尚古典、含蓄美,从服饰、礼仪到语言都可见此特色,参考田中本人的说法及银英声优的证词,配帝国军诸将的对白时都“好象读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小说一样”,如果说帝国军军乐是为了配合这种文化风格而创作的,那么乐曲中散发出的古典主义气息,那种庄严肃穆之美令“出自瓦格钠之手”的说法疑幻亦真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银英中古典音乐的选择毕竟是基本界定在上述第二种概念范围内的,肖斯塔科维奇几乎是唯一的例外者,因为这一个例外而无限扩大定义范围,似乎也有些牵强。思前想后,总觉得这段音乐是介于可选与不可选之间的临界点,干脆,把它作为特别乐章吧!

关于它,还需要说什么呢,那些英雄们或壮丽或悲怆,或可歌或可泣的故事,不都是它的最好注解么?

像是母亲拥抱着受苦的孩子,像兄长轻拍着受伤的弟弟,温柔和坚定地鼓励着:“不要怕,不要难过,擦干眼泪,站起来继续朝前走吧!”

抚慰着一切苦难和伤痛,让人从中汲取到温暖和力量,于是成为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从一切绝望与悲哀中勇敢站起,奋然前行。

是抚慰,但不是单纯的安慰.

是激励,但不似皇帝去死般的直白。

用美好和光明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洗涤,拭去彷徨和灰暗,感受到宁静和清澈,于是前所未有地看清了自己珍惜着什么,于是被鼓舞着,激励着,前所未有地坚定着,为了捍卫自己所珍惜的一切而战.----这就是帝国人民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吧!

当初创作这首军乐的人或许是一个具有真正荣誉感和骑士精神的贵族,他创作的初衷或许是鼓励贵族们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誉而战吧!但是,真正执着地捍卫着自身荣誉的人,却首推那些驾驶着王尔古雷和死神对话的平民飞行员。

他们没有高贵的姓氏,光荣的家徽,他们也不是没有对生命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他们那样苦苦地、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地坚持,是为了守护自己最后的尊严。他们和后来那千千万万为了守护自己珍惜的人和事而毅然迎向战火纷飞平民英雄们,都是值得王尔古雷喝彩的真正勇士。

永远记得米达麦亚在“回廊战役”结束后写给妻子的信的最后一句话:

“感谢皇帝和我的部下们吧,让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幸福……”

前着缔造了一切,后者守护着一切,贵族会衰落,朝代会灭亡,但是王尔古雷将永远为他们喝彩。

动画中个人最喜欢的相关场景是莱因哈特启程前往新领土前宇宙港送行的那一幕:曙光照彻大地之前闪烁着最后星辰的深蓝色天幕,整装待发的白色女武神,列队送行的诸将与皇帝互敬军礼,莱因哈特仿佛想起了什么般停下脚步对伯爵小姐回望;士兵们山呼海啸的欢呼声,被欢呼者站在高处朝他们挥手的英姿,交付与背负重托的战友用敬礼来传递信任和信念,下属与敬爱的长官之间无言的互道珍重;千万人之中克拉拉挥舞着白色手帕的身影,一级上将轻轻抬手的会心回应,舰桥之上昂首傲立的黄金狮子旗,帝国军人绝对不会看错的白天鹅无比自豪地振翅飞向永恒黑夜的优美身影......黄金狮子旗下的军人们含蓄持重的外表下深蕴的种种情感,都收敛在这一幕幕画面与伴随的旋律当中。


鉴于目前这首音乐的清晰版本在网上还是很难找,这次上传三个版本,前两个版本都是音乐集中的版本,由于演奏速度的不同,风格有一定差异,第三个版本是游戏的电子合成音乐,我把MIDI做成了MP3,选择它的原因是它是最长的一种版本,也可以算是最“完整”的版本吧!另外附两段相关音乐背景的音频视频,一是莱因哈特起程前往新领土时宇宙港的送行,二是告归国俘虏的演说。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王尔古雷为勇士喝彩--帝国军军乐版本1
http://banzou.15150.com/2/192575/
王尔古雷为勇士喝彩--帝国军军乐版本2
http://banzou.15150.com/2/192576/
王尔古雷为勇士喝彩--帝国军军乐游戏版
http://banzou.15150.com/2/192578/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王尔古雷为勇士喝彩--帝国军军乐版本1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59.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383.html

