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3276|回复: 7

田中芳树的死穴──「写情」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5-14 14:50:52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杨威利Jr。 田中芳树的名字虽未算无人不识,但一套长篇小说《银河英雄传说》出版後,便迅速赢得不少赞誉,田中芳树立即便成为台港两地科幻迷无人不晓的名字。擅长撰写幻想故事的他,未几便成为『架空历史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趣味性和思想性兼备,广为人所称道,自然顺利登上日本畅销作家之列。台港两地很快便出现了为数不少的『银英传拥护者』,除了在新闻组上充满著形形色色有关故事、人物的讨论之外,更有不少忠心的读者制作研究《银英传》及向其致敬的网页。(Well….我看也不需要举例吧……)这部作品亦先後出现了漫画、动画及电脑游戏等等各个不同的版本,足见《银英传》掀起了怎么样的一个热潮。
  但《银河英雄传说》与田中的其他作品,和其他科幻小说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写情不足(我看田中定是看得太多《三国演义》、《水浒传》了!)。有人评《银河英雄传说》这部作品为『太空版』或『未来版』的《三国演义》,这比喻可谓一矢中的。《银英传》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相似的地方,除了战争、智谋、算计外,还有一样就是缺乏比较细腻的感情描写。这不单只在《银英传》中看到,在田中的其他作品中也是有这毛病。这「情」并非单指爱情而已,还包括友情、亲情。当然,你会说也有莱因哈特与齐格飞二人的友情描写呀!但爱情这项是最不足的说法倒没法否定。

-------------------------------------------
  空口白话无人信,还是直接举例好了。先看《银英传》两大主角的感情生活。莱因哈特与希尔德的婚姻是基於什么?浪漫的爱情?我看还是因为「那一夜」多一点吧!(不要问我点解)莱因哈特与希尔德的关系是十分有问题的,与其说希尔德像莱因哈特的妻子,倒不如说吉尔菲艾斯更像!为何我这样说?莱因哈特与希尔德的婚姻欠缺了男女间爱情的感情基础,在「那一夜」之前,莱因哈特只是视希尔德为部属而已,再高一点的评价也只是作为知性运动的对手而已,没有一丝一毫关系男女间爱情的感觉,只是单纯一个女性的部属与朋友。「那一夜」之後,莱因哈特也是基於对道德的矜持而负起责任(奇怪…那一夜莱因哈特的心理状况该与受到伤害的小孩无异,为何会做出「那种事」来?奇怪…奇怪…),求婚是因为自觉不希望与不负责任的旧贵族同流合污,如果他们真有感情基础,希尔德又有否必要深思熟虑,直到发现有了身孕才答应莱因哈特的求婚?而且,二人在婚後的亲密程度,与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的亲密程度可差得远了,不单如此,甚至更及不上一般的夫妇关系。丈夫经常南征北讨,不常在家,回到家也没什么亲匿表现,连孩子出生也不在家,超越「举案整眉」的夫妇礼让,我真的不觉这是正常的夫妇关系。可能你会说莱因哈特日理万机,没法兼顾家庭。你说得对,但我不是想说莱因哈特薄幸,而是想指出田中对情感描写的儿戏,无写出一个有血肉的莱因哈特来。

  说完莱因哈特,再说杨。他求婚时也自觉自己像用军阶压人,这是田中芳树对自己的讽刺?试代入自己去想像,已工作的用工作去想像,在学的便用学生去想像,三年来你也爱慕一个女同事(或同学),她也爱慕著你,但你俩却从未表达过自己的心意。在某天你要离职(或毕业),你不是走去向那女孩示爱,而是求婚!!那是多么震撼!就算那女孩也爱慕著你,你这样一句「请嫁给我!」,难道不会吓走了人家!!是求婚啊!不是示爱!你不认为这是太胡来了吗?二人没试过约会、拍拖,甚至连对方的心意也没确定过便求婚,太胡来了!不是说杨胡来,是说田中!!是因为设定了在帝国征服了同盟後,杨便退役结婚吧,当快写到那时便快刀斩乱麻把二人撮合,真的当读者傻的吗?不要说菲列特利加了,我第一次看时也吓一跳,更不用说当事人了。

  整套《银英传》中最正常的该是米达麦亚与吉尔菲艾斯各自的恋爱吧!米达麦亚有健全的(不要怪我用这字眼)的家庭,吉尔菲艾斯心中的圣殿也住著永恒的女神,还好没给田中弄得怪形怪相。吉尔菲艾斯与安妮罗杰的爱情故事是我看过田中的作品中最好、最浪漫的了,是因为悲剧美?还是因为什么也没写?如果是後者便太悲哀了…至於米达麦亚,我看也是「简单便是美」,他与艾芳瑟琳的爱情故事数页纸便写完了,还未来的及弄坏这剧情便收笔了,总算还可以给读者较好的印象。但这种轻轻带过的笔法,也不又引证了田中写情能力不足的说法吗?

  就算是全书感情生活最丰富的先寇布、波布兰和罗严塔尔,他们的情史也只是轻轻带过。先寇布与卡琳的母亲罗莎琳.冯.克罗歇尔,罗严塔尔与立典拉德的侄女爱尔芙莉德.冯.克劳希,田中对这二对「情侣」的关系描述,除了摇头苦笑外,我实在不知怎去形容。而波布兰更是完全没有任何爱情故事(有性无爱?)!连感情生活最丰富的三大渔色家的感情描写也是如此,更遑论鲁兹、缪拉、克斯拉、卡介伦等人的了。

  全书写得最好的爱情故事,我看该是尤里安与卡琳了。总算是有八、九册的时间去「蕴酿」呀!由一面之缘、擦身而过的关系,发展成情侣,总算是有点说服力。「量」来说是全书最好的了,但以「质」来说,也不能说好。可惜这一对和杨与菲列特利加这对一样,也是在故事最尾时急急撮合,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呀!

  说过《银英传》,再说《创龙传》。龙堂始与鸟羽茉莉的关系也是可笑之极。显而易见的,《创龙传》是著眼於对现实的讽刺多於对角色的描写。始与茉莉是全套作品的惟一一对情侣,我看光是这一点,田中芳树看到这标题也没话反驳吧!始与茉莉的关系美其名是「未过门的夫妻」,但我把十本书翻了又翻,连半句情话和半点亲匿表现也看不到,这像未婚夫妻么?我看田中芳树倒是用「行动」去证明这「关系」了。我看也没什么表姊妹会到表兄弟的家里煮饭、洗衣、打扫,更没有表姊妹会跟随胡闹的表兄弟一起去绑架首相、抢劫装甲车、偷渡出入别国、破坏他人产业吧!倒是这一点可以证明始与茉莉「亲密」的「未过门夫妻」关系了。

  说完《创龙传》,再说《亚尔斯兰战记》。《亚尔斯兰战记》已经好多了,里面的角色变化比以上说过的作品多得多,角色性格,尤其在情感方面,较之《银英传》与《创龙传》有更多也更细致的描写。虽说多是多了情感的描写,但似乎还是没有发展出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男女之情来。不如数一数《亚尔斯兰战记》里有多少对「情侣」。达龙与绢之国的美女、那尔撒斯与亚尔佛莉德、席尔梅斯与伊莉娜公主、亚尔斯兰与艾丝特尔、查迪与舞姬派莉沙、法兰吉斯与魔道士古尔干的兄长伊格里拉斯等等。在「量」方面比不上《银英传》是因为角色数目的问题,在「比率」上《亚尔斯兰战记》未必少得过《银英传》,但在「质」方面却一定胜过。虽说是胜过,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席尔梅斯与伊莉娜公主相逢了後,二人没有久别重逢的激情,也没有细水长流的温馨,席尔梅斯将公主安置在安全地方後便继续他「男子的大业」,把背後支持的情人忘记了。直到一切已成定局,亚尔斯兰登基後,席尔梅斯才带著伊莉娜离去,田中彷佛将伊莉娜公主当成「安慰奖」,让席尔梅斯还未至於四大皆空而已,我想这样的剧情不能算是正常吧。而在第二部,亦即第一部的三年後,当席尔梅斯再出场时,田中再一次将公主轻轻的带过,以外人的口中叙述席尔梅斯与伊莉娜公主的婚姻,以及伊莉娜的死,用这样的方式来带过一个角色,难怪会被人叫作「皆杀的田中」了。虽然如此,但我想《亚尔斯兰战记》在写情方面总比《银英传》好得多了。

  再说说《风翔万里》。书中主角花木兰与贺廷玉的感情虽然也写得颇儿戏(但亚视那套好像更儿戏…),但也未算完全失败。书中早段还是集中描述军、政、历史等事,描述主角的感情也只是集中於友情(因为花木兰是女扮男装,如写爱情便像写同性恋了。我不是歧视同性恋,但这样写便在结局真相大白时产生犯驳了),直到描述花木兰潜入皇宫时与贺廷玉的巧遇,才正式开始爱情线的描写。虽说也是儿戏,但读起来还未至於突兀,而且也符合了古典小说中男女主角遇上的模式,也能见到田中尝试营造浪漫的苦心(月夜、断钗、定情等等),所以说也还可算是合格的了。


----------------------------------------------------

  说完爱情,说说友情。《银英传》写情写得最成功的是友情,现在尝试在这里探讨。《银英传》最有名的友谊当然是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与及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这二对友人,但这二对友人的关系笔者已另文探讨(详见《迥异的朋友关系》一文),故这次尝试探讨《银英传》中其他的友谊。

