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k 发表于 2007-12-16 09:39:17

外国近代著名战役

英国内战
英荷战争
俄波战争
奥土战争
北方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七年战争
俄国农民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俄土战争
法国革命战争

英国内战
  世界近代历史的第一页
  在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生了两次国内战争。它是以新兴资产阶 级为首的广大社会阶层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武装斗争,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即欧洲范围内的第一次革命的主要的也是最高的斗争形式。在内战中,以克伦威尔为 代表的革命领导人创建了新型军队,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一套新的战略战术,在欧洲军事 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英国内战的结果是把封建专制的代表查理一世处以死刑,成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由于羊毛价格的上涨,从13世纪就已开始的英国“圈地运动”到16世纪在商品经济 比较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迅速展开。“圈地运动”的结果是加速了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 业的转变,资本主义农场大量涌现,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劳动 力。到17世纪初,英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已经瓦解,封建土地经营已转化为资本 主义经营,从封建贵族地主中分化出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成为资产阶 级革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工商业也获得长足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 工场主、行会行东和农村部分农场主)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分 享政治权利,并产生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清教。他们在国会中形成了与 专制王权对立的反对派,国会同国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发展。1628年国会通过限制 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重申未经国会批准不得任意征税,没有法律依据和法院判决不 得任意逮捕任何人。国王查理一世为得到国会拨款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但当国 会抗议国王随意征税时,查理一世遂于1629年解散国会。此后十多年间,王权同国会特 别是同广大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新国会,标志着 英国革命的开始。
  1642年1月,查理一世离开革命形势高涨的伦敦,北上约克城组织保王军队,准备 以武力镇压国会派的“叛逆”行为。8月22日,他在诺丁汉树起了王军旗帜,宣布讨伐 国会内的叛乱分子,从而拉开了英国内战的序幕。
  第一次内战:1642—1647年。1642年10月23日,王军同国会军在埃吉山进行了首次 大规模交战。王军兵力7000多人,国会军7500人。国会军两翼骑兵被王军骑兵的反击所 打败,但中路步兵却打退了王军步兵的进攻,并将其击溃,战斗结果未分胜负。10月29 日,王军攻占牛津,11月12日攻占距伦敦7英里的布伦特福,首都告急。4000多名由手 工工人、学徒和平民组成的民兵队伍火速开往前线,国会军力量大增,迫使王军放弃进 攻伦敦的计划。1643年,整个军事形势对国会军十分不利。9月,王军兵分三路进攻伦 敦,首都再次告急。伦敦民兵组织4个团同国会军一起挫败王军的进攻,伦敦再次转危 为安。但王军控制了五分之三的国土,国会派处于被动。
  国会军在内战初期节节失利,从政治上看主要是由于掌握国会领导权的长老派动摇 妥协,不愿与国王彻底决裂,满足于既得利益,无意推翻王权;军事上主要是由于统帅 埃塞克斯等人消极怠战,缺乏主动进攻精神,军队缺乏训练,素质较差。这时,军中涌 现出了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一批杰出将领。克伦威尔亲自组织“东部联盟”军队1.2万 人,在1643年的东部几场战斗中连战皆捷。
  1644年7月初,两军在马斯顿荒原展开了内战以来首次大规模会战。2日,王军鲁伯 特亲王率骑兵迅速占领整个荒原。国会军获悉后立即向荒原挺进。晚上7点左右,国会 军左翼骑兵首先冲下高地直扑敌军。接着,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也投入战斗。克伦威尔 指挥左翼骑兵很快摧毁了王军第一、第二线骑兵,鲁伯特落荒而逃。一个半小时后,国 会军左翼取得胜利。但是,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遭到王军步兵和骑兵的猛烈反击,步步 后退,处境危急。克伦威尔此时一举击溃王军右翼骑兵,又集中兵力冲入王军步兵阵中, 王军溃败。约晚上10点会战结束。王军投入1.5万人(骑兵7000人),死亡3000多人, 被俘1500人。马斯顿荒原之战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国会军连连失利的局面, 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同时,这次会战也是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他对取得会战的 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他的部队从此也以“铁骑军”闻名全国。
  由于国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等人昏庸无能、消极怠战,国会中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 立派十分不满,1644年12月,国会下院通过《自抑法》,规定议员不得担任军职;1645 年1月又通过《新模范军法案》,决定建立一支由国会拨款、骑兵占三分之一的2.2万 人的新模范军,任命托马斯·费尔法克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全军。在费尔法克斯的坚 决要求下,作为议员的克伦威尔被任命为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从此,克伦威尔一身二 任,在军队中代表国会,在国会中代表军队,以他为首的独立派掌握了军队的实权。内 战的形势也大为改观。
  国会军一改过去被动防守、等待作战的消极路线,采取主动进攻、迫敌决战的积极 进攻战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其中以内斯比一战最为重要。1645年6月14日, 双方在内斯比附近展开决战。国会军集中兵力1.4万人,其中骑兵6500人,王军则拼凑 了7500人,其中骑兵4000人。双方仍然采取传统的步兵居中、骑兵两翼的布阵方法。在 克伦威尔的建议下,国会军为诱使王军速战使部队稍向后撤,王军立即下令进攻。早上 10点30分,王军全线出击。鲁伯特率骑兵直扑国会军左翼骑兵,并追击不止。与此同时, 克伦威尔指挥右翼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王军左翼骑兵。
  双方步兵也展开决战。克伦威尔击溃王军左翼,但王军步兵攻势迅猛,国会军步兵 被迫撤退。在这关键时刻,克伦威尔留一个团继续追击王军左翼残部外,集中其余骑兵 猛冲王军步兵侧后。王军遭前后夹攻,顿时大乱,很快溃败。国王率2000骑兵逃跑。这 次决战,王军伤亡、被俘5000多人,全部辎重、枪炮、军火和军旗包括国王的秘密文件 全部落入国会军手中。在历时3小时的会战中,王军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 振。到1647年3月,王军的最后一个据点落入国会军之手,第一次内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内战:1648年。第一次内战胜利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和独立派之间的斗 争日益激烈。长老派早在1647年2月就迫使国会通过解散军队法案,引起广大军官和士 兵、群众的强烈不满。8月6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团结小资产阶级激进派别“平等 派”,在伦敦群众的支持下,率军队开进首都,许多长老派议员仓皇逃走,独立派掌握 了国会实权。但是,克伦威尔马上反过来镇压了激进的“平等派”。
  正当革命阵营发生分裂和斗争时,查理一世逃出国会军大本营,勾结长老派和苏格 兰人,于1648年2月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二次内战爆发。国会军先后在威尔士和东部 平息王党叛乱,并在1648年8月17日同支持国王的苏格兰军队进行了著名的普雷斯顿会 战。克伦威尔首先向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经4小时激战击溃王 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先将里布尔河右岸的敌军击溃,随后渡河追击。18日 晨,国会军在距普雷斯顿15英里处的威根追上苏格兰军,并立即率部插入敌阵,将敌后 卫部队切割成数段,分而歼之。19日,国会军继续追歼苏格兰军。克伦威尔同汉密尔顿 在沃林顿附近进行了自苏格兰军入侵以来最激烈的战斗。克伦威尔夺取山隘和默西河上 的一座桥梁,苏格兰军退路已断,大部人马投降。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 况下向国会军将领兰伯特投降。至此,第二次内战以英国国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 进攻宣告结束。
  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同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一次大搏 斗。通过战争,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 位。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处死刑,2月国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成立 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乘借内战胜利的东风发展到了顶点。
  英国内战中资产阶级的胜利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力量对比上,国会军占绝对优势。国会控制地区是包括伦敦在内的东南部地区。 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富饶,财源充足,及国家五分之四的税收来自这里。这 里还有重要的港口和海军舰队,可以截断国王军队与外界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国会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此相比,国王控制的西部和北部 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财源不足。国会军主力人数有6000人左右,而王军主力仅有 2000人。
  2.革命派适时改组军队,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扭转了消极被动的军事路线,涌现出像克伦威尔这样的杰出统帅。他擅长骑兵战术,求战意识十分强烈,坚决果断,大胆迂回,巧妙机动兵力,抓住有利战机,歼灭敌有生力量,扩大战果,收复失地。他在 几次决战中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3.国会派与专制王权进行的战争是进步力量反对落后势力的正义战争,农民、手工工人和城市平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国会派代表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言人。而以 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则代表了落后的封建势力,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 因此国会派能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军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它由国家预算拨款,实行统一制服、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统一指挥。国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 克伦威尔以骑兵实施远途奔袭和成功地使用骑兵横队战术作战,则是骑兵战术上的创新。

英荷战争
