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7543 发表于 2009-9-6 19:26:17

杨:任性,以及温和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9-6 19:31 编辑

作者:克洛维·杨  
想着用几个词组,梳理出我对复杂的杨的复杂的感受,首先跳到脑海里的,居然是“任性”二字。笑,整部银英中,杨是以“好脾气”甚至“没脾气”著称的。他那随和与包容的微笑,几乎成了和红茶伴生的招牌表情。可是,奇怪的是,记住那个人,偏偏先是因为他非主流的执拗和孩子般的任性。算是一种“臭味相投”么?

掐指数来,读同盟军校的时候,杨威利小弟弟的任性最为自发蓬勃:撞大运转进了热门的战略研究系,于别人是求之不得,他却因为被剥夺了做历史学者的机会而愤愤不平,主动申诉抗议;喜欢阅读和窝藏主流政治观点之外的“不良书籍”,与违背校规、热衷于组织化逆反行为的学弟默契有加;对于不喜欢的课程,总能勉强拿到五十八、五十九的低空掠过分数,安心地说“哎啊,还好今年也没留级”。

后来做了军人和名人,杨的种种执拗和任性,便常常是无声反抗式的,有时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溢出来:疏散民众时,以自己顶头上司的旗舰为诱饵;对特留尼西特的政客嘴脸厌恶之至,特地买了遥控器以便转台,握手之后洗了又洗;随军作战时在参谋室屏幕里读历史,逃避庆典时装病赖床,出席会议时坐在角落里看书,缺席特权分配讨论时跑到湖边钓鱼;漠视到手的各种荣誉,甚至把勋章盒子用作肥皂盒;常为了加班勤务却只拿一份工资而耿耿于怀,二十多岁期待退休;命令部队“全体逃跑”,而且打通讯恳求对方残兵也逃跑;与敌军交战前夕,对全体官兵说,国家兴亡与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相比,算不了什么。……

嘿嘿,这样的杨,再怎么看,也是一个脑袋后面长着反骨的异类奇兽。哪里是一个乖宝宝和好好先生的样子呢?!


* * *

在杨氏“任性史”上最出彩的两章,应该,是“告别式”和“审查会”吧。

审查会是杨威利不公平遭遇的一个高潮,也是杨难得的正面进攻史。书里写他的心情:“一旦心里觉得不痛快,杨就会耍耍嘴皮,对这些政府高级官员极尽挪揄之能事;若没有表现的机会,为了省却麻烦,杨便闭嘴静观变化。不过,这次杨却全身充满了斗志,他已经忍无可忍了!”——真的,杨滔滔不绝的勤勉模样蛮有看头的:独坐敌营,舌战群儒,那份昂然气势,把主流人物和当权者一个个都惹毛气翻了。旁观者如我们,怎一个痛快了得。

其实,更早时那个英灵告别式也不错啊:“‘(特留演讲中)各位啊!我在此问一声,为什么这一百五十万的官兵们会战死呢?’‘因为首脑部的作战指挥太差了!’杨威利如此念道。当时众皆默然,这一声显得格外响亮。周围的人尽皆愕然,有位黑发的年轻军官偷偷望着他,杨立刻迎着他的目光直视过去,对方只吓得惊惶失措,立刻将视线转回讲台上去。”“大家手握拳头,高举手臂,并且高高地挥舞着军帽,振臂狂喊。在这些人当中,只有杨威利仍坐在座位上没有起身。他冷眼旁观,一双黑眼睛直视着讲台上的演讲人。”“‘军宫,为什么不起立?’一位满脸横肉的中年军官怒道。他没有认出杨威利,和杨一样配戴准将的勋章。杨放眼望去,随即平静地回答:‘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不想起立时,当然就有不起立的自由。我不过是在行使这种自由罢了!’‘那么,你为什么不想起立?’‘我有不回答的自由。’”


* * *

笑,真是一个任性而别扭的孩子呢。特立独行,没把哪个大人物看在眼里,也没被群体压力轻易吓倒。即使一动不动地平静坐着,有时候也能锋芒毕露,和主动挑衅差不多的。酷到不得了。