  《银英传》中另一对有名的友人便是波布兰与高尼夫。这二人可说能用活宝来形容,有波布兰便有欢笑,但如加上高尼夫便是爆笑了。(这对简直就是栋笃笑双打,遗憾是波里斯出场时高尼夫已战死,否则便是须根Show了.)二人虽说常互相讽刺,但这非出於对对方的憎恶(要够资格被波布兰所厌恶可是颇难呢!起码要有先寇布或特留尼西特的程度),而是基於对等的友谊关系,双方能了解交心。他俩可是休伯利安四大击坠王的幸存者,在这种在刀口边生活的日子,是更需要能够呼吸合拍的战友,对双方而言,对方是比其他战友更重要的。当高尼夫战死时,波布兰所表现出来的激情,比较之罗严塔尔死时米达麦亚的低泣,又是另一种对朋友的追思,也是对战友、竞争者的一种追念。我个人认为,田中对这段友情的描述,绝不比之前说过的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或是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的友情逊色,也令读者能回味。

  再说说杨、卡介伦与亚典波罗三人(终於有机会说了…)。比之於前述的三段友情,这段建筑於学长学弟关系的友谊,虽没有被读者遗忘,但并非写得太好。较之於田中对莱因哈特或米达麦亚等人的描写,这段友谊写得较平凡,究其因,一来是这段友谊本身并非突出不凡,二来田中也没对其刻意加以著墨。三人在工作以外的聚首,田中并没有如莱因哈特或米达麦亚等人的描写来得多;而田中对三人心态的描写,尤其在杨身上,并没有构筑一个让友谊发芽的空间,而只是集中在其军政、历史等事上,并没有如莱因哈特或米达麦亚等人般,在其友谊上加以强调。印象中,三人同聚吃酒的描写,可说少之又少,而单是杨与卡介伦,或是杨与亚典波罗倒是多一点。但那又如何?他们的聚首,并没有如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般有交心的描写,话题还是围绕著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事情上,就算不是,田中也没有刻意著墨於其友谊来加以强调,一样也只是轻轻带过。我虽如是说,但我还是对这段友谊有相当的好感。这是在於其平凡。平凡得犹如我们自身的友谊一样,不激昂,也没有风风雨雨。

  说过《银英传》,再说《亚尔斯兰战记》。我要说的不是达龙和那尔撒斯,而是亚尔斯兰和耶拉姆。田中芳树倒是颇喜欢这种皇帝与下属的从属式友谊,在《银英传》後便再次在《亚尔斯兰战记》中出现(何谓从属式友谊和其特色,笔者已在《迥异的朋友关系》一文中详述,在此便加以略过)。到底,亚尔斯兰和耶拉姆这段友谊的命运,是否会与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有一样的悲剧结果呢?当然,这其实完全要看田中想怎样写了,因为始终故事也未完,但我们不妨尝试稍为猜测。亚尔斯兰和耶拉姆这段友谊,与莱因哈特和吉尔菲艾斯的友谊最不同的地方,很明显的在於「上位者意识」的不同。亚尔斯兰与莱因哈特在某程度上是相似的,在影响性格构成的童年时代,二人也是在民间长大,而且也不大得到父母爱。但莱因哈特与亚尔斯兰不同的是,亚尔斯兰在童年时代是在平凡的环境成长的,失去父母爱是在入宫之後;而莱因哈特则在安妮罗杰被召入宫前已经失去了父母爱,只可以在安妮罗杰身上代用的母爱。这是否构成性格不同的关键呢?也许是,而且明显有影响。奇夫就是对此有疑问,才会问亚尔斯兰是否童年时是在宫外长大。而更重要的,是亚尔斯兰没有莱因哈特那种不寻常的天才,也许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相信,亚尔斯兰和耶拉姆这段友谊会相当坚固的,因为亚尔斯兰没有莱因哈特那种居於上位的自觉,而耶拉姆虽然没有吉尔菲艾斯那种程度的下位意识,但却不会有以下犯上的心理,我想这友谊会长久一点吧!而这段友谊是否塑造得成功,我想类似的桥段要循环再用,是否成功,便要由读者自己比较了。


--------------------------------------------------------

  说完友情,说说亲情。要说亲情,又岂能不提龙堂四兄弟?田中芳树作品中最强调亲属关系的当然是《创龙传》的龙堂兄弟。「兄友弟恭」似乎不能用来形容他们,但这可是有血肉感得多了。互相讥讽,仿佛是兄弟间必有的事,而这只分别於有否恶意。龙堂兄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兄弟,有万事自有看法的长兄,也有令人溺爱的么弟,这方面,田中芳树绝对成功。但其他的又如何呢?鸟羽家,就算是鸟羽茉理,也没法真正融入,这倒较像表姐妹多於亲姐妹。而鸟羽茉理也是如此,姑父母鸟羽夫妇和祖父龙堂司更不在话下了。这说明了什么?《创龙传》对田中芳树而言,是完全的「文以载道」。《创龙传》的主题是什么?别弄错了,不是龙王的「历险之旅」,而是对日本,以及整个世界的讽刺。对田中芳树而言,角色的关系和冲突根本是副产品,这又怎能要求他做出一个环环相扣的人物世界?

  而《银英传》又如何?以亲属为关系的人是有的,但不多,写得好的更不多。有那些角色是有亲属关系,而又令人深刻记忆的呢?莱因哈特姊弟?希尔德父女?卡介伦家?还是先寇布家?我看还是杨家深刻一点。杨家又是另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的例子,但并不代表其中没有亲情的存在。杨威利的死,对杨家另外二人的震撼和冲击,还有他们的表现,也可以反映到田中试图制造一个「没有血缘关系」,而又关系密切的家庭。杨死後尤里安的激动、尤里安不断在杨死後对杨的回忆、还有尤里安到费沙上任前杨的态度,凡此种种,也是田中写亲情的例子。那是否成功?在《银英传》的世界已经足够,以田中一贯的风格来说,也已算突出。问题是,其他呢?在田中的作品世界,亲情仍是稀有题材,这完全在《银英传》的世界中便可证。《银英传》其中一样最有名的,便是人物数众多。而作品随著人物数目增多,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便愈加千丝万缕。但竟然以亲属为关系的人物竟是屈指可数,这是否代表了田中是轻忽了亲情一环?不论是忘记还是刻意放弃,结果也只是轻松带过,这又是否再次引证了田中写情不足的说法?

  除此之外,还有《亚尔斯兰战记》的国王、皇后与王子,还有《风翔万里》的花弧父女,其实还有其他例子,但篇幅已太长,在此不作详述了。当然,在其他的例子中也有好的、差的,但我想这些例子已经足够。


-------------------------------------------------------

  综合而论,说田中芳树不写情,不完全是,但写得不够细腻却是事实。这是因为「情」是包含广泛的,并非单纯的友情,也包括爱情、亲情等的。田中芳树可以说忽略了角色在爱情、亲情等的感情生活,只在友情上有相当份量的描述。《银英传》其中一样最有名的,便是人物数目众多。而作品随著人物数目增多,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便愈加千丝万缕。但这种关系只围绕著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关系上,以情感来联系的关系不多,而且亦以友情为多。构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我相信是因为田中芳树实在被《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侠义式小说所薰陶得太深。这种侠义式小说的风格,不正是强调侠士、朋友义气,动辄干戈,轻忽情爱吗?明显田中并没打算在爱情、亲情等上为角色增添色彩,在军、政等事情上,已经扣了一重又一重的环扣,田中显然不想(还是不能?)再为此下功夫。而我们也知道自己不是在看琼瑶小说,但以一个如此多产的作家而言,读者是期望能有更佳的作品(当然,还要不脱期…),这只是一种「爱之深,恨之切」的感情。

 後记:这篇文愈写便愈後悔,你们能想像写这篇文的难度吗?如果题目是:《田中芳树的强项──写情》,那样该会易写得多啦。你们能想像找论据去证明的难度吗?如果是说田中写情细腻(如果真的话),整本书也会是例子。而现在的情况是田中芳树不懂写情,找极也找不到论据去证明,因为田中芳树根本就不写情!你们也看到的,这篇文很多的例子也是草草带过,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没得写啊!总不能每一次也用「田中芳树完全没写」来作论据吧!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5-14 14:52:36 |显示全部楼层
迥异的朋友关系──

莱因哈特与齐格飞vs.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       作者:杨威利Jr。 记得在莱因哈特临终时,为儿子亚历山大.齐格飞找一个「对等」朋友,而找上了罗严塔尔的儿子菲列克斯吗?莱因哈特当时想,到底二人的友谊会像莱因哈特与齐格飞,还是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呢?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命题。莱因哈特与齐格飞,以及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这二对朋友的友谊在《银英传》中是相当有名的。但这二对朋友的友谊在本质上却有极大的差别。莱因哈特与齐格飞的友谊在本质上是属於「从属」性质的;而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却是「对等」性质的。到底二者有什么分别?而这种差别对他们而言是否合适?如果亚历山大.齐格飞真与菲列克斯交友,二人的友谊会像那种呢?