  “海上马车夫”的永久憾事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按理并不足道,但它却 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 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然而,正像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其衰败往往从一次大的灾难性的战争开始。荷兰 17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当成为后起的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之时,战 争就不可避免了。正因为英荷战争,使得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来,从此 再也没有占据海上霸主地位,此战成了“海上马车夫”永久的憾事。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 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 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 运往北欧。它于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 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 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 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 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 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 一些岛屿。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 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 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 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 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 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 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 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 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是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 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 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1653年纽波特海战、1653年 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 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 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1654年4月14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 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 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 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 被迫缔结和约。根据1667年7月31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 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是荷法战争(1672—1678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 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
  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 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 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 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 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 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
  二是改进海上武器 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 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 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 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 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 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 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 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俄波战争
  俄国兼并乌克兰的第一次尝试
  俄波战争是俄国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波兰发动的兼并乌克兰的战争。 乌克兰早在14世纪后叶,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联合后转归波兰。生活在第聂伯 河下游草原地区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逃亡农民和城市贫民,形成以捕鱼、狩猎、 畜牧和农业为生的自由流民,号称哥萨克。哥萨克人为争取波兰王国的入册权,不断要 求增加在册人员数。然而,波兰政府由于财政匮乏,无法满足要求,乌克兰哥萨克人起 义连绵不断。1648年5月,爆发了波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乌克兰民族大起义,起义领导 人是鲍·赫麦尔尼茨基。这次起义席卷乌克兰全境,11月起义扩大到白俄罗斯。波兰政 府军与起义军经6年战争,已无力再战,双方于1653年12月18日在《兹博罗夫条约》基 础上达成妥协:波兰政府允许乌克兰哥萨克建立自治的统领国,波军不得进入境内;在 册哥萨克人数增至4万;恢复乌克兰的东正教会;被赶走的波兰地主可以重返家园。
  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历代沙皇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随着俄国国内起义的平定 和波兰新国王的继位,尤其是波兰和乌克兰已两败俱伤,俄国遂着手兼并行动。
  1653年 7月,俄国政府决定,同意接受乌克兰加入俄国。同年10月11日,俄国缙绅会议批准政 府决定。俄兼并乌克兰战争爆发。 俄波战争持续13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54—1656年)。1654年5月,俄国10万大军在北线,分北、中、南三路向白俄罗斯和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波军发动进攻。北路俄军从大卢基出发,连克涅维尔、波洛次克、维帖布斯克。中路俄军从维雅兹马出发,7月攻克多罗戈布日,9月攻克斯摩 棱斯克。南路俄军从布良斯克出发,沿罗斯拉夫尔—奥尔沙—鲍里索夫一线向明斯克推进。1654年的交战,俄军与乌克兰哥萨克军协同作战,不仅收复了俄罗斯西部的失地,而且占领了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之间的白俄罗斯地区和部分立陶宛地区。
  1654—1655年冬季,波兹—鞑靼联军在南线,即乌克兰发动反攻。波军与乌克兰哥萨克军发生激战。波军在莫吉廖夫获胜后,进抵布沙,直逼乌曼。1655年1月10日,波兰—鞑靼联军围攻乌曼,久攻不克。南线波军的胜利并不能扭转败局。
  1655年夏,俄军在白俄罗斯—立陶宛战场进展顺利,连克明斯克、维尔纽斯以及考 纳斯和格罗德诺等重要城市。俄军收复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大部分土地。在乌克兰战场, 俄国—乌克兰哥萨克联军开始反攻,向西乌克兰推进。9月,联军包围利沃夫;北路俄 军占领卢布林,直抵维斯瓦河畔的下卡齐米日和普瓦维。波兰首都华沙受到威胁。
  1655年6月,瑞典对波兰宣战,同时在波兰领土上和波罗的海海域采取军事行动, 以阻止俄国进入波罗的海。1655年9月8日和10月19日,瑞典军队相继攻克华沙和克拉科 夫。波兰国王杨·卡什米日逃往西里西亚。
  战局的变化迫使俄国政府暂时停止对波兰的军事行动,加之俄国兼并乌克兰和白俄 罗斯的任务已基本实现,因此决定联合波兰,对付瑞典。俄国从1656年春开始与波兰政 府谈判,俄波双方于1656年11月3日,在维尔纽斯附近的涅米扎签订停战协定,联手投 入对瑞典的战争。俄波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1658—1667年)。1657年8月6日,鲍·赫麦尔尼茨基病故,贵族出身的 伊·维霍夫斯基接任乌克兰哥萨克统领。 波兰政府在俄国对瑞典作战的2年内,获得喘息之机,之后,拒绝承认乌克兰和白 俄罗斯重新并入俄国版图。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维霍夫斯基等人奉行亲波兰政策,以图脱 离俄国。
  这一政策引起了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的分裂,乌克兰陷入内战。
  1658年6月,维霍夫斯基的代表赴华沙同波兰政府谈判。9月16日,波乌双方代表签 订《加佳奇条约》,乌克兰以自治的“罗斯公国”名义加入波兰—立陶宛国家。
  《加佳奇条约》的签订引起一部分亲俄哥萨克上层和农民群众的反对。乌克兰再次 爆发反维霍夫斯基的起义,起义领导人为伊·鲍贡和伊·西尔科。为避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落入波兰或土耳其、克里木汗国之手,俄军及其支持下的哥萨克军向波军和维霍夫 斯基的哥萨克军发起进攻,俄波之间重开战。1658年11月,俄国和瑞典签订停战协定。
  随后,俄军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向波军发起进攻。
  1659年4月,俄军在乌克兰包围波军一部,6月失利。8月,俄军主力从基辅出发, 在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告捷。维霍夫斯基逃亡波兰。鲍·赫麦尔尼茨基之子尤里·赫麦尔 尼茨基当选乌克兰哥萨克统领。俄国取消了乌克兰的自治地位。
  1660年5月3日,波兰和瑞典两国在格但斯克附近的奥利瓦签订和约,恢复两国原先 的边界。波兰重整旗鼓反击俄军进攻。同年6月25日,波军在白俄罗斯大败俄军;接着 10月8日,再败俄军。俄军被迫退守波洛茨克和莫吉廖夫。同年12月,波军相继收复维 尔纽斯和格罗德诺。
  1660年9月,波兰—鞑靼联军在楚德诺夫围攻俄军,11月3日,俄军由于弹尽粮绝被 迫投降。与此同时,波兰迫使尤里·赫麦尔尼茨基宣布脱离俄国,效忠波兰国王。波军 控制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波军企图夺占俄军坚守的基辅,始终未能奏效。第聂伯河左 岸乌克兰的哥萨克不承认尤里·赫麦尔尼茨基,重选伊·勃柳霍维茨基为统领。乌克兰 分成两部分。
  1663—1664年冬季,波军向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发起进攻,俄波战争进入白热化状 态。双方先后在格卢霍夫和北诺夫哥罗德展开激战。波军战败,退回右岸。
  1664—1665年,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爆发一部分哥萨克和农民反对波兰和亲波统 领的起义,但动摇不了新统领效忠波兰国王的政策。 俄波之间长期的战争,造成波兰国库枯竭,无力再战。 1667年1月30日,俄波双方代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安德鲁索沃签订停战协定:第 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斯摩棱斯克等省归属俄国;第聂伯河右岸乌 克兰和白俄罗斯一部仍归属波兰。俄波战争结束。
  俄波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和乌克兰被两国瓜分而告终。17世纪中叶爆发的乌克兰哥萨 克起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和波兰都不允许乌克 兰获得真正的独立。俄波13年的战争,导致乌克兰一分为二,乌克兰人民遭受的民族压 迫更为残酷。