但是但是,“酷”是一回事,说杨“傻”也没有说错。一时的任性,只能逞一时之快,吃苦报应却还在后头。庆功会的任性,立马带来忧国骑士团的个别“关照”,也从此引起老牌政客特留尼西特的额外关注。平日的种种不懂规矩,虽不耀眼但是刺眼,使得特权者和上位者们哭笑不得,明白地知道他不是自己的同类人,然后,为保持组织特性和自己的既得利益,慢慢积累出审查会的大清算。而对于审查会中杨咄咄逼人的任性大爆发,书中更借助评议会委员荷旺的话叹息道:“如果仅就那次审查会来说的话,他的确是一个杰出的战术家,但也仅止是战术家而已。如果是战略家的话,一定会为了日后的打算,将那些即使心中讨厌的同事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吧!不过,我们这名好青年杨威利啊……”

同叹。我们这名好青年杨威利啊……就凭这种反骨脾气,这一路走来,虽然看似风光无限,没跌什么大跟斗,但终究是如履薄冰的。个中辛苦,冷暖自知。

可是,没有了这些“任性”,变成“识时务者”的步步圆畅的话,杨便不成为杨。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要的又是什么。并不一定要说动别人站到同一立场上。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只是,如果别人想逼着他改变,让他接受不认同没兴趣的东西,他会尽量地不妥协。要防守的话,他的魔术师帽子里有的是可选的冷兵器:天真奇特的应对、温和宽宏的沉默、甚至令人吐血倒地的毒舌利剑。 
* * *

重温关于杨的文字,关于他“任性”和“温和”的双面,有几句话引起注意:

——“杨是一个黑发、黑眼睛、中等身材的二十九岁青年,他给人的印象不像是个军人,反而像是一位冷静的学者。不过,在一般人眼中,他也并不是十分温和的青年,当人们得悉他在军队中的阶级时,都难免会感到诧异。”(这是正传《黎明篇》中,杨准将的出场文字。)

笑,所谓的“本命情结”啊。作为FANS,我们都被田中大神的云雾渲染和魔术师的特色帽子给骗晕了,还不及当时“一般人”的眼光呢。谁说过他是“十分温和”的青年,脾气好得人畜无害的?

——“从军官学校开始,你就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家伙,表情温和,但言语却锋利无比。”
——“杨回答的语气虽然很温和,但仔细一想,对长官的问话这样回答似乎是有些失礼了。”
——“杨表面上看来是非常温顺的学生,但以实际内在来说,绝对是军官学校历史上,最为不逊的学生之一。”
——“杨从不大声叫嚷,无论表情或声音,总是一派温和。意志坚定,始终如一。”

这几句话,才点出了杨的本色吧。就叫它英雄本色也好。毕竟,“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浑小子”,虽然看上去迷迷糊糊好欺负,但他的温和度不过只有九分八。骨子里头,却还是软硬不吃的一条好汉呢。

说到底,《银英》之所以被称为英雄们的传说,就在于这里那里的“任性”的骨头吧。撇开莱罗先毕亚等等骨头在外的个性宝宝们不谈,就算书里其他四平八稳的“好男人”,谁又没有任性过一两次呢?比如大米的怒打贵族和逼视朗古,小吉的追问威斯朗斯特事件,缪拉的为达列坎普过失求公道,梅尔卡兹的“豪气与狂醉之气”,卡介伦的“哼”的一声头也不回,克斯拉看似公平实则偏心的审判案例,哈,就连那个有名的沉默提督,也有过矿泉水怒浇僚友的惊人表现呢。……这些奇特别扭的场面,已经不属于是否“应该”或“必要”的理性分析范围,种种“任性”,俱是角色们的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有所不为,有所必为。银英是一本英雄们的书,站立其中的传奇人物,杨也罢,别人也罢,都不是所谓的“滥好人”。他们有自己的原则、底线与坚持,与所谓的平和、包容、气度、柔软思考等等并行不悖。装扮得再像模像样,修炼得再圆通老练,在关键时刻还是会有棉里针戳出来,不顾安定团结地把某些人扎一下的。在有些人,尤其是特留尼西特这样的职业政治家看来,这些都是不识时务的任性举动罢了。可是,这种种“天真”“无聊”和“不理性”,却是这些“好青年”们存在的本色和意义所在。是他们的骄傲之处。


* * *

……所以,看到被推上高位越来越克制自我的杨,尤其是后期越来越身不由己的杨,就好像在看银河对面越来越沉默的帝国至宝米达麦亚。多少有一点心疼的:

交换俘虏仪式之后,杨回到海尼森参加典礼。照例地,会场上充斥着华丽空洞的词藻和歇斯底里的军国主义狂热。“以前,杨对这类的典礼,总是毫不避讳地表现自己的反感,有时甚至当全场都起立时,独他一个人兀自坐着。这次,他只是嘴巴上咕哝几句‘不知所云!无聊透顶!’而已。”然后,在走出会场之后,重重地一口呼出层积在胸口的浊气。……

巴拉特合约成立,伊谢尔伦成功夺回之后,艾尔·法西尔星球也召开了纪念会。“杨坐在贵宾席上听着独立政府要人们的和优布·特留尼西特相较之下极不冼练的演说,心中感到极失望。……他虽然讨厌这样的场面而且几乎受不了,但是,如果不加以宣传就产生不出政治上的效果。为了让费沙人投资,为了募集同盟的人力资源,他都必须配合着做胜利及胜利者的宣传。杨照道理上的需要出席了胜利纪念会,但随后就避开人群关进宿舍里去了,然而,他的这种态度却又招来了后世的批判。”……

——细想起来,自从杨卸下了他的舰队幕僚和混水英雄的个人角色,戴上第十三舰队司令官的大帽子,拖拉着一大堆下属东奔西走之后,他出席典礼时便老实许多。尽管仍是处在不情不愿的逆反心态下,忍不住还会咕哝几句。再到后来,以区区一支小舰队抗衡着席卷全宇宙的力量,对杨来说,前路更加艰险,立场更加狭窄,而身上的责任和担子,也更重了。走出杨舰队,连咕哝几句的例行逆反程序都是不妥。这时候的杨,已经没有继续“任性”的权利。因为,正如书中所说,“从被人拯救生命那一刹那起,他已经不再是属于自己的所有物了。”


* * *

然而再怎么环境险恶,层层逼迫,想起来,杨也不会成为特留尼西特或者列贝罗的。

之所以不会成为特留尼西特,如前所述,是因为他们的那一点骨头,英雄本色。“倘若仅是思考上的试验”,而非军事政治上的正式谋略,其实以银英元帅们的阅历和智慧,未必比特留主席逊色很多。但如果真逼他们在失败的正直者和成功的卑劣者之间做一个选择,或者,他们宁愿作出这样的选择:像米达麦亚那样坐监狱,像克斯拉或卡介伦那样被左迁,像海尼森那样长途流亡,像比克古那样玉石俱焚……。并不是他们没有盘据高位、圆转掌控的能力,玩不转那些奥妙龌鹾的规则和游戏。就算被别人看作是“觉悟得不够彻底”也好,他们只是不屑。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

至于,杨不易成为列贝罗,我想是因为,他看得更远和更柔软,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去向。杨并不认为,自己的立场和方向是绝对正确和重要的,并且凌驾于别人之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相反地,做一些重要决定的时候,他尽可能地,会眺望到自己的选择对未来和后世者的影响,也会设身处地为相关者考虑,关注他们的个人权益和前途(例如杨对客座提督梅尔卡兹的安顿),会去想一想:是否还有其它更好的方式,引出其它的可能性。的确,如果一个有良心的决策者,被挤压在某种两难情境下,有时候会立场尴尬,会迫不得已地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但杨与列贝罗的区别在于:列贝罗深信自己做的是正当的,或者,不甚正当而合理的。大义名份之下,别人必须配合着牺牲。而杨不。所以,杨从来也不会把权力运用得这样硬和绝。有时候,他也作压抑本性的变通之举,但那只不过是尽量少伤害别人的权宜之计罢了,并且,从内心深处抵触着,不愿意以效率观点或权变理论,把它们合理化甚至合法化。一旦实施了,多半还会因此自责。 一部银英里,就个人性格而言,常觉得小吉、大米、杨,在这方面有些类似。为顾大局,迫不得已地节制自己,作出必要妥协的时候,棉里针依然还竖在那里,只不过先戳进了自己的心头,在那里梗梗着。不同的,只是各人的第二反应和清算方式罢了。对杨来说,舍弃一时一地的任性冲动,为的是要换上一顶魔术师的思考帽子,更加技巧熟练地,在微妙的时间和地点,做微妙的事情,拼尽一己之能走出困境,让走在一根细弦上的命运再一次被调整和改变。

后期的杨,更多地压抑着天性,饰演着“魔术师杨”的角色。但有时也耍点小脾气。审查会是一次大爆发,它应了杨自己的一句话:“当受到不当的待遇,或者是权力者有不正当行为时,还不加抵抗的人是奴隶而不是公民。”除此而外,坐在要塞的军官宿舍里,独对养子尤里安的时候,也常常是杨耍赖诡辩的时候。很没有形象地,他向他十几岁的被监护人申请着:多睡一会儿懒觉,少过一个生日会,多倒一点白兰地,……

只是,那个不叫“任性”,最多只能算作“随性”吧?