王尔古雷为勇士喝彩--帝国军军乐版本2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62.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384.html

王尔古雷为勇士喝彩--帝国军军乐游戏版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63.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385.html


附:

视频:起程前往新领土时宇宙港的送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j7cc2maMyQ/
下载方法说明:见http://post.baidu.com/f?kz=157078345

音频:告归国俘虏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3/237565.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5386.html

曾经奋勇作战,可惜被困在敌营里的忠实战士们:我向诸君保证,全面废止将战俘视为罪人的恶劣传统并予以谴责,待诸君归国之后,全体士兵都将给予薪金及休假,大家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回到军队,并将全体晋升一级。我军战士,诸位英雄,卿等无需感到任何羞耻,挺胸抬头的归国吧!真正应该觉得羞耻的是那些驱使卿等赴前线,迫使诸位陷于非降服不可的旧军部指导者们。我,罗严克拉姆元帅,除了感谢各位,也必须要向各位说一声抱歉。最后,我还要向基于人道理由同意释俘的自由行星同盟军表达衷心感谢。银河帝国军宇宙舰队总司令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元帅。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1:09:49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音乐系列之黄金狮子旗下 (下篇)


之一 永无休止的安魂曲之法伦海特篇——德沃夏克降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第II乐章

谨以此曲敬献给亚达尔贝特。冯。法伦海特元帅,罗严克拉姆王朝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一级上将。

或许他从未追求过马革裹尸的光荣,但这个归宿配得起他不朽的勇名。

甫一开场的悲壮冲击,激烈而沉重,犹如雷霆万钧,泰山压顶,是回廊战役前哨战到了最严峻的时刻,全军覆没的危机已近在眼前。

在这名有着水色双眸的贫穷贵族出身的将领一生中,相信并不乏被命运捉弄的经历,然而这一次,命运对他张显出的已是狞笑。

弦乐器的急速撩拨,是旗舰窗外猛烈异常的炮火,在那一片混乱凶险的激流中,主旋律的奏鸣却显得异常清澈。

“好吧,这也正合我意。”

正该是自己报答主君知遇之恩的时候了吧!对手正是那位自己尊敬的老将,在彼此已然身为敌人的今日,也惟有以力战到最后的方式致上自己的敬意了吧!

从容之余奋然前行,悲伤之中带着无悔的坚定,主旋律的行进犹如法伦海特以惊人的镇定率领全军向死神布下的天罗地网发起冲击,一生中的许多片段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飞旋掠过,然而他的思虑非但未受到干扰,反而变得愈来愈明净,愈来愈坚定。

2分25秒,以寡敌众的旗舰终于陷入敌军火力的巨网中,聆听到死亡足音的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正急速远去,却在仿佛望见生命彼岸之际(3分00)露出无畏的笑容。

最后56秒,微弱的声音,发出的是“无怨无悔”的宣告,临终的遗言轻似耳语,却深深撼动了无数人心。那些都和他的水色眼眸、从容微笑一起,凝成了他在传说中的最后定格,庄严铭刻在“三元帅之城”的屹立之上。

曲终之时的弦乐轻拨,荡叠起无尽余韵,犹如黄金狮子旗对他的怀念,永无休止。


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斯塔克大提琴,是起劲为止最经典的版本。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41967/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6/241960.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6523.html



之二 永无休止的安魂曲之鲁兹篇——瓦格纳:唐豪瑟序曲

明天是乌鲁瓦希事件纪念日,后天就是鲁兹元帅牺牲的日子。总觉得铜管乐音色的厚重和金属质地跟鲁兹元的坚实深沉是天作之合,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再次感受不屈的勇将那炽热的忠诚吧!