  这次战争进一步改变了两国力量的对比。波兰最终衰败下去,逐渐在欧洲大国政治 中消失。俄国力量迅速膨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日益增长了实力:等级君主制正在向君主专制制度过渡,沙皇专制制度日趋形成;商品货币经济打破地区界限,正在形成 全俄市场;强大的军队和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都成为俄国对外扩张、争夺欧洲霸权的重 要基础。俄国经过18世纪初北方战争(1700—1721年),终于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到 18世纪末,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通过三次瓜分波兰,最终实现吞并乌克兰的目标。

奥土战争
  奥斯曼帝国衰亡的丧钟
  16到18世纪间,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而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 的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13世纪末叶,奥斯曼突厥部落酋长的儿子 奥斯曼袭封后,宣布成立独立公国,遂不断进行扩张,于1326年建立奥斯曼帝国。14世 纪,奥斯曼土耳其乘拜占庭帝国内讧,开始插足欧洲。到14世纪末,巴尔干的绝大部分 土地都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15世纪,土耳其开始对拜占庭帝国展开新的攻势。1453 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占领。奥斯曼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 尔。1461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到15世纪末叶,奥斯曼帝国已经占有几乎整个小亚细亚 和巴尔干半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和东部地中海后,直接威胁巴尔干邻近的波兰、捷克、 匈牙利、奥地利等国。这些国家不断与奥斯曼土耳其发生争斗,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 多民族的奥地利国家也在长期争斗中形成。从此,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 的霸权,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奥斯曼帝国在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后,继续对外扩张。塞里姆一世在位期间 (1512—1520年),开始对伊朗的战争,占领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一部和库 尔德斯坦。
  苏里曼一世在位期间(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时期。苏里曼进行多 次扩张,1521年,进占贝尔格莱德和罗德斯岛。1526年8月,土耳其军队在摩哈奇附近 打败匈牙利和捷克联军。土耳其在匈牙利东部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有了向西进一步扩张 的跳板。匈牙利王国其余领土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辖。匈牙利内部呈现两派,一部 分贵族选立斐迪南为王,借以与土耳其对抗。土耳其苏里曼王支持另一部分贵族选立查 帕尔亚为王,反对斐迪南,与哈布斯堡王朝发生直接冲突。1529年,土耳其苏里曼向匈 牙利中部发起进攻,9月,占领布达,入侵奥地利,并开始围攻维也纳。但是,土耳其 屡攻不克,最后由于粮秣匮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奥地利与土耳其进行和谈, 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532年夏,双方重又开战,奥军在查理五世统率下,在匈牙利中部 地区,阻止了土军的进攻。1533年7月,奥土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和约。根据条约规 定,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归奥地利管辖;奥地利每年向土耳其苏丹纳贡3万杜卡特 (古威尼斯金币);匈牙利其余部分归苏里曼控制,奥军保证不对驻军进攻。
  1540—1547年,土耳其与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联盟,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土军趁 奥地利大部兵力被牵制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边境之际,对匈牙利西部发起攻势,于 1541年和1543年先后占领布达和埃斯特格。1544年,奥地利与法国媾和,奥军得以抽出 与法作战的兵力阻止土军的前进。1547年,奥土双方签订《亚得利亚那堡和约》,奥地 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区割让给土耳其,匈中部地区的政权落入土耳其代理人之手。哈布斯 堡王朝承认土耳其对匈牙利大部地区的统治。
  1551—1562年,奥土双方为争夺特兰西瓦尼亚而展开争斗。 土耳其军队获得局部胜利:1552年,攻占特梅什瓦尔(今蒂米什瓦拉);1553年, 攻占埃格尔。但是,根据1562年的双方和约,土耳其寸土未得,双方呈胶着状态。在 1566—1568年的战争中,土耳其仍无建树。
  1592—1606年的战争是由土耳其挑起的,双方各有胜负。根据1606年双方缔结的 《席特瓦托罗克和约》,奥地利首次被承认为平等的缔约一方,它无须每年向土耳其苏 丹纳贡,但需一次付清20万杜卡特。1660—1664年的战争,是因土耳其大举进犯匈牙利 西部地区而爆发的。双方于1664年8月,在拉布河畔的圣戈特哈特附近进行了决战,土 军遭奥军迎头痛击失利。根据1664年双方缔结的《瓦什瓦尔和约》,土耳其从特兰西瓦 尼亚撤军,但该地区仍属奥斯曼帝国所有。
  双方经过16—17世纪的角逐,奥斯曼帝国已经渡过它的强盛时代。从16世纪后期开 始,奥斯曼帝国对西方的威胁的势头逐渐减弱。由于广大农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地 方贵族的离心倾向和宫廷贵族争夺政权的内讧,以及因侵略扩张政策而引起的与邻国的 不断战争,土耳其的实力开始走向衰落。到17世纪中期,土耳其矛盾重重,内外交困, 越来越走向衰落。
  在1683—1699年的战争中,土耳其企图联合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满的匈牙利封 建主的军队进行对奥的战争。
  1683年7月,土耳其军队围困维也纳。奥军得到波兰军队的支持,9月,土军被击溃, 损失惨重:亡2万余人,损失火炮300门。维也纳一战的败北,迫使奥斯曼帝国转入防御, 并逐步撤离中欧。1684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之间建立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 1686年,俄国加盟。此后,战局发生变化。1686年,奥军攻占被土耳其占领的布达, 1687—1688年,先后占领匈牙利东部、斯拉沃尼亚、贝尔格莱德等地。1689年,土耳其 海军在多瑙河上的维丁城附近败北。同年,土耳其曾一度扭转败局,迫使奥军放弃原先 占领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等地。由于俄国的参战,使奥地利得以恢复 原来的态势。1697年9月,奥军在蒂萨河畔泽特一战获胜,土军亡3万余人,损失全部火 炮和辎重。根据1699年奥地利、波兰、威尼斯与土耳其签订的《卡尔洛维茨和约》,以 及次年俄国、土耳其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奥地利获得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亚、 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大片领土;波兰获得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南部和波多里亚;威 尼斯获得摩里亚和爱琴海中的土属各岛;俄国获得亚速夫要塞。这是对奥斯曼帝国的第 一次分割。
  进入18世纪,土耳其利用俄国与瑞典战争的机会,伺机报复俄国,土耳其取得了胜 利。1716年,土耳其乘胜向奥地利开战,但告失败。1716年10月,奥军攻占特梅什瓦尔; 1717年8月,在贝尔格莱德附近击溃土军,贝尔格莱德守军投降。
  根据1718年《波日阿雷瓦茨和约》,土耳其又失去包括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塞尔维亚 北部。1735—1739年期间,奥斯曼帝国连战失利,奥军开始取得部分胜利,占领了波斯 尼亚、塞尔维亚等地。军事失败加深了奥斯曼帝国的危机。1788—1790年期间,根据 1781年奥俄同盟条约,奥军发起进攻,1788年9月,在洛多什城附近被土军击溃。俄军 在俄土战争中的获胜使奥军得以整顿兵力,重新转入进攻。1789年10月,奥军经过三个 星期的围攻,攻占了贝尔格莱德,接着又攻陷谢苗德利亚、波日阿雷瓦茨等要塞。欧洲形势,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后形势的变化促使奥地利退出战争。1790年之后,奥地利和土 耳其在解决双方冲突时不再诉诸武力,并且转而相互合作。
  总之,奥土战争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促进了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形成。 奥土战争持续近三个世纪。奥斯曼帝国曾盛行一时,在其鼎盛时期,幅员跨欧、亚、 非三大洲。早在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就开始远征欧洲,之后,土耳其与东南欧和中 欧各邻国之间一直存在领土纠纷,各国统治者经常进行武力争夺。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 张政策激起了各邻国之间的不满,促使各邻国结成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在战略上 把自己摆在东南欧和中欧国家的对立面,“失道寡助”。长期的征战使国库空虚,激起 了广大农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人民愤懑情绪增长。1730年9月,伊斯坦布尔爆发人 民起义。到18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也掀起争取独立的斗争。
  这一切都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日趋衰落,给欧洲各国瓜分土耳 其的欧洲领土创造了契机,昔日的奥斯曼帝国已无往日的威风。

北方战争
  俄罗斯帝国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1700—1721年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与瑞典进行的战争。
  瑞典长期称霸波罗的海,到17世纪末,与周边国家丹麦、波兰、俄国等国的领土争端激 化。1699年,俄沙皇彼得一世、丹麦国王和波兰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缔结关于对瑞作战的条约(“北方同盟”)。俄国允诺在与土耳其缔约后开始军事行动。瑞典国王查理十 二世针对反瑞各国同床异梦,互不协调的弊端,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战争初期,彼得一世的战略方针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预定攻击的第一个目标是 瑞典要塞纳尔瓦。1700年9月2日,彼得一世率部从莫斯科向纳尔瓦开进,俄军在纳尔瓦 外围集结,并构筑平行壕。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二世进军立窝尼亚,包围里加。正当俄 军开始围攻纳尔瓦时,奥古斯特二世却解除了里加之围,从而使查理十二世得以率军 8000驰援纳尔瓦。
  11月30日,查理十二世突然出现在纳尔瓦地区,完全出乎俄军意料。双方兵力火力 对比,俄军都占优势,然而,俄军不敢贸然应战,迟迟按兵不动。14时许,瑞军率先攻 击,双方交战,俄军军官率先投降,俄军惨败,退守诺夫哥罗德。纳尔瓦失利,彼得一 世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加紧建立正规陆、海军,发展军事工业,准备再战。查理十二世 认为俄军已无力再战,遂于1701年率军进入波兰。
  1701年,彼得一世在瑞军转战波兰之际,再次对波罗的海沿岸发动进攻。1702年, 俄军相继夺占诺特堡、吕恩尚茨、杨堡和科波雷等地。在涅瓦河上大兴土木,建立新都 圣彼得堡。1704年,俄军又攻占多尔帕特、纳尔瓦和伊凡哥里德。
  1705年,俄军一部进入波兰。1706年,瑞典军占领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战败求和, 被迫放弃波兰王位。之后,俄瑞议和不成,双方准备再战。
  1707年1月,彼得一世作战计划的基本精神是:俄军从波兰向俄本土实施战略退却, 诱敌深入,以小战不断袭扰、消耗和疲惫敌人,视情况在俄境内进行决战。查理十二世 的作战计划是集中主力沿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方向进攻,力争在俄边界地区与俄军决战, 一举歼灭之。
  1707年秋,查理十二世从萨克森出发东征俄国,波境内俄军迅即撤回本土。1708年 初,瑞军占领格罗德诺,6月强渡别列津纳河,7月在戈洛夫钦附近歼灭俄军一部。俄边 境城市莫吉廖夫守军投降。彼得一世在瑞军进军路上实行坚壁清野,给瑞军造成极大困 难,使其放弃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转向乌克兰,以等待援军,并期望反俄哥萨克统领 马泽帕的配合。1708年10月9日,彼得一世在列斯纳亚村歼灭瑞典援军,而后袭击马泽 帕的基地巴图林。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奇寒,瑞军大量减员,被迫于次年春南移。瑞军 进入乌克兰以后,分散在罗姆内、卡佳奇、普里卢基和洛赫维察等地过冬。 俄军驻扎在切尔尼哥夫、基辅、佩列亚斯拉夫和波尔塔瓦等地,从北、西、南三面 对瑞军形成包围态势,继续以小战袭扰敌人。
