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7543 发表于 2010-3-26 20:01:41

《波莱罗舞曲》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3-26 20:29 编辑

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是1928年创作的,这部舞曲是名扬世界的乐曲,我们把这部作品介绍给读者。

1928年初,拉威尔准备去美国演出,行前,著名的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他写一首芭蕾音乐,他4月归国后即动笔写作。

他原想将已故的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的钢琴曲编成乐队曲,但得知此曲已由他人配器。于是,他以很短的时间创作新曲,写成了这首扬名世界音坛的《波莱罗舞曲》。

鲁宾斯坦表演的《波莱罗》,场景是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店,舞台深处一群人在饮酒,正中有一位女舞者在练习。

一开始,她只缓慢地跳动,舞姿轻盈,逐渐热烈起来的音乐和舞蹈将人群吸引过来,他们一起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一直发展到狂热的高潮。

作者的音乐别具一格,十分新颖。在一个固定节奏的背景上,两支旋律交替出现,不断反复。第一主题清澈明亮,第二主题稍感暗淡。音乐按色彩从淡到浓,力度也由弱到强的线索发展。

以后,乐器逐渐增多,声部逐渐加强。虽然全曲都在C大调上,但由于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加入了平行声部,听起来就像两个调甚至三个调同时存在,十分有趣。最后以极不协和的音响和强烈的节奏达到高潮而结束。

ck7543 发表于 2010-3-26 20:02:23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3-26 20:09 编辑

http://www.tudou.com/v/CYBHCH0F53o波莱罗舞曲 卡拉扬指挥

ck7543 发表于 2010-3-26 20:03:18

《波莱罗舞曲》属于法国印象主义音乐,作曲家拉威尔仿效同组作曲家德彪西,但是拉威尔并没有象德彪西那样对全音音阶和听起来奇怪的和弦使用得那么多。大概从来也没有另一个作曲家象他那样更懂得如何从管弦乐队里抽取这么多音色的深浅明暗度的了。例如在《波莱罗舞曲》中,那节奏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那旋律是重复一遍又一遍(没记错的话 应该共有19个反复^ ^b)。在这首西班牙舞曲形式中的变化和趣味是来自拉威尔对力度的纯熟使用(从轻到响或从响到轻的变化)和对音色的巧妙结合。

ck7543 发表于 2010-3-26 20:03:55

拉威尔的《波莱罗》由两个主题构成,不断地反来复去,但它又是那么好听,一点也不觉得它单调,原来是拉威尔用了巧妙的手法,当这两个主题反复时,它们都用不同的乐器来搭配演奏,就是说每次出现时都用不同的面貌和色彩,而且乐器越用越多,演奏的力度越来越强,慢慢造成一个高潮,这样就会避免单调,给人一种峰回路转,目不暇及的感受。而且乐曲流露出丰富的感情,迸发出热情。这样精彩的音乐,怎会使人厌烦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波莱罗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