0:00-1分03秒 告别和约定莱因哈特知道鲁兹已经不会再改变主意的时候,便用他那白晰的手,紧紧抓住鲁兹的手。但是如果还继续在这里依依不舍的话,那么等于把鲁兹的忠诚给糟蹋了。皇帝到底有皇帝不能踏错的脚步。

“鲁兹。”

“是,陛下。”

“朕不希望在你死后,才把你擢升为元帅。再怎么迟都没有关系,你一定要赶来。”

“卑职原本就打算要活着从皇帝的手中接过元帅杖。过去承蒙陛下赐予诸多与陛下共同建国的苦劳,当请陛下无论如何将今后的安乐与荣华分赐臣下。”

鲁兹并不是在逞强。他充满微笑地回答着皇帝的话,然后将视线投向缪拉。“铁壁缪拉”了解地点点头,因为莱因哈特站在鲁兹的前面,一点没有想移动的样子,他只得恭谨地抓住皇帝的手腕。

“走吧!陛下。”

莱因哈特那头金黄色的头发,在火焰的映照之下,显得格外地华丽耀眼。

1分04秒-1分34秒 最后致意“鲁兹,枪无法射击的时候就投降吧!罗严塔尔应该晓得何为对待勇者之道。”

鲁兹向皇帝一鞠躬,但是没有回答好或者不好,他目送着皇帝等人的背影,当莱因哈特最后一次回过头来看着鲁兹的时候,鲁兹对着他那白晰的脸庞再行一次礼之后,并没有加快他的脚步,反而让他的身体躲在路旁的大树后面藏起来。

1分35秒-2分03秒 战斗开始但是鲁兹耐心的极限并没有受到考验,大约经过十秒钟之后,便大约有一小队的人紧追了过来。鲁兹一个人阻止他们的前进,于是乎一场枪战开始了。

短短二分钟的时间,鲁兹凭着他一个人的枪,打倒了八个个,而且其中一半是立即死亡。在敌方逐步逼近的猛烈炮火之前,鲁兹的沉着仍然像是没有缺口的刀锋,他的身子半藏在大树干的后面,有时还有闲暇把顺风飘送到过来的火灰拂开,展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雄风。当对方高呼着要他投降的时候,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管你们是死也好,是活也好,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好好地看着,罗严克拉姆王朝的一级上将是怎样的一个死法。”

鲁兹用他一贯平静的声调放声说道,而他本身的精神也仿佛同样的平静,他的把手臂伸直,然后扣动扳机。

2分04秒-2分21秒 焦急的心鲁兹的意志于是化成能源体,从枪口迸裂出来。袭击的人忘了已方的人数,好像在与对方一对一决斗似地拚命射击,接着竟像是要逃开那奇准无比的射击似地,冲进森林里头,露出被火焰追得跳起来的丑态。

一面装填着密封的、同时也是最后的一个能源弹匣,鲁兹竟然还为着其他的人担心着,为什么伯伦希尔还没有离开湖面呢?

2分22秒-3分18秒 奋飞的女武神火焰猛烈地摆动着,在那一片红与黑、火焰与黑暗竞相彼此吞噬的上方,银白色的耀眼光芒压过了一切,鲁兹仰起脸,他那像是箭一样锋利的视线里面,出现了凡是银河帝国的军人都绝对不会盾错的宇宙战舰那优美的身影,在地面上几十道光束射线的紧追不舍之中,像是一只白色的巨鸟,正无比自豪地振翅高飞。这名男子从地面上,正赞叹地仰望着巨鸟的身影。