  1709年春,查理十二世决定经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进攻莫斯科,为此,4月底进 抵战略要地波尔塔瓦。5月11日,瑞军开始围攻波尔塔瓦,历时两月有余,始终未克。7 月6日,彼得一世率俄军主力进至距波尔塔瓦5公里的雅可夫策村以北,并占领阵地,决 定同瑞军决一雌雄。
  7月8日凌晨2时,3.2万瑞军与4.2万俄军展开激战。
  瑞军摆开战斗队形,开始出击,俄军首先以骑兵迎击。3时,双方在前沿阵地展开 激战,俄军依托工事,牵制杀伤敌人,为俄军主力出击争取了时间。4时,俄军主力做 好出击准备。瑞军进攻受阻,一部向波尔塔瓦森林逃窜,被俄缅希科夫部追歼;另一部 撤至俄军阵地右前方森林地带。9时,双方经重新部署后的短促交战,立即投入白刃格 斗。瑞军右翼部曾一度突破俄军中部,俄军实施有力的反突击,堵住缺口。俄军骑兵包 抄瑞军两翼,对其后方造成威胁;瑞军动摇,从退却变为溃逃。11时,瑞军伤亡近万, 数千被俘。7月11日,瑞军残部约1.6万人在佩列沃洛奇纳不战而降,查理十二世带马 泽帕和少数随从逃入土耳其。
  波尔塔瓦会战是北方战争的转折点。此后,丹麦、萨克森恢复同沙俄的结盟,奥古 斯特二世重登波兰王位,普鲁士和汉诺威也加入北方同盟。1710年,俄军乘胜在波罗的 海沿岸先后攻占里加、雷瓦尔、维堡、克克斯戈尔姆和尼塞尔岛等要地。
  波尔塔瓦会战后,俄土关系又趋紧张。逃亡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鼓动土耳其政府对 俄宣战。鉴于南线吃紧,彼得一世决定在波罗的海方向停止进攻,主力转到南线,计划 从巴尔干对土耳其实施突击。1711年夏,彼得一世亲率俄军主力4万余人,向多瑙河下 游孤军冒进。土耳其出动10万大军,在克里木军的配合下,包围俄军于晋鲁特河畔。7 月20日,双方激战,俄军弹尽粮绝,彼得一世被迫求和。最终彼得一世以归还亚速及其 附近地区为代价与土耳其达成停战协定。俄军在对土战争结束后,恢复对瑞典的进攻。
  1713年,俄陆军在舰队配合下,在芬兰湾沿岸维堡与赫尔辛基之间登陆,连克芬兰 许多城市。1714年夏,俄海军在芬兰湾口汉科角附近与瑞典舰队展开海战。8月7日,俄 海军经2小时激战大败瑞典舰队。
  汉科角海战后,俄舰队占领芬兰与瑞典之间的海上跳板阿兰群岛,并以此为依托, 在瑞典本土登陆。此时,各盟国由于顾虑俄国在波罗的海势力的扩大,因而打乱了俄在 瑞典南部登陆的计划。加之英国开始施加压力,俄国所有盟国先后同瑞典议和。1718年, 俄、瑞也开始议和,但查理十二世在娜威前线中弹身亡,瑞典新女王在英国影响下拒绝 和谈。谈判中断,战事又起。
  1720年,俄海军在格雷厄姆岛附近大胜瑞典舰队,多次在瑞典沿海登陆,直逼首都 斯德哥尔摩。1721年夏,俄海军再败瑞典舰队。9月,瑞典已无力再战。俄、瑞双方在 芬兰尼什塔德签订和约,结束战争。俄国夺取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兰、爱斯特兰、立夫兰等大片土地。同时,俄军退出芬兰其余地区,并将阿兰群岛归还瑞典。从此, 俄国人得以自由地进入波罗的海。战后,俄国枢密院奉彼得一世以“大帝”尊号,沙皇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一跃而成欧洲列强之一。 北方战争虽然是多国战争,但沙皇彼得一世既是战争的主角之一,又是最大的胜利者。马克思称这场战争为“彼得大帝的战争”。
  彼得一世把战争作为侵略扩张的主要手段。他认为,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进一步 西进和南下,必须动用军事手段。 同时,他又十分重视外交斗争与军事斗争的密切配合。无论是战前,还是战时,他 竭力拼凑军事联盟,力争最大限度孤立敌人;以军事为后盾,迫敌接受俄停战条件。在面临南北两个大敌(土耳其与瑞典)夹击下,力避两线作战。他善于观察形势的变化, 根据新的条件,实行战略转变。在战争指导上,彼得一世崇尚进攻性战略,强调主动打 到敌人国土上去。在强敌入侵时,他能大踏步后撤,发挥战略防御的作用,最终还是为了打出去。他重视会战的决定性作用,但不轻易使用,确有把握才动手,习惯于以小打 取胜。彼得一世在陆海军建设上,注意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同时重视结合俄国具 体条件,讲究实效。彼得一世在作战和建军上的思想和实践,对俄国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瑞典战争潜力没有俄国雄厚,瑞典的霸权政策招致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反对,树敌 过多。加之在波尔塔瓦会战之后,瑞军远离后方,孤军深入敌国腹地,犯了盲动和冒进 的大错,导致全军覆没。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路易十四撒下法德世仇的种子
  1700年,英、法、荷、奥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这 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或最主要的则是诸列强借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殖 民地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法国。
  18世纪初,殖民主义者争夺殖民地已发展到了疯狂的程度。法国在印度占据了本地 治里等地;在非洲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在北美,除继续加强在加拿大的殖民统治外,又 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广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这样多的殖民地,才使得国王 路易十四狂妄起来,在国内大兴土木,包括修建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殿、开辟巨大的园 林,以穷奢极欲来显示他的无限权威;不容法国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以实现他梦寐 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国只能有“一个国王,一个法律,一个上帝”。对外方面,路易十 四野心勃勃,力图扩张领土,其目标是:在法国的东北向外发展,以便取得易于攻守的 天然疆界;把波旁王室的一个王公置于西班牙的王位,以扩大法国的力量并控制西班牙 海外的殖民地。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没有子嗣承继王位。按照亲属关系, 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继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继承(因查理二世属于哈布斯堡 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内弟)。由于法国外交的积极活动,查理二世的遗嘱要 把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一个孙子安茹腓力普,路易十四兴高采烈。因为,当时的西班牙 除其本土外,还有意大利的大部分、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以及遍布美洲、亚洲、 非洲的辽阔土地。这就是说,法国得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 殖民利益。正因为如此,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内的普鲁士群起反对,他们 结成同盟,决定对法作战。于是,从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一方是以封建君主专制的法国为首,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和其他 几个德意志国、萨伏依(很快就转到敌对一方)、巴马参加的同盟;另一方则是以奥地 利和英国为首,有荷兰、葡萄牙、勃兰登堡以及许多德意志小国和意大利小国参加的同 盟。
  1701年,法奥未经正式宣战即在意大利领土上开始军事行动。1702年5月,英国和 荷兰(1701年两国在海牙缔结所谓“大同盟”,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成同盟) 站到奥地利一方参战。1702—1704年,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发生过战斗。陆上的 战斗行动仅局限于争夺要塞、实施行军机动和迂回运动。野战很少进行,仅在解除要塞 包围时才使用。1704年,英军从海上攻占了直布罗陀。同年,奥英同盟军集中主要精力 击溃法国盟国巴伐利亚。1704年8月13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和马尔波罗公爵统率的奥 英联军(达6万人)在豪什塔特附近击溃法巴军队(约6万人),毙俘达2.8万人,使战 争的进程变得有利于自己。1706年9月17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统率的奥军在意大利都 灵附近取得了巨大胜利。战斗以后,法军渡过波河,撤回本国。都灵之战证明,在防御 战中以线式战斗队形抗击集中突击是毫无用处的。1706年,法军在尼德兰的拉米利一带 遭到失败。
  法军仅仅在西班牙取得了几个局部性胜利,对整个战争进程没有产生影响。1707年 7月,奥英联军开始入侵法国,在包围土伦长期未克之后返回意大利。西班牙王位继承 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交战,于1709年7月11日发生在尼德兰马尔尊拉凯村附近。1709 年秋季,要塞争夺战持续不断。1710—1714年,交战双方持续打消耗战,都避免决战。
  英奥两国军队在兵力上虽占明显优势(联军为16万人,法军为7.5万人),但没有对法 采取积极行动。战略不果断的原因在于:当时俄国在北方战争(1700—1721年)中获胜。 英国为了竭力阻挠俄国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改变政治方针,不愿将法国彻底击败,背 着自己的盟国开始与其和谈,实际上停止了对法作战。在英国的影响下,荷兰、勃兰登 堡、萨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弃了积极的战斗行动。
  1713年4月11日,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一方,以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 萄牙为另一方,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1714年,奥法又签订《拉什塔特和约》。
  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争夺战,结束了法国在西欧的霸权地位。根据和约,法国将早先 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领地划归英国,将阿卡迪亚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将它改 名为新斯科舍。法国承认了英国对纽芬兰和哈德孙湾周围地区的权利的要求。法国还割 让一些地方给奥地利和荷兰,撤回驻洛林的军队。哈布斯堡王朝把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 (撒丁岛、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托斯卡纳的一部分)、整个比利时、西属尼德兰 和莱茵河地区部分领土(弗赖堡)并入自己的领地。西西里岛归属萨伏依。英国在西班 牙除得到直布罗陀外,还有梅诺卡岛的一部分。根据和约,法国的腓力普虽保有西班牙 王位,但以他和他的后代永不能继承法国的王位为条件,并规定法西两国不能合并。同 时由于在战争中法国屡遭失败,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财政亏空,民不聊生,国力大 为削弱,盛极一时的法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在路易十五于1715年继承王位之后,国力进 一步衰竭,年年入不敷出,岁岁国债增加,专制统治最后不得不走向崩溃,巴黎人民越 来越觉醒,一场起义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这次战争是以掠夺殖民地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规模的大冲突,其基本特点是:时 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多数交战在夏季进行;注重机动作战,进攻行动的地位更加突 出等。 这些特点,特别是攻势作战、机动作战对世界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两种作战思想的一次较量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 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
  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 《国制诏书》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 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 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 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 王位继承战争。