-------------------------------------

  莱因哈特与齐格飞的友谊是很有趣的,他们的关系像「主仆」多於「朋友」。这种关系有点儿像《叮当》中的「技安」与「大雄」,即学生的朋党关系,是一种「首领」与「部下」的关系,倾向於单方面的发信与单方面的受信,单方面的命令与服从,可以姑且称之为「从属友谊关系」。但莱因哈特与齐格飞的友谊关系又与「技安」「大雄」的关系有点不同。技安与大雄的关系是典型的「从属友谊关系」,通常多是「首领」具有「身为首领的意识」,但他的「部下」却多数没有「身为部下的意识」。莱因哈特与齐格飞却相反,「身为首领」的莱因哈特没有(应该说是没有太多)「身为首领的意识」,而「身为部下」的齐格飞却有著极为强烈的「身为部下的意识」。

  说得也许太过复杂。所谓「身为首领的意识」是指具有身为上级的心态,对於下位者的命令与指示,没想过自己有否立场;而所谓「身为部下的意识」当然是相反了,指其具有身为下位者的心态和意识,对於上位者的命令与指示则一概服从。

  刚才已说,莱因哈特与齐格飞的关系与一般的「从属友谊关系」有点不同。一般的「从属友谊关系」,是「首领」具有「身为首领的意识」,但多数的「部下」却没有「身为部下的意识」。莱因哈特与齐格飞的关系则相反,莱因哈特没有太多身为首领的意识,反而齐格飞却有著极为强烈的身为部下的意识。这从齐格飞自发地称莱因哈特为「莱因哈特大人」便可见。除此之外,吉尔菲艾斯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等多方面,也自发地对莱因哈特担负起照顾者与辅助者的角色。对於莱因哈特的生活与健康,齐格飞很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多担负起照顾责任,自己不睡而找寻和整理资料,让莱因哈特可休息。对於自己的升迁和个人功绩,吉尔菲艾斯从没有关心与计较,反而只关心於莱因哈特的升迁和功绩。对於莱因哈特的功绩被漠视,他是义无反顾的替莱因哈特争取的,但自己的功绩被漠视却从不关心。吉尔菲艾斯对於莱因哈特是毫不保留的付出,只要是关系到莱因哈特的幸福,就算是远超过能力范围以外的事,他也会奋力协助的。这样的付出,一方面是是他对「谬杰尔家的姊弟」的爱慕,一方面是他对安妮罗杰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的个性使然。

  莱因哈特又如何呢?若是说莱因哈特完全没有身为上位者的意识,可却又是说不过去的。虽然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生活与行动也是在一起(甚至被人怀疑是否同性恋!),而且一直视吉尔菲艾斯为「朋友」而非「下属」,心中也没有自觉的「身为首领的意识」,但从其平常的态度与行为,便可见其心中的意识深处,也是有著所谓身为上位者的意识的。你有看过莱因哈特替吉尔菲艾斯倒过咖啡吗?有看过莱因哈特替吉尔菲艾斯找资料吗?有看过莱因哈特帮忙吉尔菲艾斯什么工作吗?而且吉尔菲艾斯称莱因哈特为「莱因哈特大人」时,莱因哈特也没有认为或是发觉有任何不妥。由此观之,说莱因哈特完全没有身为上位者的意识,可是说不过去的。

  再者,莱因哈特会替吉尔菲艾斯挡子弹牺牲吗?也许莱因哈特自己相信自己会,但我却认为未必会。我不是说莱因哈特虚伪,但莱因哈特的心底深处,对吉尔菲艾斯的付出是有所保留的。对於莱因哈特的功绩被漠视,齐格飞.吉尔菲艾斯是义无反顾的替莱因哈特争取的。但如果是吉尔菲艾斯的功绩被漠视呢?在外传第三卷《千亿的星辰.千亿的光芒》中的「凡佛利特星域会战」,获胜凯旋的莱因哈特理所当然地升为少将,但吉尔菲艾斯却没有升迁。莱因哈特当然愤怒,故到了军务省的人事局理论。当时人事局长称,让吉尔菲艾斯由上尉升为少校是可以,但由於没有让少校当少将的副官的先例,故如吉尔菲艾斯升为少校後便不可再做莱因哈特的副官。当时一方面是人事局长理直气壮,但另一方面莱因哈特也没有积极的替吉尔菲艾斯争取。莱因哈特很清楚吉尔菲艾斯的能力,很害怕失去吉尔菲艾斯的辅助,他因此而没有积极的替吉尔菲艾斯争取合理的对待。反而,如果是莱因哈特的功绩被漠视,吉尔菲艾斯绝对会义无反顾的替莱因哈特争取的。由此可见,莱因哈特对吉尔菲艾斯是有所保留地付出的。

  本来二人的友谊开始时也许是正常的「对等友谊关系」的。但是其关系是何时开始改变的呢?当「谬杰尔家的姊弟」搬到吉尔菲艾斯的隔壁时,二人的人生便走在一起了。当安妮罗杰一句「齐格,要和莱因哈特做一对好朋友啊!」,吉尔菲艾斯便与莱因哈特成为一对对等的好朋友,纵使莱因哈特天性自傲不羁,纵使吉尔菲艾斯天性温驯朴实。这种对等关系在安妮罗杰被送入宫前,已经略略显现出来,而安妮罗杰被送入宫後,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到幼校从军时才正式而显见地开始改变。莱因哈特天性好强,但吉尔菲艾斯天性温驯朴实,为了缓和莱因哈特的烈气与锋芒,以免招来更多更大的恶意,吉尔菲艾斯只好变成缓冲的媒介,让莱因哈特可在其身上缓冲发泄其烈气与锋芒。亦因如此,吉尔菲艾斯开始产生出「无论如何也要保护这对姊弟」的想法来。而随著莱因哈特比吉尔菲艾斯更快的晋升,吉尔菲艾斯更开始产生出一种「身为下位者的心态和意识」,而也是在这时开始用「大人」来叫唤莱因哈特。吉尔菲艾斯终其一生也没有抱怨,莱因哈特在吉尔菲艾斯生前也只是觉得自己太依赖他而矣,只是间中给予一些休假或是无言的致谢,但从没有想过改变双方的关系和态度。直到吉尔菲艾斯死後,莱因哈特才慢慢的醒悟到,一直以来,牺牲的人也是吉尔菲艾斯,莱因哈特常说要为吉尔菲艾斯牺牲和付出,但他却绝少牺牲和付出。但到了这时才懊悔,又是否太迟呢?


-----------------------------------------------------

  说完莱因哈特与齐格飞的友谊关系,可改谈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的友谊关系,是正常的「对等友谊关系」,可说是模范中的模范。他们互相敬重,惺惺相惜,对於军事、政治等事,意见往往不约而同;对於不同的意见,和而不同,虽然也偶有争执,甚至大打出手,但翌日便已忘记,而且更为了身上的伤痕找寻藉口。二人的友谊到死而不终,罗严塔尔死前曾说,如果死时有一个可以把儿子交托的朋友,那此生便无憾,最後更把儿子菲列克斯交托给米达麦亚,可见二人交情之深厚。

  帝国历480年,罗严塔尔二十二岁,米达麦亚二十一岁,二人初次於伊谢尔伦要塞,一间被讽刺为「後费沙」的军官用酒吧中碰面。当时,米达麦亚正由少尉升为中尉,而相反的,罗严塔尔则由上尉降级为中尉。他们之所以彼此成为好友,是起因於当时一次惊动伊谢尔伦要塞的杀人事件。此事从一个在「後费沙」工作的女子射杀一位客人开始,使得全要塞为之骚动了一个星期之久,但真相被封印在宪兵队的资料室中。(详情可见於外传第一篇《击碎星辰之人》中)总之,当周围的人注意到时,「好色的下级贵族」与「顽固的平民」,已成了一对可以互道衷心的好友了。(我想这段剧情大概会成为另一短篇外传的,也许已经写了,但我还未读过,如有朋友看了,请赐教!我想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二人大概因合作调查此案而结缘。相信与短篇外传《朝之梦.夜之歌》差不多,也是大贵族阶级做了什么坏事而被报复,二人合作调查後找出真相,後来却因官官相卫而封印案件的真相吧!)

  基本上,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二人的背景、性格都不同,但二人竟可成为一对深交十年,交情可比管仲与鲍叔之交,这实在相当难想像。米达麦亚出生於中产平民家庭,父母俱全,而且後来更有了如花似玉的寄住者艾芳瑟琳,前半生可算无风无浪,养成了平实忠厚的性格。反之,罗严塔尔刚一出生,母亲便想挖他的右眼,而且父亲对其非常冷淡,一直在「你是不应该生下来」的诅咒中长大,因此产生出对女性,甚至是对所有人也不信任的阴霾性格也不为奇。二人之性格相当极端,实在很难想像平实忠厚的米达麦亚与性格阴霾的罗严塔尔,竟可成为刎颈之交。

  事实上,二人不同的还有家庭观、两性观、生活态度等,相同的,我想应是政治观和军事观。二人对於高登巴姆王朝的腐朽、坠落,与其说是感到痛心疾首,倒不如说是深恶痛绝。二人只是觉得高登巴姆王朝有「动大手术」的必要(大改革),但却没有如莱因哈特那种「取而代之」的想法。而且他们对於共和政治也有所保留。米达麦亚信服的是贤明的帝政,而罗严塔尔服膺的则是强者主义。军事观方面,二人相当近似,这也是二人有战场上能合作无间,无往而不利的主因。诚如他们自己所了解,能呼应得了米达麦亚的迅速的只有罗严塔尔,而能配合得了罗严塔尔的巧致的也只有米达麦亚而已。对於对方的用兵,二人十分了解和佩服,这可从「双璧之战」(第二次兰提马利欧会战)前後,二人对该役的见解便可见。

  亲密如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也有交恶之时,那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二人又如何?吉尔菲艾斯死前,曾与莱因哈特就威斯塔朗特惨剧一事而生了芥蒂,最後也间接因此而令他丧命。那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二人又有否这些事情发生?说没有,可无法说得过去,但我认为倒不是什么大事。印象中,二人只有两次真真正正的争执:一次是因为罗严塔尔对米达麦亚的家庭观与两性观产生疑问,初则口角,继而动武;另一次则是第二次兰提马利欧会战开战前。

  第一次的争执是在何时已不可考(详细参阅第8卷的<作战名「诸神之黄昏」>),这次争执源於罗严塔尔与米达麦亚的家庭观与两性观有太大的不同而引起,初则口角,继而大打出手,但翌日便已忘记,而且更为了身上的伤痕找寻藉口。第二次的争执,便是二人最後的一次对话了。米达麦亚为救罗严塔尔而苦劝归顺,罗严塔尔拒绝後更邀请米达麦亚加盟,一起称王,甚至於让米达麦亚做皇帝而自己辅助,由此可见二人的交情与胸襟!