3分19秒-3分43秒 最后的战斗就在忘我的那一瞬间,克涅利斯。鲁兹看见一道细细的白光,钻进了自己的左锁骨下面,他真实地感觉到那道光线,由左肩胛骨的侧面贯穿到自己的背部。疼痛的感觉从一个点迸裂开来,然后迅速地扩散,自身体的内部占据了整个身体。鲁兹只踉跄了半步,稍微地皱着眉头,然后再度扣动扳机,击中两名敌人,让他们滚落到燃烧的火焰当中。鲁兹用自己的左手按住穿着军服的胸部,感觉到有一股令人觉得不舒服的黏稠感。已经变成黑色的血液,像是几条黑色的小蛇,从鲁兹的指缝间爬窜出来。

3分45秒-4分14秒 消逝的火焰此时鲁兹以同样的姿势,扣动他手中仿佛突然变重的扳机,于是又有一名敌人,在身后的火焰背景之中,跳着死亡的舞蹈,但是从斜向射出来的还击闪光,却在此时贯穿过鲁兹右侧的头部,鲜血从耳朵涌出来。火焰迅速在忠臣的视线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黑暗。

4分5秒-4分15秒 致Mein Kaiser “吾皇,从您手中接过元帅杖的约定,已经无法实现了。臣下愿在天上接受您的责备。不过那会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未来……”


这里提供的是富特文格勒指挥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由于当时没有立体声录音,音效方面有不少缺憾,尽管如此,我还是选择了这个版本,因为在反复对比过几个版本之后,感觉此版对2分22开始的高潮部份的演绎最具震撼力,也只有这样强大的爆发力才能表现出鲁兹看到白色女武神一飞冲天、直向九天那一幕时的振奋和自豪。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42039/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09-15/207536.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6526.html



之三 永无休止的安魂曲之无名勇士篇——瓦格纳:唐豪瑟之朝圣者的合唱

在鲁兹篇中,我曾将与这首歌曲旋律相同的“唐豪瑟序曲”献给鲁兹,并以其高潮部分象征伯伦希尔“无比自豪地振翅高飞”。

但穿越过无数艰难险阻,飞翔过几万光年星海的白色女武神,相信不会忘记那些曾为她开道、护航的无名之舰,而那段征程之所以壮丽,也不只因为有她的优美身姿,更离不开那些环绕于她周围的繁星点点。

如果说黄金狮子旗的光辉与双头鹫旗曾经拥有的辉煌存在什么本质差别的话,那就是前者的光芒不只属于极少数上位者,而是属于所有追随它、守护它,为它奉献过汗水、鲜血、乃至生命而至死不渝的人们。他们都是黄金狮子旗的英雄,都是点缀了传说时代的星星,即使不那么耀眼,即使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却正因有其燃烧,才能辉映出那片壮丽的星空。

谨以此曲追悼所有为了那段光辉而燃尽自己的不知名的星星们,他们配得起最雄壮的颂歌,愿他们的英魂早登瓦尔哈拉!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版本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7/243987.shtml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版本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07/243985.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6631.html



之四 残存下来的人之“狮子之泉七元帅”篇——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第IV乐章

有着“第十号交响曲”之誉(意指其继承了贝多芬九部交响乐的传统)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和贝多芬著名的“命运交响曲”相似,也是一曲“通过战斗,走向胜利”的雄壮篇章,但在表现“步向最终胜利”的第四乐章中,它却没有象“命运”最终章那样酣畅淋漓地为胜利欢呼、纵歌,而是在感情的抒发上有所克制,带有更多“胜利之余的缅怀和冥思”的意味。

——在这么巨大而猛烈的动乱时代,纵横战场无数次之后还没有死去,这就表示他们不得不一次次经历或目睹别人的死。死者将生命祭献给了历史,生者却要以生命来承载这历史,死者获得了安息的权力,生者却必须背负着伤痛、责任继续未竟的道路。如果说残存下来是一种运气,那这运气也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承当吧!