  1740年12月,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趁奥地利王位空悬之相,率普军2.5万人 突然攻入西里西亚,由此展开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普军突然而迅猛的袭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军猝不及防。
  1741年1月3日,普军攻入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特。至1741年1月底,整个西里西亚 除格洛高、布里格和尼斯三个要塞外,均为普军占领。奥军被迫退守摩拉维亚,而普军 则沿摩拉维亚边境驻防。此后,双方采用持久机动的作战方法,企图破坏对方的补给线, 迫使对方后退。
  莫尔维茨会战是此次战争最大的一次会战。1741年4月10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2. 16万人,兵分5路进至西里西亚的莫尔维茨村,与奥军统帅奈伯格将军率领的1.9万奥 军遭遇。普军的优势在于1.16万训练有素的步兵,而奥军步兵仅1万,其中多是新兵; 但奥军有8000名具有强大突击力的骑兵,以及一批富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普军虽先期 发现敌人,但未能立即转入进攻。而奥军未等普军全部展开,率先发起突击。奥军左翼 骑兵4500人在风雪掩护下,突然出现在普军面前,并将普军队形冲散。普军以猛烈炮火 将敌击退。
  而后,奥军步兵实施冲击,也被强大的普军炮兵以密集火力击退。最后,普军步兵 在什未林元帅指挥下发起反攻,迫使奥军溃退,最终取得了莫尔维茨会战的胜利。此役, 普军伤亡4850人,奥军伤亡4550人。
  莫尔维茨会战后,普鲁士积极寻求盟友,1741年6月与法国秘密结盟。巴伐利亚、 萨克森和西班牙等相继投入对奥地利的战争。至1741年,欧洲大多数国家被卷入战争。
  1742年1月,奥军沿多瑙河向巴伐利亚发动进攻,并对波希米亚构成威胁。鉴于此, 弗里德里希二世率普、法、萨克森联军3.4万人进至摩拉维亚与奥地利交界处,佯装夺 占奥地利首府维也纳之势。在解波希米亚之危后,普军于4月初调头北上,于1742年5月 17日,在波希米亚的霍图西茨与格林的卡尔亲王率领的3万奥军遭遇,普军左翼骑兵以 快速冲击将奥军骑兵击溃。但由于普军后续不继,遂被奥军击退。经激战,双方不分胜 负。最后,一直隐蔽待机的普军右翼步兵出击,一举将奥军击退。此役,双方损失惨重。
  奥军损失6330人,并有一批官兵被俘。普军损失4800人。6月初,奥地利被迫停战。7月 28日与普鲁士在柏林签订和约。根据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及格拉茨公 爵领地割让给普鲁士。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就此结束。
  西里西亚停战后,奥地利极欲夺回失地,便联合英国、汉诺威、黑森、荷兰等在其 他战区积极行动起来。至1742年底,奥军相继占领波希米亚和巴伐利亚,把法国联军逐 出波希米亚。1743年2月8日,由特劳恩伯爵、元帅率领的奥地利—皮蒙特军队,为阻止 由莫特马尔率领的西班牙军队与孔蒂率领的法国军队会合,在意大利帕纳罗河畔的坎波 桑托与西班牙军队交战,结果两败俱伤。1743年6月,由英王乔治二世和奥地利的奈伯 格将军率领的英、奥、荷、黑森、汉诺威联军约4万人,由纳瑙向阿沙芬堡开进,途中 其退路被法军截断。法军6万人,由法国公爵诺瓦耶元帅统率,其中2.3万人部署在德 廷根附近,由格拉蒙将军指挥;主力部署在美因河彼岸。6月27日,格拉蒙离弃阵地, 主动向英、奥联军发起进攻。经数小时浴血激战,法军损失较大,主动撤退。此役法军 损失约4000人,联军损失约3000人。同年,奥地利与萨克森订立防御同盟,并得到萨克 森的军队援助。1744年夏,奥军开进阿尔萨斯,侵入那不勒斯王国。
  1744年8月17日,普鲁士不宣而战,突然攻入与奥地利结盟的萨克森,并同时向波 希米亚发动进攻。同年9月16日,普军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由此开始。
  开战后最初几个月,奥军屡遭惨败。后来,奥军一方面采取拖延战略,避免与普军 决战,只是不断以小战消耗普军,使普军损失近1.2万人,相当于其主部军队的五分之 一;另一方面,破坏普军交通线,袭击其补给纵队,断其粮草供应。
  1744年11月26日,普军放弃布拉格,退至西里西亚,辎重和重火炮也损失殆尽。此 后,普军被迫转入防御。 1745年初,奥军接连打败法军和巴伐利亚军。5月,向西里西亚发动进攻。5月26日, 普军约5.9万人隐蔽部署在西里西亚的霍亨弗里德贝格附近,伺机歼灭向该方向开进的 奥、萨联军。6月4日4时许,普军先后对奥、萨联军发起攻击,分别将其击溃。8时许, 交战结束。联军伤亡1.38万人,相当于普军伤亡人数的3倍。
  9月30日,奥、萨联军在索尔以两倍于普军的兵力向普军发动进攻。但未利用初战 告捷扩大战果,反被普军击败,损失约7500人。12月25日,普鲁士同奥地利、萨克森签 订《德累斯顿和约》。根据和约,奥地利将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但普鲁士 同时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丈夫弗朗茨·斯特凡大公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二 次西里西亚战争至此结束。 在以后几年中,奥属荷兰成了主要战场。萨克森公爵莫里斯指挥的法军虽多次战胜 奥、英联军,并攻占奥属荷兰,但在意大利北部和海上的战斗中失利。1746年,奥、俄 同盟条约重新生效。经前期谈判,以英、荷为一方,以法国为另一方签订《亚琛和约》。
  根据和约,普鲁士得到西里西亚大部领土;西班牙得到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领地;奥地利 在意大利的某些领地转归萨丁;法国放弃在荷兰和印度的征服地。然而,《亚琛和约》 的签订,只不过是“七年战争”爆发前的一次休战,并没有解决欧洲列强间固有的矛盾。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18世纪中叶,具有典型的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第一,具有明显的消耗战战略特色。消耗战是18世纪战争在战略思想上的主要特点 之一,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则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这一战略思想,从战争目的上 看,不是以歼灭敌有生力量,而是以夺占要塞或省份为战争的最终目的。在奥地利王位 继承战争中,作战双方只局限于将敌击溃、击退,并不重视是否将敌歼灭。从作战指导 思想上看,交战双方尽量避免流血的决定性会战,而是以高超的计谋战和对敌后勤补给 的破坏,断敌粮草供应,迫敌不战自退。在长达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仅进行 两次大规模交战。
  第二,线式战术已开始由鼎盛走向衰退。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国王弗 里德里希二世发现旧的线式战术运转不灵,难以机动,难以发挥快速性的弊病。尤其在 莫尔维茨会战中,普军因转换战斗队形而丧失良机,使普鲁士国王以检讨的目光来看待 线式战术,并作了“斜式战斗队形”的尝试。“斜式战斗队形”是对线式战斗队形的一 种加强和提高,使普鲁士在以后的“七年战争”中大受裨益。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交替时期,它既有中世纪后期 战争的一般特点,又孕育着新时代战争的萌芽,体现了进步的作战思想和方法与落后的 作战思想和方法的较量。
  此次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上,都在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突 破,为以后的“七年战争”,特别是为拿破仑凭借先进的生产力所创造的新的战略战术, 提供了借鉴。普军在战争中,还体现了一种防御中的进攻作战思想,这一作战思想被后 来许多军事统帅和军事思想家加以利用和发展,并由德国军事思想家施利芬将其推向高 峰。此外,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方面,普军也作了成功的尝试。这些包含新时代萌芽 的进步的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也正是普鲁士军队战胜奥地利军队、达到战争目的—— 夺占西里西亚的主要原因所在。


七年战争
  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大角逐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即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 奥地利-俄国同盟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场遍及欧洲 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 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年战争前夕,欧洲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正酝酿着新的大变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其中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国从16世纪末叶到17世纪70年代先后打败 西班牙和荷兰,它同剩下的唯一强大对手法国的矛盾迅速上升,两强决战势所难免。其 次是普奥矛盾。自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一系列独立的诸侯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最为强 大,它们都想成为德意志诸侯国中的霸主,同时由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领地西里西亚 在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中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的斗争日益尖锐化。再次是俄普矛盾。
  沙皇俄国在18世纪初叶打败瑞典而成为欧洲强国之后,继续推行西进和南下扩张政策, 并把目标首先指向东普鲁士。普鲁士的日益强大和对外扩张,构成了俄国西进的阻力, 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在上述背景下,各国都积极争取盟国,孤立对手,纵横捭阖,朝秦暮楚,展开尖锐 而复杂的外交斗争。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缔结《白厅条约》,规定双方负责在德 意志境内维持和平,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矛头直指奥、 俄、法三国。鉴于此,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政府决心放弃原先签订的《俄英条约》,于 1756年3月25日转向同奥地利结成攻守同盟。稍后,法王路易十五政府于5月1日毅然与 宿敌奥地利签订相互保证的第一次《凡尔赛条约》,双方保证各自提供军队,援助另一 方反击任何敌人。
  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都进一步争取同盟者。结果,汉诺威(英国王室在 欧洲大陆上的世袭领地)、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等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葡萄牙先后参 加英普同盟;瑞典、萨克森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西班牙则先后参 加法奥俄同盟。
  在欧洲各派力量的分化组合行将完成之际,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判断战争已不可避 免,从普鲁士所处战略地位考虑,与其等待敌人进攻,不如趁敌人尚未完全准备就绪之 机,先发制人,于1756年8月底亲率9.5万人的军队对萨克森发动突然袭击,七年战争 由此爆发。
  在普军预有准备的军事行动面前,萨克森军很快陷入包围,被迫投降,首府德累斯 顿随即被普军占领。在普军对萨克森军形成包围时,奥地利派出一支军队火速增援,双 方在埃格尔河和易北河会合处的洛沃西采遭遇。交战结果,奥军未能突破普军防御,因 此无法挽回萨克森的败局,1756年的战局以普军的胜利告终。
  1757年初,弗里德里希二世决定挟萨克森战胜之余威,进军波希米亚。5月6日,普 军向布拉格发起进攻,奥军被迫退守城内。为解布拉格之围,奥军一部向布拉格开进, 普军亦派一部迎击。两军在科林附近遭遇激战,普军失利,随后解除了布拉格之围,退回萨克森。此间,法军分两路在西线展开了军事行动。弗里德里希二世从布拉格撤军后, 审时度势,选择其一路打击之。两军于11月间举行罗斯巴赫会战,法军大败。当年,俄 军亦于5月间开始向战场调动军队。夏季,乘奥、法军对普军兵力的牵制,进军东普鲁 士,期间两军展开大耶格尔斯多夫之战。普军先占优势,但俄军后又反败为胜。战斗中, 俄军著名统帅,当时的旅长鲁缅采夫崭露头角。俄军取胜后,没有发展胜利。普军在罗 斯巴赫会战后,主力又由西东进,截击进入西里西亚的奥军,并于12月间举行全年度的 最后一次大会战洛依滕会战,取得全胜。