  对双方而言,对方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不惜舍生相救的。罗严塔尔与米达麦亚第一次与莱因哈特接触,便是罗严塔尔为救米达麦亚而向莱因哈特求助。事缘於帝国历486年发生的克洛普修克事件(请参考外传卷一或本人的《银英传》专有名词辞典),米达麦亚少将肃正军规,将虐杀平民的贵族子弟杀害。但此人是布朗胥百克公爵的族人,布朗胥百克公爵对米达麦亚杀了他的亲属一事非常愤怒,故把米达麦亚拘禁。罗严塔尔为救米达麦亚,以二人的效忠作条件向莱因哈特求助。而莱因哈特最後也没有辜负罗严塔尔的期望,成功救出了米达麦亚。至於米达麦亚救罗严塔尔,便可见於罗严塔尔被诬蔑做反与及罗严塔尔真的举兵叛变时。罗严塔尔被诬蔑做反时,米达麦亚无惧皇帝的皇权,力斥奸臣,大力保护罗严塔尔的权利。到了最後,罗严塔尔真的举兵叛变时,他忘掉了自身的身份,怒不可遏地教训朗谷,甚至愿意放弃多年来的名誉地位来保护罗严塔尔!可见二人的交情之深。

  到底是罗严塔尔欠米达麦亚,还是米达麦亚欠罗严塔尔?我看是前者吧!但朋友之间,并不会谈到底是谁欠了谁,我看他俩自己也不会有计较吧!


----------------------------------------------------

  说回开始的问题吧!如果亚历山大.齐格飞真与菲列克斯交友,二人的友谊会像莱因哈特与齐格飞,还是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呢?

  我看还是会像前者多一点。亚力克的身份是皇帝,菲列克斯是朝臣,始终是有差别的。就算奥贝斯坦死了,重视皇帝威权的理论是不会一同消失的。也许在孩提时代,二人可以做一对像米达麦亚与罗严塔尔的友人,但随著时日过去,身为「上位者」的意识会渐增,到了最後也会产生芥蒂的。有时候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最初时,我相信希尔德与米达麦亚是会让亚力克与菲列克斯作为双方的童年伴侣的,但我认为当二人有十二、三岁时,米达麦亚(一定是他!绝对不会是希尔德!)会开始灌输菲列克斯什么是「君臣」之伦,这时起菲列克斯绝对会变成另一个吉尔菲艾斯!因为米达麦亚对皇帝之忠诚是有目共睹的,我不认为他会让儿子与皇帝如此亲近的。也许菲列克斯与其他平民小孩交友会比较好,也不会像吉尔菲艾斯般付出了终生……


-----------------------------------------

 

後记:本来是希望也写杨、亚典波罗和卡介伦这三人的「学长学弟」关系的,但我不知怎的愈写愈无劲,这篇也是草草收笔,所以还是算了,留给其他高人或者自己迟点再写吧。

使用道具 举报

苏拉 发表于 2009-5-14 17:50:51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其实,田中是个GAY?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5-14 18:06:2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5-14 18:07 编辑

杨战术的三度闪光
——评杨威利在巴米利恩星域会战中的战术        作者:龙羽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巴米利恩会战中,杨威利的战术奇正结合,变化莫测,军事才华三度闪光。下面试从中国兵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闪光一:“顺手牵羊”——抓住托尔奈森急功冒进的的漏洞,重创敌舰。兵家言:“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杨威利可谓个中典范!
  闪光二:[(-A)+B+C]*D——战局的第一次戏剧性转机可用上式表示——(-A)=“打草惊蛇”的逆施计(示敌诱兵,调虎离山);B=“树上开花”(假借陨石壮大声势);C=“瞒天过海”(给敌军侧面被袭的错觉,实现分兵包抄);D=心理战(赌在莱茵哈特的浪漫主义与自尊)——于是,(-A)、 B、C三项的巧妙结合与D项的透澈运用,使杨获得胜利的筹码。
  闪光三:“浑水摸鱼”——面对卡尔纳普和缪拉的内外交攻,主动破坏包围网,令迫于进出的敌军蜂拥一处(混水),在以火力击之(摸鱼),取得辉煌战果。

  以上是杨威利在此役中的精彩之笔,虽未囊括全部,但足以展现魔术师的用兵精髓,即——攻心和立于天时地利的奇策。怎奈胜利女神最终离杨而去,但我们又怎能以胜败论英雄呢?

[附注]:引语、计策名出自《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5-14 18:10:16 |显示全部楼层
异常洁癖的田中芳树世界


作者:杨威利Jr
 

  有人戏称田中芳树的作品是「政治学的小学教材」,盖其因是田中的作品对於政治、宗教、经济等的黑暗面,能用极为简单明了的方式透露和讽喻,浅白得连小学生也能明了。田中芳树对於现代社会的黑暗面看得很透彻,而且往往能用他独特而辛辣的文笔,对这些黑暗面提出指控和讽喻。这些黑暗勾当往往被田中用作品中的反派角色来进行,而由正派角色来与以纠正。田中芳树作品中的世界是相当洁癖的,不论是《创龙传》还是《银英传》,作品中对於狡诈、阴谋、诡计都是抗拒和厌恶的,反之,光明正大才是正道,一切狡计在正人君子面前也会无所遁形和自形其秽,而且也绝不会得逞。这反映了什么?这反映了田中芳树是相当洁癖,对政治、宗教、经济等的黑暗面异常反感,我们可以在田中作品中加以引证。
---------------------------------------------------

  各位认为《银英传》是否一个充斥著大大小小阴谋的世界呢?表面上看来是,其实不然。在《银英传》的世界中,强调光明正大,九成以上的重要角色,都是光明正大之正人君子(而剩下的不足一成,则是特留尼西特和奥贝斯坦等),这又怎能说是充满阴谋的世界呢?更重要的是,所有以阴谋诡诈做事的角色,其结局也定以悲剧收场,就算只做过一次错事,也没有好结果。

  直接举例好了。鲁宾斯基从事的阴谋之多,整个《银英传》世界无人能及。向帝国通风报信,引致同盟亚姆力札会战的惨败、对杨威利的审查会、幼帝流亡、引致工部尚书席尔瓦贝尔死亡的费沙爆炸、罗严塔尔的叛变,这些种种阴谋,都是直接间接由鲁宾斯基而起。整个费沙自治领在诸神之黄昏时丢了後还不服气,阴谋弄死博尔德克,一来是为拖朗谷下水,二来也为自己丢了整个费沙消消气。死时还要弄个大爆炸,意图与莱因哈特「同归於尽」,弄得整个行星海尼森鸡犬不宁。而鲁宾斯基在田中笔下也「不得好死」,不单只玩火自焚,把整个费沙自治领在诸神之黄昏时丢了,最後,还因末期脑癌而亡,死时身边没有一人陪伴,孤独而终。

  还有优布.特留尼西特。此君用尽心计,机关算尽,只为求得最高权力之位,如果同时期不是有莱因哈特等一时无两的豪杰们出现,也许,他会是另一个鲁道夫。当然,把他评为鲁道夫第二实在抬高了他,但他对求得最高权力的野心和魄力之高,实在又令人有些相信他有这决心和实力。试想一个少壮派政治家,竟能如此百毒不侵,还未够50岁便以登上民主国家的最高点,而国家灭亡後竟又能迅速成为敌国的人臣,试图再次求得最高权力,这又怎能不令人相信他有这决心和实力,去成为鲁道夫第二呢?而他的结局又是如何?还是又在正义使者田中芳树的笔下而亡了。罗严塔尔的一枪,为新帝国带来了安稳,也结束了优布.特留尼西特的野心之路。最狠辣的是,罗严塔尔根本不是基於什么正确理由而杀他,只是想杀就杀,特留尼西特想也想不到自己最後会死得如此冤枉吧!