在传说的最后,在完成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伟业之际,被后世称之为“狮子之泉七元帅”的那七个人甚至没有机会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举杯欢呼一次,因为也就那个时刻,一个时代被宣告即将终结了。对这个时代和即将开始的新时代的双重责任时不我与地落在他们肩上,承载着对于走向胜利的那一段传说岁月无法释然的眷恋和怀念,他们更不得不为寻求自身在胜利之后的历史中的新角色付出更多沉思。

浑厚悠远的圆号的奏鸣,似乎是在庄严宣告着:“传说结束了,历史才刚开始”,广阔无垠的星空之下,传说时代的大幕徐徐垂下(0:00-0分44秒 );清澈悦耳的长笛就象夜空里的点点星辰,用闪烁的光辉呼应、见证着这历史的一幕(0分44秒-1分34秒),迟缓的旋律,犹如葬礼队伍的缓缓行进(1分 34秒-1分48秒 )……送葬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号角般的旋律很快又再次响起来,而且较诸前一次更加响亮激昂——这一次,它所郑重宣告的是新时代巨幕的隆隆揭开(1分 48秒-2:00 )。

在这熟悉而又崭新的舞台上,新的故事正在上演,历史的脚步一步不停地朝前走去,英雄们也把最深的缅怀化成前进的力量,以坚定的脚步紧紧跟随它的步伐(2分 51秒-4分07秒 )。既然会被称为“狮子之泉七元帅”,可想而知这七个人在“狮子之泉”皇宫出入、活跃的身影一定给当时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之强烈并不输于他们在几万光年壮丽征程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对其中有些人来说,甚至可能更为鲜明。和平时代军队职能的转型,是历史对他们的忠诚和智慧的新考验,即使在远离硝烟的战场上,那样不平凡的一群人也很难忍受碌碌无为吧!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他们也一定会努力适应新的角色,为了在只有一次的生命中演绎出更多的精彩(4分07秒- ),更为了背负起对死者的情感和责任,将他们的霸业传诸于后世……


切利毕达克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演奏。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版本
http://banzou.15150.com/2/274962/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版本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27/274993.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7858.html



之五 残存下来的人之民众篇: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V乐章

贝多芬本人一再强调,“田园交响曲”描摹的不是画面,而是人们的感受和情感;作品第五乐章的标题则写明了这一乐章的主题:“暴风雨过后愉快和感恩的心情” ——或许没有比这更适合终于迎来和平时代的帝国人民了吧!

“贝六”作为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乐作品之一,向来是演奏的热门,也因此留下了无数中演绎版本。虽然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是公认的“贝六” 最权威演绎,我在这里却选择了相对不太出名的库贝里克指挥巴伐力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原因是后者虽在总体水准上距离瓦尔特版本还有差距,但其对第五乐章的演绎成功隐去了一切犀利的元素,因而给人一种异常温暖的感受,仿同具有抚慰和治愈风雨留下的伤痛的奇异力量。

谨将这段温暖的旋律献给为了捍卫自身尊严和正当权益而不惧牺牲的帝国民众,幸福属于懂得珍惜的人,愿他们能以和前仆后继奔赴战场时相同的心情去珍惜来之不易的新时代,最大限度地在这个时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以不辜负为了它的到来而付出过汗水、鲜血、生命,乃至更重于生命的东西,却未能与之共同分享那些幸福的人们——这是他们对逝者最好的报答。


低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http://banzou.15150.com/2/274969/

高音质版本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0-20/260526.shtml

http://ok.okxr.com/song/167863.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2-5 11:11:05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音乐系列之希尔德章 (一)~(三)


之一 巴赫 G大调小步舞曲

这首舞曲所对应的,是利普修达特战役前后,正式到莱因哈特身边任职之前的希尔德。

当梳着少年般的短发的玛林道夫伯爵小姐第一次以充满自信之姿出现在罗严克拉姆元帅府,锋芒小试之际,就连莱因哈特也不觉为之眼前一亮——

“数千家帝国贵族之中,值得令人赞赏的人才终于出现了!”