  1758年,反普同盟诸国总兵力进一步增加,但由于战略指导上缺乏全局观念,作战 行动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存在。普军趁敌方观望之机,由洛依滕长驱直下奥地利领地摩拉 维亚,并包围奥军主力一部驻守的奥尔米茨。此时解冻期已过,俄军又重新西进。普军 遂放弃奥尔米茨,北上迎战俄军。普俄两军于8月25日在屈斯特林城附近的措恩多夫村 展开血战,打成平手。普军在休整期间,于10月间遭到奥军突然袭击,伤亡惨重,与战 争初期相比,实力已明显下降。
  1759年的战争又以俄军的西进为前奏。由于俄军已占领东普鲁士,因而在战略上作 出调整,准备同奥军会合,攻克柏林。普军亦以俄军为主要目标,7月间在法兰克福东 南截住俄军,但战败。8月,俄奥两军在法兰克福会师。为防俄奥联军进攻柏林,普军 集结兵力再次前往阻截,双方展开了著名的库纳斯多夫会战,结果普军失败。这场会战 使1759年成了七年战争的转折年,普军统帅弗里德里希二世对战争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 只是由于冬天的来临,俄奥联军才未对普军采取进一步行动。
  1760年,俄奥联军在战略上又产生分歧。俄军主张攻打柏林,而奥军则急欲夺取西 里西亚,于是两军又各自为战。10月间,俄军乘奥军与普军周旋之机,曾一度偷袭柏林 得手,后在普军主力回救时放弃。普军在解除柏林危急后,调头迎战奥军,双方在萨克 森境内举行托尔高会战,普军勉强取胜,从而渡过了艰难的1760年。
  1761年,普军依然面临三面受敌的困境:法军威胁汉诺威,俄军伺机攻取科尔贝格, 而奥军则占领了西里西亚。下半年,俄军主力南下同奥军会合,帮助奥军在西里西亚取 得一系列胜利,使普军在全战线的防御岌岌可危。为攻克柏林,俄军另一部在鲁缅采夫 将军指挥下开始围攻柏林的门户科尔贝格。当年12月,科尔贝格失陷。
  由于南北两线的相继失利,普军在战略全局上几乎陷入绝境。但这时发生了一个偶 然的但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就是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病死,其外甥彼得三世继位。此人有一半普鲁士血统,从小在普鲁士长大,是俄国统治集团中亲普势力的 总代表。他继位后,俄国立即退出战争,将所占土地归还普鲁士,并转向同普鲁士结盟。 普鲁士由此免于彻底覆灭的厄运,有的历史学家称此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
  在欧洲大陆以外,战争主要表现为英国和法国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争夺。战争初期, 英国在战略上侧重于以海军同法国海军在海上交战。1756年,英国舰队在梅诺卡岛战役 中失败。此后,受命组阁的英国陆军大臣皮特提出了以争夺海外殖民地为主的新战略。
  英国逐渐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先后夺取了原属法国的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大部地区。
  1762年,又从站在反英一方介入七年战争的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英国还以殖民军队为主力,在海军的支援下,同法国殖民军在印度和菲律宾等地展开角逐,最终完全控制 了这些地区。
  以俄国退出战争为标志,七年战争进入了尾声。由于英国在海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普鲁士又重新夺回了西里西亚,加之各国已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七年战争的结局基本 已经形成。基于这一情况,交战各国相互间签订了一系列停战和约。1763年2月15日, 以普鲁士为一方,奥地利和萨克森为另一方,签订了结束七年战争的《胡贝尔图斯堡和 约》。
  根据上述协议与和约,普鲁士巩固了它对西里西亚的占有权;英国取得了加拿大和 法国割让的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所有领土,并且用梅诺卡岛换取了塞内加尔,用古巴换取 了佛罗里达的一部分;奥地利放弃了收复西里西亚的要求;法国丧失了北美和南亚的大 部分殖民地,但重新获得英国归还的贝尔岛、瓜德罗普、马提尼克、圣路西亚、加利, 以及北大西洋的密克隆和圣皮埃尔岛;西班牙在付出代价后,重新获得古巴和菲律宾。
  七年战争是法国革命战争前欧洲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卷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英 国由于在战争爆发时已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并处于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世界第一 次产业革命时期,经济、军事实力获得长足发展,同时由于以老威廉·皮特为核心的统 治集团的战略指导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普鲁士由于在军事上作出 了充分准备,加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统帅才能,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在欧洲大陆上同当时 几乎所有的大陆强国相对抗,取得多次会战的光辉胜利,但它称霸欧洲,多面树敌,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政策是不足为训的。七年战争中,法国、奥地利、俄国等国结成联盟, 在总兵力上并不弱,但其内部战略目标各异,形不成合力,授敌以可乘之隙,犯了联盟 战争之大忌。
  七年战争对军事学术的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它暴露了当时欧洲军队盛行的分兵把口 式的“警戒线战略”和以威胁敌军补给线为主要目标的“机动战略”,以及呆板的线式 战术的缺点。随着各国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军队人数增大,火力加强,后勤补给制度 也不单靠补给线,这些新的历史条件,呼唤着集中兵力,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 标的决战战略和便于利用地形地物发挥火力,保存自己的比较灵活的战斗队形和战术。
  从七年战争的某些会战胜负原因中,可以看出几十年后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臻于完善的决战战略和疏开队形的端倪。

俄国农民战争
  普加乔夫血溅莫斯科
  18世纪后半期,俄国农民领袖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是俄国历史上四次农民战 争中规模最大和最后的一次。它震撼了沙俄的封建农奴制统治,对沙俄政治、经济、社 会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军事上也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18世纪后半期,俄国已从昔日的“彼得盛世”巅峰开始衰败。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 发展,全俄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趋形成。行将崩溃的、专横的封建农奴制 不断加强对农奴的压迫,地主阶级加剧了对农民的剥削统治,连绵不断的战争加重了劳 动人民的负担,这一切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广大劳苦大众的强烈不满,俄国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仅1762—1772年,起义就达160次以上。此外,非俄罗斯各族人民 的灾难更加深重。他们的土地、草场、林场统统被地主、工厂主、修道院霸占,而且要 缴纳各种贡税,服各种劳役,如同奴隶一般。压迫越重,反抗越强烈。非俄罗斯各族人 民的起义具有更广泛的性质。整个沙俄帝国堆满了干草,随时都有可能燃起熊熊的起义 烈火。
  时势造英雄。农民起义领袖斯杰潘·拉辛和康德拉季·布拉文出生地的顿河畔培养 了杰出的农民领袖叶·伊·普加乔夫。这位顿河哥萨克人利用广大劳动人民“对沙皇的 朴素的宗法式的信仰”,自诩为彼得三世,是劳苦大众期待的“好沙皇”,于1773年9 月17日,聚集一支80人的当地哥萨克队伍起义。
  普加乔夫领导的俄国农民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73年9月—1774年4月), 作战地域在雅伊克河和巴什基里亚一带,起义参加者是当地哥萨克人、巴什基里亚人、 鞑靼人和乌拉尔工厂的工人;第二阶段(1774年4月—1774年7月),作战地域在乌拉尔 中部和卡马河一带,起义参加者主要是乌拉尔工厂工人、哥萨克人和巴什基里亚人;第 三阶段(1774年7月—1775年1月),作战地域是伏尔加河中下游,起义主力军是农民。
  第一阶段(1773年9月—1774年4月)。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假冒“彼得三世” 发布第一个诏书,宣布给雅伊克哥萨克人、鞑靼人和加尔梅克人以自由和特权,许诺他 们将得到“河流、土地、草地、赏金、猪、狗和粮食”。9月18日,起义军抵近雅伊克 镇。该镇设防坚固,重兵防守,普加乔夫遂放弃强攻,溯雅伊克河而上,直逼俄罗斯东 南部的主要行政与军事战略中心——奥伦堡。9月21日,起义军占领了位于奥伦堡和雅 伊克交通线上的伊列茨克镇。接着,奥伦堡西部的要塞纷纷落入起义军手中。起义军所 到之处,农民、当地哥萨克人、鞑靼人、哈萨克人、加尔梅克人、逃亡士兵和乌拉尔厂 矿工人纷纷参加起义军。到1774年初,起义军已有3万人;3月,发展到5万人,86门火 炮。
  1773年10月4日,起义军占领了奥伦堡附近的别尔达村。10月5日,起义军开始了持 续约6个月之久的奥伦堡围攻战。奥伦堡要塞内有10个五角堡、2个半棱堡,守军3000人, 大炮70门,易守难攻。起义军久攻不下,双方成对峙局面。普加乔夫采取封锁城市的措 施,意图迫敌就范。当寒冬腊月来临时,攻城仍未果,普加乔夫带领起义军主力在别尔 达休整,留少数部队继续监视奥伦堡守军的动态。 奥伦堡被围困后,沙皇政府派军解围。此时的起义军只顾围攻奥伦堡和雅伊克,放 弃向伏尔加河流域的进军,失去了更多人民的支持,丧失了大块战略基地,为沙皇叶卡 特琳娜二世赢得了动员兵力的时间。沙皇政府在用地方部队解围失利后,遂于1773年12 月派遣亚·伊·比比科夫上将率领讨伐军(共约6500人,30门火炮)前去镇压起义军。
  政府军凭借优势兵力,扭转了被动局面,连续取胜。战至1774年初,政府军连克数镇, 直逼奥伦堡。起义军节节败退,直到布祖卢克镇失守后,普加乔夫才决定从奥伦堡附近 撤出部分兵力,以图阻止政府军的推进,然而,为时已晚。1774年3月22日,起义军主 力在塔季谢瓦要塞附近的总决战中失利,约2000人阵亡,4000人受伤被俘,火炮全部损 失。在这之后的几次交战中,起义军接连失利,普加乔夫身边的将领许多被俘。4月1日, 起义军又在萨克马腊镇惨遭失败,普加乔夫率领一支500人的队伍杀出重围,隐藏在乌 拉尔深山丛林之中。第一阶段以起义军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阶段(1774年4月—1774年7月),1774年4月,普加乔夫在乌拉尔各厂矿和巴 什基里亚招募新军,以重整旗鼓再战。起义军主力很快增加到5000人,遂于5月5日攻占 了马格尼特要塞,随即溯雅伊克河而上,于5月19日攻下特罗伊茨克要塞。5月21日,政 府军在特罗伊茨克要塞击败起义军主力部队,普加乔夫被迫撤到乌拉尔草原地区。1774 年6月中旬,起义军前进到伏尔加河,6月17日,占领了克拉斯诺乌菲姆斯克。6月21日, 起义军攻打奥萨,打开通往喀山的通路。在巴什基里亚人的帮助下,起义军渡过卡马河, 相继连克数镇,直逼喀山。此时,起义军主力已增加到8000人,沿途又有7000人投奔起 义军。
  喀山城内,政府军主力被抽调到巴什基里亚和乌拉尔,防务空虚,普加乔夫乘势兵 临喀山城下,于7月12日,攻占喀山外城,但设防坚固的内城久攻不下。沙皇政府及时 派援兵接应,经过阿尔斯克原野的激战,于7月15日击溃起义军。 起义军惨败,阵亡2000人,受伤和被俘数千人,火炮和弹药丧失殆尽。为摆脱追击, 普加乔夫带领一支小部队逃抵伏尔加河上游。
  第三阶段(1774年7月—1775年1月)。普加乔夫抵达伏尔加河流域,当地广大农民 纷纷加入起义军,很快农民起义运动席卷伏尔加河流域多数地区并向莫斯科省边界蔓延, 直接威胁莫斯科,严重震撼了沙皇政府。然而,普加乔夫放弃了向莫斯科的进军,离开 了农民运动规模最大的地区转而南进,以图在顿河得到哥萨克补充后再向俄罗斯中心地 区进军。7月19日,起义军占领喀山西部的齐维尔斯克,7月20日,占领库尔梅什,随后 连克阿拉特尔、萨兰斯克、奔萨、彼得罗夫斯克、萨拉托夫等地。8月21日,起义军主 力进抵察里津。此时,起义军已扩大到1万余人。
  但是,形势发生了对起义军不利的根本变化。1774年7月10日,俄土(耳其)双方 签订了《库楚克—凯纳吉和约》。
  叶卡特琳娜二世得以从俄土战场抽出重兵,以镇压农民起义,并任命亚·瓦·苏沃 洛夫为政府军总指挥。从8月22日起,普加乔夫开始攻打察里津,战斗一直延续到8月25 日。这一天,在察里津以南75公里的萨尔尼科夫渔站附近,普加乔夫的1万余人的主力 军遭到致命的一击,起义军阵亡2000人,被俘6000,许多重要将领被俘。普加乔夫带领 一支200雅伊克哥萨克人的队伍退到伏尔加河左岸草原,途中,雅伊克哥萨克首领背叛 普加乔夫。普加乔夫被他们押解给政府军并送往莫斯科。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等 人在莫斯科被处死。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这场震撼沙俄统治的农民战争,席卷了俄国东南6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其规 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反沙俄统治旗帜之鲜明,是俄国历次农民战争所无法比拟的。