  再说奥贝斯坦。威斯塔朗特屠杀事件,在道德责任上,他要负上旁观虐杀而不施救的罪名。而冤枉帝国宰相立典拉德行刺莱因哈特更是他的主意,而其後把立典拉德一族赶尽杀绝,也是由他确实执行。还有後世称为「奥贝斯坦大割草」的,对共和份子的围捕行动,以及因此引致的监狱大暴动、吉尔菲艾斯在秃鹰之城的死,还有奥夫雷沙的被杀,这些都直接间接因奥贝斯坦而起。这实在难怪伊谢尔伦的人,会以为对杨的暗杀是由奥贝斯坦所操控了。奥贝斯坦这角色实在重要,所以田中只得将其死留到最後一刻,但这还是不能逃过正义使者田中芳树的笔下而亡,被地球教的余党「错误暗杀」,死时也是冷冷清清的。

  再来是地球教主教德.维利,以及整个地球教会。基於剧情推演的考虑,田中很「无奈」要让一些阴谋能够成功,但地球教便没那么幸运了,除了暗杀杨的计画与及乌鲁瓦希事件是成功外,地球教可说没有一次阴谋是成功的。暗杀莱因哈特、暗杀瓦列,以及其他的,为了达到复兴地球教的阴谋,所有也在田中笔下一一以失败告终,而整个地球教会、信众更是悉数全灭。而筹划一切阴谋,也包括暗杀杨的阴谋的地球教主教德.维利,更是作法自毙,在一切阴谋也失败之後,死於尤里安之手。

  还有布朗胥百克公爵与立典亥姆伯爵。银河帝国五百年来贵族阶级的罪孽,都算在以此二人为首的一众贵族上。而他俩自己也并不清白,以身上一样穿著的,名为「特权」的衣装为恶。威斯塔朗特屠杀事件最大的责任者当然是布朗胥百克公爵,而立典亥姆伯爵也要负上逃亡时残杀友军非战斗部队的道义责任。还有更多更多,因五百年来贵族阶级所产生的特权意识而做出的种种恶行,总而言之,田中将此二人作为贵族阶级恶行的代表,也以「死无全尸」作为他们的终结。布朗胥百克被喂毒酒而死,尸体被安森巴哈挖空放置加农炮来暗杀莱因哈特;而立典亥姆在奇霍伊萨星域,为逃亡而残杀友军非战斗部队之後,被士兵以引爆杰服粒子来与之同归於尽,死无全尸。

  霍克准将因其竞争意识,而害同盟军在亚姆力札会战惨败,最後更被地球教利用为暗杀杨时的弃卒,还未达成心愿便冤冤枉枉的被害死了。朗谷在旧帝国时代便已经恶满贯盈,田中还为他多安了一条诬陷罗严塔尔的罪,最後被鲁宾斯基出卖,当然也是要死在奥贝斯坦的手上。同盟战败後杀害了元首列贝罗的洛克维尔、把乌鲁瓦希事件真相隐瞒的格利鲁帕尔兹、曾参与幼帝诱拐阴谋的盖塞林格、多次试图暗杀莱因哈特与安妮罗杰的培尼明迪侯爵夫人、勾结权贵,以武力和恐吓手段,求达到打击异己的忧国骑士团等等,这些人或组织最後也要受到田中芳树的正义审判,一一伏诛。就算是只做错过一次,袖手威斯塔朗特屠杀事件的莱因哈特,最後也要病逝(当然,基於剧情的考虑,他始终要死的),这足见田中的政治洁癖。


------------------------------------------------------------

  说过反面的例子,再说说正面的。我不是说歹角既死,正派角色便不会被田中「整死」,吉尔菲艾斯便是一个好例子。一部作品根本不可能以这种「善者生、恶者死」的原则来创作,而这也不符合「皆杀的田中」一贯杀人如麻的创作风格。但是,多数正派角色也能有好结局的说法倒是不假。

  忠义的正派角色,米达麦亚实在无出其右。米达麦亚为人忠直,一生与阴谋诡计无缘,不论是皇帝莱因哈特,还是下属拜耶尔蓝等人,无不对他的为人尊敬,玛林道夫更试图推荐其继任国务尚书一职,可见其忠厚。而事实上他在田中笔下也算是善有善报,事业上到达了身为人臣的顶端,成为建国元勋中地位最高的一人;而家庭上也乐也融融,虽没有亲生儿子,但收养了的两小孩也能融洽相处,被後世称为「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四个人」,在同一个屋檐下享受著完全隔阂的家庭生活。可算是好结局之极了。

  国务尚书玛林道夫也是一个好例子。玛林道夫以忠厚诚实而著名,宗族邱梅尔家把家产托管於玛林道夫,多年来邱梅尔家家产分毫无少,反而玛林道夫家家产却因投资失败而有所亏损。诚实的玛林道夫伯爵连邱梅尔家产一分一毫也没有拿作周转,而在海因里希.冯.邱梅尔成年後原封不动的将之归还,足见其诚实。而宗族卡斯特罗普的叛乱,玛林道夫也尝试以身犯险劝阻。而善人玛林道夫也被田中所眷顾,由小贵族变成举足轻重的国务尚书,而亭亭玉立的女儿希尔德更成为皇妃,也算是幸福的晚年。

  把尤里安交给杨,为杨带来正常生活的卡介伦,也算是好人好事的代表。卡介伦不单为杨带来有条有理的生活,还经常邀请杨家作客,为杨家带来满足的味觉享受。常在适当的时候,对尤里安和杨给予帮助和鼓励。整个伊谢尔伦也在其营运下规划得井然有序。而其一家在任何时候也乐也融融,享受著融洽的家庭生活。

  其他的例子也不作刻意表述了。虽然也有如杨和吉尔菲艾斯的例子,但这是田中为了剧情的演进而作出的一定「牺牲」。稍微细心留意,便会发现整个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占了九成都是正派角色,而这现象在新帝国中更为明显。田中对正派角色实在眷顾,就算为了剧情的演进而要死,但在生前死後也定能飞黄腾达,名垂不朽,在历史中闪闪发光。杨与吉尔菲艾斯固然是,但在书中也有不少好例子。鲁兹、比克古、法伦海特、邱吾权、梅尔卡兹、先寇布、舒坦梅兹等等,这些都是例子。反之,前述的朗谷、鲁宾斯基之流,则在田中的世界中暗淡而终,无一幸免。这也许就是看得太多侠义小说的田中的侠义英雄主义表现。


----------------------------------------------------------

  改说说《创龙传》。若要在《创龙传》中刻意找例子去引证田中的洁癖,我可说这是不必要的。看过原著小说的读者该知道,若要在田中众多作品中选出,那套是最讽刺性和笔锋辛辣的话,《创龙传》根本是无出其右的。我说过,《创龙传》是非常「文以载道」的,其实《银英传》也是一样(这个另文探讨)。《创龙传》的主旨根本不是「龙王历险之旅」,而是田中对日本政经界,以至於整个世界黑暗面的辛辣讽刺,也试图透过作品,去表达自己对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宗教、文化等事上的思考和意见。

  若真要举例的话,就说龙堂兄弟好了。在「社会风气」的设定上,《创龙传》与《银英传》是相反的。《银英传》的角色,大部份也是正派角色,但《创龙传》则明显不同。《创龙传》的主要角色中,所谓正派角色可说少之又少,反之,反派倒是很多。在田中的《创龙传》世界,是非是没有公论的,一切也以金、权、暴力为标准,龙堂兄弟便是这世界中的「清泉」。所谓「清泉」,也不见得是「清明」的政治家,反之,只是一介的小市民。这四个「小市民」,也只是用(或只能用)「以暴易暴」的方式来对抗强权。所有试图以暴力的方式侵害龙堂兄弟的反派,全数也成为「龙堂家训」(其实该是「田中家训」吧?)──「恩还双倍,怨还十倍」的牺牲品,被龙堂兄弟以暴力的方式让其感受那些施虐者对被施虐者的相同痛苦,而这是很常见於田中所好的侠义小说中。而且比《银英传》更甚的,《创龙传》所有反派角色,从没有过好报应,而且大部份也是「现世报」,那一集出场便在那一集被龙堂兄弟所收拾,这可见田中在此方面的洁癖程度。

  《创龙传》是非常「文以载道」的,田中就是利用正派角色的口,也用超然的客观评论方式,来对故事中的反派,同时也是对现实中的黑暗面影射和讽刺。这情况在《银英传》中固然有,但较之於《创龙传》却又远远不及,这差异更可见於二作中讽刺性的辛辣程度。《银英传》中担负起这角色的多数是杨,而《创龙传》则多数是龙堂始和龙堂续。田中藉杨之口所深究的,是政治制度中的利弊,不论是共和制度还是帝制;同时也对自己一些对军事上的一点看法,是宏观和理想化的。那么《创龙传》呢?《创龙传》所讥刺的物事现实得多,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中黑暗面的影射和讽刺。例如日本政界的失职(厚生省输入不安全的血清,引致血友病患者感染爱滋病)、贪污(收取政治献金)、不负责任(住专事件)、渎职营私(空降退休官员到金融机构以掌握利益);也有宗教性的(16世纪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对异教的印加人的暴虐)、历史文化上的(日本人的自我膨胀意识)、学术上的(文部省无理而无聊的强行统一性和约束)、当然也包括狐假虎威的拜金主义和暴力主义等,这些也是田中的讽刺对象,而且一点也没容情。而田中写《创龙传》也愈益以这些现实性讽刺为主导,也更令田中「以表述主张为主,再以剧情迁就」的写作风格更形显著。


---------------------------------------------------------

  那一连串的例证是想证明什么呢?田中芳树的写作风格很倾向於──「以表述主张为主,再以剧情迁就」,亦即「文以载道」,而田中正是透过了故事中表述的主张,显露出他在各事情上的性格洁癖。从田中对角色的待遇、有意无意在角色口中,或以全知观点的评论中,我们可以见到田中对政治制度、社会问题、政客(以田中的说法是政治业者)质素、形而上的文化、历史和宗教等事上的,思考、理念和喜好,以及其中的洁癖程度。而这更在一直尚在连载中的《创龙传》中更形明显,这正是《创龙传》仍是很受欢迎的原因(当然还包括Clamp和天野喜考的插画啦)。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5-14 18:12: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5-14 20:05 编辑

密不可分的关系──田中芳树与浪漫英雄主义

作者:楊威利Jr





 
  田中芳树的众多作品中,尤其是以战争为主题的作品,都有一个共通的特色,那就是「英雄主义」。

  只要是稍微看过田中芳树简介的人都会知道,田中在中学时代已阅遍图书馆的小说,而他更尤其喜爱中国的侠义英雄作品。这些侠义小说都有著浓厚的浪漫英雄主义特色──英雄们都少年得志、忠孝重义、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恩怨分明、行侠仗义、为民请命、行事光明磊落。这些都是中国侠义小说的必要内容,也构成了田中芳树作品的浪漫英雄主义。而这些英雄主义色彩,都深深影响著田中芳树,并且都融入到田中的小说作品中,使他的作品都弥漫著浪漫的英雄主义色彩。