清新的曲风,似她轻快步伐中洋溢的朝气,优美的旋律,如她靓丽容貌下怡人的风采,锐利的音色,是她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时的理性锋芒,流畅的节奏,若她周旋于贵族之间的进退自若、游刃有余。

此时的她上没有正式登上华宴的主台,但是,新时代的风已扑面而来,再过不久,她便不再是偏厅里一支小步舞曲的舞者,而将汇入时代主旋律的交响洪流中去,开启人生的全新一页。

而在她即将要开始的漫长的、战斗的人生之前,这也是最后一支悠闲的舞曲。

伦敦爱乐管弦乐团演奏。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6-12-26/406957.shtml
http://ok.okxr.com/song/179407.html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3-26/576518.shtml


之二 德沃夏克 新大陆交响曲 第III乐章

伯伦希尔第一位女性乘员,大本营第一任女性幕僚总监,巴米利恩会战扭转乾坤的决定性人物,被米达麦亚赞誉“智谋胜过一个舰队”,被缪拉相信着“如果她在一定能帮自己从情理两方面说服皇帝”……

莱因哈特的争霸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果说之前打败大贵族、夺取帝国最高权力的道路还算比较平坦,却还是让他付出了失去挚友和姐姐、终生背负十字架的代价,那么真正艰辛坎坷的“将宇宙握在手中”的道路是从希尔德来到他身边之后才刚刚开始。

这段音乐,是希尔德伴随莱因哈特走过的统一宇宙之路,也是一段充满起伏、变数、危机的荆棘之路。开头和结尾两部份,都是天翻地覆,山河变色,既充满跌宕、惊悚,使人心悸,颤栗,亦不失高歌猛进,勇往直前。

而投身于时代遽进的壮阔洪流中,侧身于星光璀璨的黄金狮子旗下,并没有令希尔德的光彩相形黯然——如果说乐曲前面一段表现了“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后一部份表现了“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那么从52到1分28秒,一段清丽明快的旋律自迅雷激流的交错旋转中脱颖而出,便是她在雄壮史诗的行间独自写下隽秀挺拔的字迹。那是她独闯敌境,在“疾风之狼”面前鞭辟入里的剖析时局,也是她阻止莱因哈特亲征伊谢尔伦时,比“双璧”更透彻有力的进言,那她在伊谢尔伦要塞失守后为所有被杨的智慧所困的人们娓娓解惑,那也是她蛾眉轻扫的一句话,促成海尼森的无血开城……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库里贝克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6/438877.shtml
http://ok.okxr.com/song/179543.html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1-16/438878.shtml


之三 德沃夏克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第II乐章

银英“回天篇”第四章《萌芽》中,莱因哈特在启程前往新领土前“特意作出一副纯事务性质的表情和声音”向伯爵小姐道别,却“避开希尔德的眼眸,将视线投注在她暗调的金色短发上”对她说出“在朕回到费沙之后,希望你能够对这些天的事情,先准备个明确的回答”的话,接着又特意画蛇添足地补了一句“当然,前些天的事情,就是指朕对伯爵小姐求婚的事情。”

小说继续写道:“莱因哈特还特意地加以说明,这不能不说是他不成熟之处,不过却也可以从中看出莱因哈特的诚挚……莱因哈特如果是个没耐性的家伙或者极端本位主义的人的话,大可以强求对方在自己出发以前,给予一个明确的回答……不过希尔德的内心天秤,在这个时候,就会往某个方向增加倾斜度了。 ”

动画中,当竭力保持平静神色的伯爵小姐听到这里时,轻轻一怔,接着泛起会心的微笑。







在这里,动画对细节上的处理和小说略有不同,小说中,莱因哈特以有些笨拙僵硬的动作向伯爵小姐挥别后打算离开,而就在他的动作产生的气流正好引起微风的那一瞬间,希尔德开口了:“陛下……请路上多加小心”,莱因哈特起先有些不知所措,“当他体会到伯爵千金的话中的含义时,脸上浮现出将要展露微笑的表情,对着她点了一下头之后转身去。”