  这次农民战争教育了人民,使人民对沙俄专横的封建农奴制不可破除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加速了封建农奴制的崩溃。 这次农民战争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民起义的自发性、地方局限性、地域 分散性和缺乏组织性、纪律性。起义军缺乏统一的战略计划,与独立起义地区的联系薄 弱,主力部队同其他各部队、各部队之间缺乏协调,尤其在第三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第三阶段,普加乔夫犯了一个放弃向莫斯科进军的致命的战略性错误,这充分说明起 义领导者缺乏战略指导和明确的斗争纲领。
  这次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表现出的非凡的英勇气概和果敢精 神,普加乔夫杰出的军事组织才能永载史册。这次农民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还在于它 发展了俄国先进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革命的世界观,哺育俄国革命的先行者亚·尼·拉吉 舍夫和贵族革命家——十二月党人,客观上对俄国的社会发展起了进步作用,推动了俄 国历史的前进。
美国独立战争
  列克星敦响彻全世界的枪声
  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敦打响第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为反 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775年至1783年, 持续8年之久,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结束。
  北美大陆本来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繁衍之地。 17世纪初,欧洲开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第一批英国移民在今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 个立足点——詹姆士城,从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陆的移民潮。从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 弗吉尼亚至1733年最后一个殖民地佐治亚的建立,英国移民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13 个殖民地,这就是后来美国最初的13个州。
  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同时也把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北美洲来了。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种植场迅速萌发。殖民地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 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 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新的民族, 即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英 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 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英 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 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抗契山以西迁移, 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宣布解散殖民地议会,并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加紧军事控制等等。
  英政府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列反抗。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 势浩大的游行示威。1773年3月5日发生了驻北美英军枪杀波士顿居民的“波士顿惨案”, 群情为之激愤。1774年英政府变本加厉,又接连颁布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 国与殖民地矛盾进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无可忍,决心拿起武器与殖民当局抗争。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各个殖民地纷纷储集军火,制造武器,组建名为“一分钟人” 的民兵队伍。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 商议共同抗英事宜。会议后,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北美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除了用战争 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了。
  1775年4月18日,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根据密报,派遣800名驻波士顿英军前 往康科德,搜缴当地民兵的秘密军火库,并企图逮捕当地“通讯委员会”领导成员。这 一消息为“通讯委员会”情报人员所截获,星夜飞报了当地爱国者。“一分钟人”接报 后,立即集结。翌日清晨,当英军进至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一带时,遭到了早已严阵以待 的民兵的袭击。民兵们从岩石、树林、灌木丛后面对准英军发出了雨点般的射击。英军 伤亡273人,北美民兵伤亡93人,康科德、列克星敦的战斗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第 一枪,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8月23日英王发布告谕,宣布殖民地的反抗为非法, 声言“宁可丢掉王冠,决不放弃战争”。12月22日,英国议会通过派遣5万军队赴北美 殖民地镇压革命者的决议。面对这一形势,1775年6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正 规的大陆军。原英军上校、弗吉尼亚种植场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英军企图 凭借其陆海军优势首先切断新英格兰与其他殖民地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之。大陆军在 华盛顿的率领下采取避敌锋芒,持久耗敌的方针,与英军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1775年4月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到1783年战事结束,为期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大体 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为战略防御阶段。这一阶段主战场在北部 地区,战略主动权掌握在英军手中。1775年6月17日,波士顿民兵在邦克山战斗中与装 备精良的英国正规军展开了第一次正面交锋,显示了北美民兵惊人的战斗力,大大鼓舞 了殖民地人民为独立而战的斗志。在斗争的高潮中,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宣布 脱离英国而独立。1776年12月在经过激烈争夺后,为了保存军力,化被动为主动,华盛 顿放弃纽约。纽约失陷标志独立战争进入困难时期。1776年12月25日圣诞节之夜,华盛 顿率部渡过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黑森雇佣军兵营成功,接着又在普林斯顿重创英军, 使陷入低潮的美国独立战争重新获得了活力。1777年7月英军计划兵分三路,分进合击, 会师奥尔巴尼,以尽快实现其切断新英格兰的战略企图。当北路7200余名英军在伯戈因 的率领下,从蒙特利尔孤军南下时,立即陷入新英格兰民兵的汪洋大海之中,处处受到 民兵阻击和围追堵截。在弗里曼农庄和贝米斯高地接连受挫后,伯戈因被迫退守萨拉托 加。大陆军和民兵以3倍于英军的优势兵力将英军团团围住,伯戈因弹尽粮绝,孤立无 援,于10月17日被迫率领5700名英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大大改善了美国的战略态势和 国际地位,是美国革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阶段:从1777年10月—1781年3月,以萨拉托加大捷为标志,进入战略相持阶 段,主战场逐步转向南部地区。 在这一阶段国际环境日益向有利于美国方向发展。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西班牙、 荷兰等改变了动摇不定的观望态度。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 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 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780年12月荷兰 进一步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 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在南部战场上,美国大陆军和民兵以游击战和游击 性的运动战与敌周旋,日趋主动。在1781年的吉尔福德之战中,英军伤亡惨重。在大陆 军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军渐感力量不支。
  1781年4月英军在康沃利斯率领下,实行战略收缩,向北退往弗吉尼亚。格林乘势 挥师南下,在民兵游击队配合下,拔除英军据点,收复了除萨凡纳和吉尔斯顿之外的南 部国土。 第三阶段:从1781年4月—1783年9月,为战略反攻阶段。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 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 和约克敦两点上。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德 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 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康沃利斯走投无路,于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 的第四个周年纪念日,请求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8000名英军走出约克敦,当服装 整齐的红衫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 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
  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 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 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 命战争,是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杰出战例。在广泛的国际援助下, 经过8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仅有300万人口的北美13个州,最终打败了拥有近3000 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工业国大英帝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 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 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马克思指出:“美国独立战争开创了资产阶级取胜的新纪元。” 列宁指出,美国独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早的最伟大的真正的解放战争,人 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的革命战争”,“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 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将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哲 学思想大规模地付诸实践,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和价值观念。独立战争中诞 生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庄严宣布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宣布了 人民革命的正当权利,粉碎和否定了所谓君权神授的谎言。美国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 阶级的进步的政治精神给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惊醒了欧洲,促 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且为拉美争取殖民地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盛赞美国独立战 争为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高涨时代,给欧洲18世纪革命以第一个推动,为欧洲资产阶级 敲起了警钟。美国革命的先驱者们创造的辉煌业绩至今仍不失其历史的魅力,它已经而 且将继续给进步人类以深刻的有益的启示。