* * *

人在江湖,生不由己。杨舰队里,虽然毒舌运动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的,但大家都在辛苦玩命,也是真的。对外,杨必须要作出种种政治上军事上甚至经济上的考量,处境不利,丝毫也任性不得。对内,在杨舰队的团体中,彼此都是肝胆相照的真朋友,能够理解杨并且支持他的任性,甚至因为同情杨的无奈和辛苦,还会怂恿鼓励他去任性。但以杨本人的立场,却并不肯随便地耍宝偷懒,把自己这个角色该做的事情,推托转嫁到周围战友的身上去的;并且,他也不想让朋友部下们陷入麻烦,或有任何的亏欠感。……这样里里外外地算一算,在战场中政坛上团队里,杨都得对自己有所节制。也只有回了家,关上门,在尤利安那里,还能申请一点点懒觉什么的,放松下来做真正的自己了。这样的一点点个性化小要求,只和脱下军服的宿舍里的自己有关,于人无害,于局无涉,与世无争。也许,也只有这种孩子气的“随性而为”,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本性流露,才能让杨再一次体认,自己也不过是个自由散漫的平常人,还有着这里那里、身为凡人和懒人的一点点微小的权利。……

岁月匆匆。看着手边厚厚的五本书,想,那个不像军校学生的杨威利同学,那个特立独行想法多多的边缘怪人,那个在众目睽睽的官方万人大会上、念出“因为首脑部的作战指挥太差了”这种炸弹句子的傻小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任性”变成“随性”的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温和”外衣看上去那么贴身呢?

……所谓反骨少年的杨的“任性”啊,到后来确有些草草。七嘴八舌的杨舰队作战会议上,申请要一杯多加点白兰地的红茶,也许,已是他对自己最后的纵容。即使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小纵容,他也常常要输的,眼睁睁看着尤利安把酒瓶抢回去呢。否则,被监护人要担心的呀!

一声叹息。退一万步说,杨能够偶尔“随性”,也是一种小小的幸福了吧。想,田中大神还是宽厚的。没能让杨捧着书本缓缓老去,当然是一大遗憾,但,他总算让杨死在了流亡寻找的中途,以困惑者、寻找者、流亡者、尝试者的身份完成一生。就算姿态笨拙、被别人说成“死得窝囊”也没关系。只这样就够了。静悄悄地,一种简单的“凡人”式的离场,而非挂在舞台中央、背离本性、作秀一样的光彩陨落。


* * *

又想到杨的六月一日。

在瑞达二号上,根据部下的想法,本来不必要和来访的舰只对接的:“史路少校怀疑地歪着头,而杨则轻轻地耸耸肩膀,这是罗拇斯基主席决定的事。罗姆斯基是政府代表,但是自己却抢先接受了皇帝莱因哈特之间的会面,使得他觉得有些自卑感。由于自己一时的疏忽,漠视了民主主义体制的程序,所以杨的想法是:万事以罗姆斯基的权威或面子为优先好了。”

没想到的是,偏偏是他这次的“尊重权威”和“给面子”,他身为政府代表一员的“不任性”和“听指挥”,却造成了书里书外莫大的遗憾。

魔术师一去不返了。银河里,书本外,那一片失落了什么的空虚,又岂是几声“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所能填补啊。——或者这个,才是他对自己最后的纵容吧。那张一次两次总也交不掉的退役申请书,终于不必再写。似乎听见他在无声自语:超时勤务,能做的差不多都已经做了,这次是意外,不算偷懒吧。只是,当时把那么多人带到这条风雨破船上来,这样一来,要害得大家更辛苦了。还真不负责任哪。看来魔术师的法术也不过如此。对不起,这一次的我,任性了…………

一水之遥 发表于 2010-4-29 15:41:13

不管怎样都喜欢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任性,以及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