而动画里则是在莱因哈特已经在朝外走的时候,希尔德在他身后追加了一句“祝愿您平安归来”,莱因哈特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望向双眸炯炯发光、正在朝他微笑的伯爵小姐。





两种处理方式可谓各有千秋,不过动画中,当希尔德脸上绽出笑容那一刻,使用了一段背景音乐来加强情绪的渲染,这段音乐,也就是《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

其实我在第一次看动画时,对这段音乐的使用是略带疑惑的,因为这样的音乐,配上这样的画面,给的感觉就像莱因哈特这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似的。

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伯爵小姐看着莱因哈特背影时的表情太温暖、太幸福了——那是一种仿佛整个心灵都被明媚的春光照彻着,从心底对未来无限的美好期待中涌起来的微笑,平日里闪耀着智慧和理性的犀利光芒的双眸,此时也仿佛被朝向那个人的背影、同时也是朝向未来的温柔的凝望充满了……直到莱因哈特的身影完全消失,伯爵小姐脸上依旧保持着这种温柔的表情,并且开始想着以后的事(去见格里华德大公妃一面)……再配上深情、柔美,又泛着离愁别绪的旋律,给人不真实的幸福感,像是一切都只是一场随时会醒的美好的梦一样。





仔细再想想,像这样的表情,或许也只有在莱因哈特苍冰色视线所步及的地方,才可能出现在伯爵小姐的脸上吧!这倒不是说她会一直刻意隐藏些什么(虽然过去的确有意无意地那样做过),而是她也好,莱因哈特也好,都不太擅长那种男女间的感情的表达和应对,也不知道怎样去扮演恋人甚至夫妻的角色,能让他们最轻松地、或许也是唯一能习惯表情,就是两人谈笑宇宙、指点星辰时的表情——别说希尔德对着莱因哈特大概很难好意思长时间流露这副小儿女神态,要是她果真在平常相处时也时常露出这副表情来,莱因哈特大概会比求婚时更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拿什么表情来回应吧!

只有在佛罗伊丁山庄的夜晚,看着女主人精巧的女红,生平第一次产生身为女性的自卑感的时候,在巴米利恩会战后,被以并不巧妙的方式表达了谢意的时候,在为了一束玫瑰花进退失据、不知所措的时候,在听到那不成熟却真挚的额外说明,终于明白到“即使他的缺点也是自己喜欢和珍惜的”的时候……她才会情不自禁露出这样温柔的表情吧?

也许,还有在那个人永远离开他之后,追忆那些青春往事的时候。

因何在刚强不让须眉的伯爵小姐脸上,会露出这种小儿女的神态?是什么改变了她?这个问题,《皇妃诞生》中给出了答案。“希尔德知道要把莱因哈特的心绑在地面上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现在的她和以前的她一样只是个刚强而犀利的女人的话,或许就不能参透这一点。在有着苍冰色眼珠的霸主身边工作四年,希尔德对莱因哈特的了解一天深过一天,同时她自己也在不断地跟着成长。”

这一曲,是希尔德从身后看着莱因哈特背影时的眼神。前一段,深挚得浸透人心的旋律,像是山间淌过的潺潺流水,清透莹澈的水花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化作心灵的弦歌,成为流水对高山的回响,中间一段沉重的鸣唱,哀而不伤,悲怆而不凄切,情感在钝痛中磨洗沉淀,从更深沉的底色中绽出崭新的光芒,结尾,则让人的思绪飞到到新帝国历OO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的贝尔塞底皇宫的清早,渡过了一生中最漫长的夜,希尔德举起手,伸向窗棂旁渗进来的曙光,天,已经亮了……


这里提供的是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斯塔克演奏大提琴的版本,斯塔克的演绎中带有一种洗尽铅华的质朴,也是这首协奏曲最经典的版本之一,

高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3-23/571091.shtml
http://ok.okxr.com/song/179551.html

低音质试听和下载
http://www.15150.com/ghtml/2007-03-23/571094.s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4-5-3 07:51 , Processed in 0.03798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