  在下面的篇幅,笔者将会为各位解说田中芳树作品中的英雄主义色彩。


  《风翔万里》是田中其中一本以古代中国为舞台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田中对英雄豪杰、忠义之士的赞颂。全书也扬逸著浪漫的英雄主义,英雄豪杰们都在书中闪闪发光。

  巾帼英雌花木兰,不忍老父再冒险上战场,不惜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有「肉飞仙」之称的豪杰沈光,忠肝义胆,忠君爱国,向弑君的宇文兄弟报仇,最后轻折桃枝,从容赴死、循吏张须陀为救饥荒灾民,不惜以身犯险私开官仓派粮赈灾,又为了隋王室而与叛军作战,最后不幸战死、粗衣淡饭,对士兵慈爱的窦建德揭竿起义,对隋而言是叛军,但对人民而言却是义军、罗士信英雄出少年,未到十四岁便初上战场,斩杀贼军毫无惧色、花木兰与贺廷玉为了替有恩的上司──薜世雄和沈光报仇,不惜匿名千里追杀弑君的宇文兄弟、高 耿直公正,为国为民,忠言直谏,但却因此而被炀帝所杀、屈突通英勇善战,忠于大隋,最后不忍部下白死而归降李渊,刚正地度过一生、薜世雄廉治奉公,所率部队绝不掠夺百姓财物或奸淫妇女,最后为大隋王室与义军窦建德交战而光荣战死、李世民年少有为,小小年纪便懂礼贤下士,等待和把握时机、游元面对杨玄感刀刃的威胁,宁死仍坚决不肯加入叛军行列,忠贞的为国殉义。这些称得上是「英雄豪杰」典范的角色,都得到田中的喜爱和眷顾,在那大时代中发出光芒,在书中闪闪发光。

  即使不是忠直的英豪角色,也一样充满英雄主义色彩。武冠三军的「项羽再世」杨玄感,虽然背离朝廷的信赖,但其武艺高强,被誉为项羽再世,以一敌众毫无惧色、隋炀帝虽然并不是大贤大圣的典范君王,但热爱英雄好汉,对忠义和英豪之士都敬佩万分、虽然多番鼓动和协助贼军叛乱谋反,但一直郁郁不得志的李密,却以自己的智谋和力量在乱世的舞台争霸。相反,弑君的宇文化及、懦弱的陈叔宝、中饱私囊的杨素、猜忌臣下的文帝,这些种种恶德败行,田中都予以轻视或鄙视。

  事实上,连田中芳树自己也在后记中说,一开始就是计划以《隋唐演义》这部作品作基础来写《风翔万里》的。而《风翔万里》亦确实继承了《隋唐演义》的英雄主义特质,全书的英雄气息,正是与《隋唐演义》和其他侠义作品的英雄主义色彩一脉相承。在《隋唐演义》中登场的人物,固然在《风翔万里》中继续散发豪杰的气息,而没有在《隋唐演义》中登场过的角色,也一样被田中赋予英杰的色彩,使得全书侠气纵横,飘逸著浪漫的英雄主义。

  田中的另一部历史作品──《奔流》也不例外。背景是南北朝时代的南梁,面对北魏威胁,以只有不到三十万的兵力,击退压倒性的八十万魏军。这是描写中国史上屈指可数的大战──锺离之战的历史小说杰作。虽在政治、历史的思考性、批判性和讽刺性减少了,但英雄崇拜的气息犹在,而且充斥著整套作品。

  天生迟钝,但却有不凡将才的陈庆之,年轻有为,一生守卫著南朝的梁,缔造了一生不败的名声、韦 冷静沈稳,关切部下和民众,以儒将之姿于阵前指挥,不单得到部下信赖,也得到敌手的敬重,只要去到前线,敌军连攻击都不敢想,「韦虎」的名声震动敌国、深懂用兵之度的中山王,气度潇洒,识重英雄,即使是敌手亦会敬重,而且忠君爱国,为皇帝侄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豪迈不羁的曹景宗,虽然不受世俗的约束,但却重义守信,对陈庆之托付的祝英台规行矩步,而且敬重好汉,在草莽间发掘英豪、杨大眼威武盖世,豪勇更胜关羽张飞,虽有杀虎熊之力,但却连射杀小鸟也不忍,而且识重英雄,敬重敌手、杨大眼夫人潘宝珠亦不惶多让,跟随夫君征战沙场,有著「潘将军」的美誉,以女中豪杰之姿而传颂、梁之开国元勋王茂,忠于朝廷,勇于直谏,而且用兵有度,胆色过人,即使面对强敌杨大眼仍能毫无惧色,完美地掌握进退之机。

  这些种种都合乎人们对英雄的印象──豪情、武勇、见义勇为、不花巧、惜重对手、器度宽宏,人物和故事都充满著英雄主义的色彩。而《奔流》这作品另一值得特别注意的要点是,不论是战争双方的人物,田中都将之塑造成智勇侠义的英雄豪杰,可说没有任何行事卑劣的角色。由此可见,《奔流》不单飘逸著浪漫的英雄主义,而且亦充满著田中精神洁癖的色彩。

  田中的另一部历史作品──《红尘》,背景是十二世纪中叶的南宋,面对金国侵略野心,宋朝新一代的忠臣英杰以长江流域采石矶为战场,展开一场生死存亡之战。虽然这并不是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的故事,但全书却多次高度赞扬这些传颂千古的英雄豪杰,在书中读者可以经常看到田中对「抗金名将」们的景仰和赞颂,使整套作品亦充斥著英雄崇拜的气息。

  忠肝义胆的韩世忠,勇武可比关张,在战场上凭智勇抵抗金兵,在朝廷也不惧秦桧权势,敢于为公义而与主和派抗衡,最后刚直地渡过一生、梁红玉虽出身青楼,但却智勇兼备,以副将之身份陪随夫君征战,留下了「巾帼英雄」的不坠名声、金兀述(宗弼)既有带领金军直卷中原之将才,亦有识重敌手的胸襟,虽是岳飞的手下败将,但却是金国最为岳飞之死惋叹的人、精忠报国的岳飞,少年得志,军事天才横溢,金军遇上岳家军都慌忙撤退,连攻击都不敢想,「岳爷爷」的名声震动整个金国、钦宗被金国虏至北方荒凉之地,但仍有身为天子的自觉,多年来虽有逃亡之机会,但却不想因此而令金国有入侵南宋的口实,而宁愿留在北方过著悲苦的生活,最后惨死于完颜亮之手、完颜雍虽为外族,但学识渊博,做事既诚实可靠,亦懂得察纳忠言,施政仁慈而俭朴,最后成为了金国历史上最为人赞颂的贤君世宗皇帝、宗泽虽为一介文官,但却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立于最前线对抗入侵的金军,韩世忠和岳飞等的义勇军都集结到其麾下,但民心和功绩使他受到妒嫉和高宗的猜忌,在不被允许反攻的情况下,眼看著失去了失攻的时机,最后积郁而死。在《红尘》中读者都可以经常看到田中对抗金名将的赞颂,为整套作品编织出浓厚的英雄崇拜气息。

  田中为了赞颂抗金名将们,甚至不惜破坏了故事的平衡和连贯感,一而再加插描绘抗金名将们的事迹,使得整本书给读者「赞颂抗金名将」的印象,更远多于梁红玉母子的间谍故事和采石矶之战。而更甚的是,田中对并非故事主角的抗金名将的赞颂,甚至比赞颂故事中粉墨登场的角色更多。故事对虞允文、韩子温、完颜雍等主角的描绘和赞颂,远远比不上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们之多。事实上,如果田中芳树一开始便以这些历史资料详尽的南宋初年为故事背景,再以充满传奇色彩的抗金名将们为主角,这反更令故事愈加精彩。既不会像现在般做成顾此失彼的剧情,更可以集中笔墨尽情写下充满英雄气息的人物和故事,故事亦可更精彩紧凑,英雄主义色彩亦会更形浓厚。

  而且作品中也弥漫著田中芳树个人的精神洁癖,在《红尘》中带著浓烈轻视懦夫、暴虐的讯息,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便被塑成大反派:高宗懦弱、秦桧专横、万俟离残酷。总而言之,《红尘》与《银英传》和《亚尔斯兰战记》一样,也是弥漫著浪漫的侠义英雄主义,对懦夫、奸邪予以排斥,仍是流露出一贯的精神洁癖。

  田中另一部著名著作──《亚尔斯兰战记》,亦是一套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作品。《银河英雄传说》和《亚尔斯兰战记》,与前述以中国为舞台的历史作品不同,既没有侠气纵横的民间传说作故事的背景,亦没有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骨干。《亚尔斯兰战记》虽然渗透了古代波斯王国的神话和传说,但事实上,整个故事中除了英雄王、蛇王这些神话人物外,没有那一个角色能显示出,田中是以波斯传说的人物为蓝本创作的。整体而言,全书的英雄主义色彩,都是田中受到侠义作品的英雄主义感染后,自己一手塑造的。(笔者曾为编写网站关于《亚尔斯兰战记》神话的资料部份,而略对波斯神话作一浅研。关于《亚尔斯兰战记》的人物是否以波斯传说人物为蓝本来创作这一点,相信不会有未作了解就妄下判语之虑。当然,笔者对于波斯神话的了解,并不能算是非常详尽,如果读者有更为清楚的了解,请不吝赐教。)

  由于《亚尔斯兰战记》的篇幅比前述的几个短篇作品为长,对人物的描绘和著墨都更多,使得《亚尔斯兰战记》的人物比那些短篇的角色都更富有血肉感。但血肉感并没有取代或掩盖了角色的英雄色彩。

  亚尔斯兰虽然不是万夫莫敌的勇将,也不是算无遗策的智者,但这角色仍有著浓厚的英雄色彩。十四岁初上战场,在国家陷入存亡之际,带领著不论是武勇还是智谋都比自己优胜的部下,踏上复国之路。「十四岁」本身已满足了「英雄出少年」这种充满英雄色彩的特点,而田中亦藉描绘无论是武勇还是智谋都比亚尔斯兰优胜的部下都甘心追随这一点,为亚尔斯兰塑造了惜才、重视和关心部属、充满领袖魅力的形象,这都充满英雄主义的色彩。而在帕尔斯败战后,亚尔斯兰在没有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来复国,最后在一年后将外侮驱逐,这则是以成败来塑造亚尔斯兰的王者形象。在亡国边缘,一切要由零开始,到一年后带领由自己力量集结而成的大军成功驱逐外侮,这为亚尔斯兰塑造了在艰苦中坚决奋斗的形象。而亚尔斯兰没有王族血统的身份,但却得到英雄王英灵承认,并得到了象徵王权的宝剑鲁克那巴德,最后由离王座最远之人,成为帕尔斯的新国王,甚至成为继圣贤王和英雄王之后的贤君──「解放王」,这就更将亚尔斯兰的英雄形象推至最高峰。

  勇将达龙,其万夫莫敌的勇武已充满英雄主义色彩。「战士中的战士」、「黑衣战神」之类的赞誉,正是田中藉其他角色之口来侧面描绘达龙的勇武。同样地,辛德拉的兽人巴哈德鲁、鲁西达尼亚的克雷曼斯、特兰的亲王、密斯鲁的马西尼撒等等,这些被誉为自己国家中最强的勇士,他们都成为了达龙的手下败将。这亦是田中藉描述敌国勇将之强,来衬托出胜了他们的达龙之强。这些都是从侧面对达龙的英雄色彩描写。而达龙的忠心耿耿,甘心为亚尔斯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理会亚尔斯兰是否有王族血统都决意追随,这则是以正面的笔法,直接描绘达龙忠勇。达龙除被描绘成忠心耿耿的勇将外,亦被塑造成一个不滥杀、不虐待俘虏、行事光明正大的君子,这也是以正面的笔法描绘达龙的英雄色彩的例子。

  而那尔撒斯的智谋,更替故事添上更多的英雄传说色彩。那尔撒斯是整套作品中,智谋最深,而且也是在军、政之事上都是天才的人物。在《银英传》中,无论是智谋多高之人,都总有能将之制肘的角色存在。但与《银英传》不同的,那尔撒斯之智谋,在《亚尔斯兰战记》中是「惟一的存在」,所有角色都不可能胜过他,在战场上无人能动他的计算分毫,在政略上亦无人能动他建立的体制半分。田中塑造的那尔撒斯,不单只是「不败」,甚至更是「无敌」。与达龙的情况相似的,鲁西达尼亚的吉斯卡尔、辛德拉的拉杰特拉、密斯鲁的夏加德,他们都成为了那尔撒斯的手下败将。这亦是田中藉描述敌国的智将,来衬托出胜了他们的那尔撒斯之智慧。在田中的笔下,所有智者都是为了衬托那尔撒斯而存在。这些都是从侧面对那尔撒斯的英雄色彩描写。达龙之勇,那尔撒斯之智,都是全套作品的最高峰,其他智勇角色都只是陪衬。他们的「无敌」和「不败」,是全套《亚尔斯兰战记》中最富英雄主义色彩的表现。

  别说是角色,就算是「帕尔斯」这个国家,亦充满了英雄主义的色彩。综观全套《亚尔斯兰战记》,再环顾帕尔斯和其周遭诸国,无论是智将、武将、还是士兵的强悍,帕尔斯都是胜过其他国家一筹(其实又岂止「一」筹?!)。武将不论是质与量,帕尔斯都远胜其他国家,其他国家都没一人能与达龙、克巴多或奇斯瓦特这些勇冠三军的武将一比,更何况帕尔斯已独得其三?而在亚尔斯兰麾下,这些强劲角色就有十六人(十六翼将)。其他国家呢?一开战,所谓最强的武将都很快便死于达龙剑下,其他将领则轮流死于其他勇将之下,在帕尔斯人前都沦落了为二流将领。智将呢?纵使是一人肩负起鲁西达尼亚命运的吉斯卡尔,面对那尔撒斯亦只如幼儿,那更别谈其他国家了!

  而田中芳树的成名作──《银河英雄传说》,则更是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作品。同样地,由于《银英传》的篇幅比较长,对人物的描绘和著墨都更多,更富有血肉感。而血肉感也没有取代或掩盖了角色的英雄色彩。除了两大主角──杨威利和莱因哈特外,帝国内的将领,尤其是新帝国的将领,都散发出极其浓厚的英雄气息,使得故事亦变得富英雄色彩。

  莱因哈特十五岁初上战场,二十岁已晋升至军中最顶点的元帅,二十三岁时征服了自由行星同盟,进而登基为帝,开创了「罗严克拉姆皇朝」。以弱冠之龄,创下了全宇宙最无与伦比的功勋,开拓了一个新皇朝,这可说「英雄出少年」的最佳写照。而他常胜的战绩,带领全宇宙最强的军队纵横全宇宙,但却仿如在自家后园闲逛的军事天才,更是雄姿英发,充满英雄豪杰的光芒。而他那天才的政治手腕,将腐败的贵族和专制打倒,并为人民制造出可以安居乐业的升平盛世,更塑成了无可挑剔的名君形象。从英雄主义的角度上看,莱因哈特这角色是近乎完美的:拥有无可匹敌的美貌、天才的政治手腕、无穷无尽的军事天份、能集结并驾驭年青有为的下属的领导才能、对曾打败自己的敌将不会怀恨的胸襟、立于阵前指挥,绝不躲于安全地方的勇气、还有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事实上,大多数喜欢莱因哈特这角色的人,都是深深被他的英雄气息所吸引而著迷的。

  如果吉尔菲艾斯不是那么早死,其英雄形象将更形突出,甚至可超过莱因哈特。事实上,除了杨威利外,吉尔菲艾尔亦是在死前未尝一败的不败名将。在军事上,他虽不像莱因哈特般有独创的战术天才,但其用兵却无可挑剔,就算连杨威利亦无隙可乘。其肉搏战和射击的技术,更是少见的天才。在政略上比莱因哈特更了解掌握民心的重要性,而且在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一定以人道为最先考虑。不将民众卷入战争、对难民施以援手、对被敌方自己攻击的敌方非战斗员施以人道的救援,这都将吉尔菲艾斯塑造成一个有著道义和同情心的仁厚君子。更重要的是,田中将吉尔菲艾斯塑造成一个绝对忠诚忠心的的英雄。多年来,吉斯菲艾斯跟随著莱因哈特东征西讨,不单没有为了自己的功勋而离开莱因哈特,到了最后,纵使被莱因哈特所疏远,但仍然为了保护莱因哈特而死。正正是这份忠诚,让吉尔菲艾斯发出无与伦比的英雄光芒。纵使吉尔菲艾斯只是出了数集,但仍然深深烙印于读者的心中。如果说莱因哈特在英雄主义角度上看,是近乎完美,那吉尔菲艾斯的忠实、用情专一、军政略上的天份、仁厚的心肠、不为名利的胸襟,则更加完美了。

  杨威利不是皇帝,没有造福人群的治绩,也不是一国的领导人,甚至不是同盟军的最高指挥。他只是一介舰队的司令官,一个前线要塞的负责人。但他在故事中发出的光芒,却是无人能及的。相对于莱因哈特和吉尔菲艾斯,杨威利当然算是「老人」了。但二十一岁时成为了艾尔法西尔的英雄,二十九岁时是半队舰队占领了难攻不落的伊谢尔伦要塞,三十二岁成为了同盟军史上最年轻的元帅,这都是前无古人的功勋,从人类平均年龄上看而言,这难道不也是年轻有为的英雄吗?这也可算是「英雄出少年」的其一写照。杨威利是个对肉搏战和射击完全不在行的人,甚至是一个会在宇宙迷路之人。但他无可匹敌的智谋,却缔造了不败的战绩。帝国军中超过半数的将领都是他的手下败将,连被认为是常胜的天才的莱因哈特亦无法击倒他,甚至更曾险些战死于他的舰炮之下。「不败」,正是英雄主义色彩的最高表现。而杨对于民主政治择善的固执、对权力的洁癖、对躲于安全地方叫喊的主战派的憎恶,可让杨显示出是一个坚持立场、深思熟虑的智者,为杨塑造出更洁癖性的英雄形象。

  米达麦亚亦是继吉尔菲艾斯后,另一个和杨威利一样拥有不败战绩的名将。米达麦亚这角色的塑造,与杨和吉尔菲艾斯大不相同。他的英雄形象不在于战绩,而是他对主君的忠诚、对朋友的道义、对下属的爱护、对保护民众的热忱、对敌手的敬重。他对莱因哈特的忠诚虽不及吉尔菲艾斯,但其忠实却有目共睹。对于罗严塔尔这知交好友,米达麦亚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甚至可以放弃辛苦得来的功勋。对于下属则将亲人般关爱,教导拜耶尔蓝行军作战的要领,甚至邀请上己家作客。对于民众则力求公道,严令所率部队绝不可掠夺百姓财物或奸淫妇女。而且也不将平民卷入战争,在包围海尼森时便只攻击军事设施亦绝不攻击民众。而对于敌手杨威利,虽然从未正式单挑交手,但仍识重这位难得的敌手。米达麦亚的英雄形象,与前述的三大主角相比是有所不及,但也算是充满英雄气息的英雄人物。

  相反,罗严塔尔则被塑造成枭雄的形象。他辣手将立典拉德定罪,并将遗族一一诛灭、在就任新领土总督时对同盟时期的贪官污吏的处置,都著著显示出罗严塔尔的枭雄本色。奥贝斯坦的一句:「罗严塔尔是一只猛禽。把他放在远处太过危险了。」,正是将罗严塔尔的枭雄形象清楚点明。而小说中的副题:〈叛逆是英雄的特权〉,更将罗严塔尔的枭雄形象推至最高。除了他试图凭实力,堂堂正正向主君莱因哈特挑战外,他对命运和生死的看法、对主君的忠诚、对朋友的道义、对敌手的敬重、对奸谋诡诈的轻蔑、攻守兼备的军事天份、就任新领土总督时对同盟统治所显露出的政治才干,这也让罗严塔尔更富豪杰的气息。

  除吉尔菲艾斯和双璧之外,事实上帝国军,尤其专指新帝国「罗严克拉姆皇朝」,整个军队可弥漫著浓烈的洁癖性和英雄主义气息。事实上,精神上的洁癖性和英雄主义往往是分不开的。莱因哈特的麾下诸将,全都对奥贝斯坦的权谋之术相当反感,而对于帝国贵族暴虐、同盟政府的腐败、费沙的奸谲、地球教的恐怖主义都极为厌恶。相反而言,对杨威利这强大的敌手,众将都绝不厌恶,反而却敬重有加。在占领同盟领时,纵使已进入补给不足的危机之中,亦决不抢夺一般民众的物资。而对于主君莱因哈特,则付出绝对的忠诚。做什么事也是堂堂正正,上到战场亦如是,要以强大的力量来正面击溃对手。这些都满足了英雄主义的条件:对奸谲和暴虐的厌恶、绝不掠夺百姓财物的廉治奉公、对敌手识重、对主君忠诚、行事光明磊落。而整个「罗严克拉姆军团」的所向披靡,则更为新帝国的将领添上更多的英雄色彩。


 总结:

  总括而言,田中芳树的众多作品,尤其是以战争为主题的作品,都极富英雄主义的色彩。田中作品中的人物,都有著浓厚的浪漫英雄主义特色:主角们都是少年得志,如莱因哈特、吉尔菲艾斯、亚尔斯兰、陈庆之。而花木兰、米达麦亚、韩世忠等都是忠孝重义、忠肝义胆的角色。而缪拉、薜世雄、达龙等则是行侠仗义、为民请命、行事光明磊落的角色。而陈庆之、杨威利、岳飞、吉尔菲艾斯、那尔撒斯等的「不败」,则正是英雄主义色彩的最高表现。这些种种都合乎人们对英雄的印象──少年得志、惜才、忠孝、重义、忠肝义胆、豪情、武勇、见义勇为、不花巧、惜重对手、器度宽宏,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都充满著英雄主义的色彩。

  田中芳树的英雄作品,全书也扬逸著浪漫的英雄主义,英雄豪杰们都在书中闪闪发光。这些人物都得到田中的喜爱和眷顾,在故事中发出光芒,点点的光芒聚合成美丽的画面,构成了一个个浪漫的英雄故事。而另一值得特别注意的要点是,不论是田中哪一套作品,精神上的洁癖和英雄主义往往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则已另文论述,在此不再细说。


 后记:

  这是宽别一年后的第一篇文章。而完成对上一篇文章──《异常洁癖的田中芳树世界》,已经是1999年九月之事,相隔刚刚好一年。不过这一年也不是游手好闲,仍然是天天写稿子,只不过不是这些文章,而是网站的内容就是了。一年前写文章时总是觉得力不从心、力有不逮,一年后似乎仍没什么改善(汗....)。内容总是觉得不足,到了完稿时仍然觉得有很多想说的话未写到出来。但碍于时间紧迫,也碍于字数限制而没再补完。不过说来讽刺,我是不到截稿日都无法卯足拼劲完成工作的人。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大概都是到最后才起劲吧........

  一年后的新文章,和之前的四篇有一个很大的分别。这次,明显将《银英传》在文章中的比重大幅降低了(或者该说是将其他作品的比重大幅提高了才比较正确)。而更甚的,是将《银英传》的部份放到文章的最后来解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年前我并未有自己的地方发表文章,而要到一些《银英传》网站的留言板发表和讨论。因此文章都要尽量集中于《银英传》上的讨论,方便只读过《银英传》的网友了解。到了今天,网站已略有成就,也聚集到不少田中的书迷,因此可以更平均分配文章内容的比重,也能将内容作更易于表达的方式铺排和演绎。相信这是一件好事,而未来亦将会继续以这种方式来写作。

  好像话也说多了。大概是对于文章的影响力多了些自信吧,所以也希望多说一些对文章的诠释和解说,让更多人了解在文章创作背后的思考和意义。这次就到此为止了,如果大家对这篇文章有特别的见解,请不吝赐教,欢迎到留言板贴出来讨论。在此希望看到这一行仍未放弃阅读的网友,都能继续支持,并期待下一篇的面世。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5-14 20: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5-14 20:21 编辑

银英人物四谈   作者:龙羽

银英中的父亲们
杨泰隆——睿智通达的父亲,虽然漫不经心;脱离了低级趣味,虽然有点拜金。将豁达心胸与怠惰基因遗传给儿子的伟大父亲。
缪杰尔——虽然无能,但在物理及心理两方面造就了宇宙的霸者,权且算作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吧。
先寇布——冷漠、可恶,却令女儿无法忽视的父亲。
卡介伦——成熟、亲切,会跟家人共进晚餐的父亲。
玛林道夫——以全部的人生阅历,放飞儿女前路的理想父亲。
鲁宾斯基——……恐、恐怖,置亲子于死地而后快,真乃“鲁宾猛于虎也!” 
米达麦亚——笨手笨脚、抱你在膝头关爱的父亲。
罗严塔尔——会阻止你出生的父亲。闪着嘲弄的双色目光说:“到这个世上来,不一定有趣吧。”
朗格——将事业中不需要的人类温情全部献给家人的好父亲。
杨威利——浑浑噩噩、约等于残废、人在壮年也得儿女照料的无责任父亲(不过会给你留下存折)。可能的话,会把你抱在膝头,跟他一起看历史书的父亲。



银英中的女性们
安妮罗杰——悲伤的笼中天使,高贵的金色月亮,毫无自我、徒具价值的尊贵筹码。
爱德华·杰西卡——为理想、为正义,忘我奋战;有失落、有悲伤,从不落泪。银英中唯一与众英豪平起平坐的女英雄。
格林希尔/希尔德——聪明的女人,美丽的女人,爱上奇怪男人的女人,谋略胜过厨艺的女人,迅速守寡的女人(双胞胎?)。
艾芳瑟林·米达麦亚——全宇宙最幸福的女人(嫁个丈夫温柔、忠诚、显赫又长命;收个养子基因极优良。)
多米妮克·尚·皮耶尔——跟费沙黑狐狸打成平手的女人,够酷!
卡介伦夫人——真实、平凡、泰然自得,用煮菜的双手支撑世界的权威女性。
艾齐纳哈夫人——至少通晓读心术、心理学、象征主义之一,并深谙“尽在不言中”之道的女人(再不然就是哑女或灵媒)。



银英中的幸运者
尤利安·敏兹——“杨家有子初长成,千万宠爱于一身。”拥有宇宙一流的师资阵容,位列莱因哈特之后的姿容,以及同盟、帝国通行的人气度;虽然经历了小小的失恋,但很快就找到了格林希尔-希尔德级的女朋友。唉,正所谓“若得田中真宠爱,锦绣人生到手来!”
亚雷·海尼森——身逢时势成英雄,运气勇气两充盈。孩童儿戏似玩笑,冰船一开万古名。
卡介伦——放眼银河系,能挈妇将雏、活享齐人之福者,唯此一人也。
波利斯·涅寇夫——“英雄诚可贵,银河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万事皆可抛。”这个我行我素的费沙商人,堪称全书潇洒第一人吧,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应该是最幸福的吧?(小杨,羡不羡慕?)
毕典菲尔特/波布兰——出生入死,狗命悠悠。(连大神都向他们致敬了,咱还能说什么。)
梅克林格——当作者着手清洗帝国上将之际,以“艺术家提督”的身份,接受写回忆录记叙历史的重任,方逃过生死劫难,由此可见“一专多能”的重要性啊!



银英中的不幸者
杨威利——英雄未得时势,良禽无木而栖。怎奈名扬星海,无缘闲话古今。
拉普——有福无命享,红颜终阴阳。千不该万不该爱上杨的心上人,所以乖乖去做田中的煽情牺牲品吧。
安妮罗杰——从头到尾一直在失去的女人。
奥贝斯坦——淹没在厌恶目光中无法翻身的悲哀智者。(在此敬告广大青少年:注意保护视力。)
罗严塔尔——“既生莱,何生罗!”(他死时谜一般的遗言是不是这个意思?)
凯撒林克——……什么都别说了,生为鲁宾斯基之子,就是他的不幸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剑技大师

求索者

旅行者徽记

kid497 发表于 2009-5-15 15:40:00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银鹰是部伟大的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4-4-28 11:10 , Processed in 0.03242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