俄土战争
  沙俄南下战略又一步
  1787—1791年的俄土战争,是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后期对土耳其发动的又一次 大规模扩张战争。这次战争与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一脉相承,都是俄国传统南下政 策的继续。
  1787年,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米亚,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的属地,并对出入 海峡的俄商船进行检查。俄国拒绝土耳其的要求,土耳其遂出动军队对俄开战。
  1787年9月2日,土耳其舰队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国护卫舰发起攻击,俄军舰队 和要塞炮兵还击,战争首先从海上打响。9月25日夜,小股土耳其部队在舰队支援下, 企图在金布恩登陆,被俄军击溃,登陆未遂。
  10月12日,土军从奥恰科夫获得增援后,再次攻击金布恩。经多次争夺,土军遭到 俄军苏沃洛夫军团重创,几乎遭全歼。金布恩之战的失利,打乱了土耳其的战略计划, 为俄军集结主力发动进攻争取了时间。
  1788年1月,奥地利正式对土耳其宣战。同年5月,俄军主力编组完成,黑海舰队力 量加强。俄军计划攻占奥恰科夫。6月下旬,俄波将金元帅率领5万人渡过布格河,从陆 上包围奥恰科夫,同时以舰队海上袭扰,对其长围久困。
  奥恰科夫攻防战以海战开始。6月中、下旬先后发生3次海战,土军损失各型舰艇共 32艘,其余舰艇或逃往黑海西岸,或避入奥恰科夫。土耳其统帅部为挽回败局,调兵增 援。俄土两舰队海上遭遇。7月14日,双方舰队在费多尼亚岛交战。
  俄军乌沙科夫率舰全速出击,抢占上风位置,从而使土舰队处于俄舰队夹击之中。 俄军击毁土舰1艘,其余土舰先后撤回黑海西部沿海。
  在奥恰科夫陆战场上,俄军继续围困要塞。直到1788年12月17日,俄军兵分6路强 攻奥恰科夫,经数小时战斗,俄军夺占奥恰科夫,毙俘土军1.35万人,缴获火炮310门。
  1788年夏,正值俄军围困奥恰科夫之时,土耳其盟国瑞典参战,俄国遭土耳其和瑞 典南北夹击。俄力图避免两线作战,但无济于事。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俄以次要兵力 在北线实施防御,把主力放在南线,以对付土耳其。俄军波罗的海舰队一部,7月上旬, 奉令出海寻歼瑞典舰队。7月16日,俄瑞双方在霍格兰岛附近遭遇,各自俘获对方战舰1 艘,打成平手。海上交战的同时,瑞典地面部队分两路向彼得堡方向进军,由于瑞军内 部芬兰籍官兵发生“骚动”,拒绝越境作战,瑞军进攻计划破产,撤回本土。
  1789年春,俄军对土耳其作战的部队合编为南方集团军,由波将金指挥。波将金 1789年作战计划是:主力集团首先攻占比萨拉比亚,尔后聚歼土军于宾杰拉地区;牵制 集团配合主力行动,并与奥地利军队保持联系。为配合俄军作战,奥军主要在塞尔维亚 和克罗地亚行动。
  1789年的土耳其作战计划规定:在多瑙河下游集结15万大军,北上歼灭俄军主力于 宾杰拉地区。为免除后顾之忧,保证主力机动自由,土军统帅部派出牵制部队于福克沙 尼方向,以切断俄奥两军的联系。
  1789年6月下旬,集中于多瑙河下游一带的土军主力大举北上,进抵福克沙尼。7月 下旬,俄、奥两军在阿茹得会师,随时准备攻击进驻福克沙尼的土军。俄军指挥为苏沃 洛夫。
  俄军作战方案是:俄奥联军从行进间强渡普特纳河,对福克沙尼实施进攻。8月1日, 联军与土军在福克沙尼发生激战。经10小时激战,土军阵亡1500人,联军伤亡约300至 400人。战斗结束后,俄军撤回原驻地。与此同时,波将金指挥的南方集团军主力正向 德涅斯特河推进,企图迂回宾杰拉,但行动迟缓。土军趁机加紧准备发动进攻,计划主 攻方向指向联军接合部,歼灭苏沃洛夫部队,尔后回头攻击俄军主力。
  另一支牵制部队进驻伊兹梅尔。
  1789年9月中旬,土军主力进逼福克沙尼。9月21日,苏沃洛夫部隐蔽进至福克沙尼, 与奥军会合。当日夜10时,联军在距土军7—8公里处乘夜偷渡雷姆纳河。22日晨,雷姆 尼克会战打响,双方激战达12小时。土军遭重创,放弃阵地溃逃,伤亡、溺毙者达1万 余人。
  雷姆尼克一战打乱了土耳其的整个作战计划。俄军在此役之后,攻克宾杰拉,并且 不战而夺取阿克尔曼,控制整个摩尔多瓦。
  俄军为迫使土耳其停战议和,计划在多瑙河左岸展开积极的军事行动,并做好打到 右岸的准备。土军依托沿岸一系列坚固设防的要塞进行战略防御。伊兹梅尔在诸要塞中, 战略地位最为重要。伊兹梅尔控制着多瑙河下游,直接威胁俄军翼侧和后方,不拔除伊 兹梅尔,俄军难以在多瑙河左岸行动;该地集中土军精锐部队,一旦被歼,土军战斗力 锐减。攻克伊兹梅尔不仅震撼土耳其,也有助于提高俄国在欧洲的地位。因此,伊兹梅 尔势在必克。
  1790年3月,乌沙科夫就任黑海舰队司令,先后在锡诺普海域、刻赤海峡和腾得拉 岛海域海战中连续突击,击败土耳其舰队,牵制土海军力量。然而,波将金指挥的地面 部队行动迟缓,贻误了战机。9月,奥地利单独与土耳其缔结和约,从而增加了俄军的 困难。
  1790年10月中旬,俄军向伊兹梅尔开进。12月上旬,两次围攻伊兹梅尔,均未奏效。 波将金指派苏沃洛夫指挥伊兹梅尔地区的俄军(地面部队3.1万人、火炮600门,多瑙 河区舰队小型舰艇200余艘、舰炮约400门)。
  苏沃洛夫的作战计划是:地面部队编成三个集团,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 猛攻。从作战部署看,主攻方向指向防御较薄弱的南面,俄军在该方向集中了三分之二 的兵力和四分之三的火炮。
  1790年12月22日凌晨3时,俄军在夜幕和浓雾掩护下秘密接近城墙。5时30分,按统 一号令,兵分三路同时发起622《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攻击,多瑙河区舰队输送地面 部队上陆,并以舰炮支援。8时,外城被攻破,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16时战斗结束。
  土耳其守军阵亡2.6万人,被俘9000人。俄军伤亡约1万人。伊兹梅尔一战基本上决定 了俄土战争的结局。 1791年夏,苏沃洛夫部将库图佐夫两次打败土军地面部队,6月15日,在巴格达附 近击溃土军2.3万人。同时,乌沙科夫两次打败土耳其舰队。8月11日,在卡拉克里亚 海角,趁土舰队官兵多数在岸上度伊斯兰教节日之际,发动突然袭击,重创土舰队。双 方军事行动至此基本结束。
  1792年1月,俄土签订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米亚,宣布放弃格鲁吉 亚。至此,整个黑海北岸广大地区划归俄国版图。 1787—1791年俄土战争的结束,沙俄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为进一步向巴尔干、 地中海和中亚方向侵略扩张创造了有利态势。俄军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在于叶卡特琳 娜二世善于把外交和军事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战前进行充分的外交准备,拼凑军事同 盟,孤立敌人,避免两线作战。俄国面对土耳其和瑞典两个对手,始终把主力用在南线 对付土耳其,而在次要方向的北线,只用少量兵力进行防御。
  这次俄土战争也充分展示了俄国统治集团内部军事思想上的斗争。在较长时期,革 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一直不断。从总体上说,保守派占优势,18世纪后半期,以苏沃洛 夫和乌沙科夫为代表的革新势力已崭露头角。他们两人在作战中相互配合,进一步发展 了地面和海上作战的基本原则。苏沃洛夫的进攻思想充分反映了沙皇政府的扩张政策对 军事的要求。这种思想,较之西欧盛行一时的避免决战、依靠“机动”取胜的消极作战 思想略胜一筹。然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决定了革新派在对外战争中虽然打胜仗较多,但 在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却往往败北,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者。







法国革命战争
  又一个皇帝人头落地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从根本上 动摇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而1789年至 1794年由法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为推翻封建统治和反对外来干涉所进行的革命战争,则 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法兰西共和国的诞生鸣响了礼炮。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极端腐朽,遭到了人民的强烈反抗。1789年7月14 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克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代表大资产阶级和 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上台。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各国君主们视其为洪水猛 兽,为置之于死地,结成了反法同盟,宣布支持法国路易十六的君主政体,并在法国周 围边境地区集结兵力,做好了战争准备。1792年4月法国向奥、普宣战。
  战争开始后,法国人民热情很高,但在新召募的军队组建之前,作战的主力仍是原 法军。部署在敦刻尔克至巴塞尔的法军有三个军团,约15万人,计划分三路进攻比利时, 企图趁奥军尚未充分动员和展开之机,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但由于法军战备水平低, 机动能力差,指挥欠协调等原因,4月28日法军北方军团刚越过法比边界与敌军遭遇, 就惊慌失措,溃不成军。前线的失败激起了法国人民对国王和君主立宪派的强烈不满。
  8月,普鲁士的不伦瑞克公爵率领14万普奥联军向法国东北部边境逼近。8月10日,爱国 热情高涨的巴黎人民再次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国王和君主立宪派政体,随后成立法兰 西共和国。这时,普奥联军越过法国边境,先后占领了隆维要塞和凡尔登要塞,并迅速 向巴黎推进。法国军民英勇抗击,新征召的部队源源不断地开往前线。在迪穆里耶和克 勒曼将军的指挥下,法军2个军团5万余人在沙隆大道上的瓦尔米附近设防。9月20日晨, 普奥联军约4万人绕过法军阵地,在瓦尔米西南展开,对法军进行炮击。法军抢占瓦尔 米附近的小丘,实施炮火反击,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炮战。
  当时在场的诗人歌德写道:这场炮击的激烈情形是无法形容的。联军组织两次冲击 都未达到击溃法军的目的,被迫停止进攻。中午,炮战达到高潮,整个战场都在发抖, 双方发射了2万多发炮弹,但由于火炮射程有限,双方伤亡不大。以后联军后勤补给困 难,加之天气不好,未再采取积极的战斗行动。9月30日,联军开始撤退,法军展开全 线出击,将联军赶出了国境,随后攻占了比利时的冉马普、蒙斯和列日等地,把普奥联 军赶过了莱茵河。瓦尔米会战是革命的法国反击欧洲反法联盟的第一次胜利,它对挽救 法国革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1793年1月21日,革命的法国人民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这一消息传出,使欧 洲各国君主如做了一场噩梦,而法军占领比利时并威胁荷兰。更引起其惴惴不安。原来 还在犹豫或保持中立的国家都纷纷参加普奥联盟,结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3月,反法 联盟军再次入侵法国。共和国四面都受到外敌的威胁:在西部阿尔卑斯山与4.5万奥地 利、撒丁联军作战;在南部比利牛斯山区同5万西班牙军队作战;在莱茵河下游和比利 时同奥、英、荷、德的7万军队作战;在默兹河与摩泽尔河之间同3万多奥军作战;在莱 茵河中、下游地区与11万奥、普、德军作战。与此同时,国内王党叛乱四起,叛军在旺 代组成3个军团,打败了前来镇压的政府军。在这关键时刻,又发生了法军将领迪穆里 耶叛变事件,使共和国处境更加恶化。迪穆里耶本来就是个君主立宪派人物,对处死路 易十六非常不满,企图拥兵首先征服荷兰,把荷兰和比利时合并为一个国家,然后率军 返回巴黎,发动政变,拥立一个新国王。因此,他不顾共和国的险恶处境,率领法军2 万人远征荷兰。正当他向多尔德雷赫特发动进攻时,配合其进攻的法军右翼在默兹河下 游遭奥军从侧后的猛攻,迫使法军撤出荷兰,退回比利时。3月底,奥军占领布鲁塞尔, 法军又全部退出比利时和莱茵河左岸。迪穆里耶暗中与奥军勾结,最后叛国投敌。法军 几个月的战果,转眼丧失殆尽。
  前线不断传来失败的消息,使法国国内叛乱愈演愈烈,投机商哄抬物价,人民群众 生活日益恶化。6月2日,愤怒的巴黎人民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 治,由雅各宾派执政,使法国大革命沿着上升的路线到达了顶峰。雅各宾派上台后,面 对更加恶劣的国内外形势,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治上,实行土地改革,广泛动 员民众镇压叛乱;在经济上,严禁屯积垄断,实行全面限价;在军事上,实行全民皆兵, 建立军师编制,用新技术武装军队,从下层官兵中选拔高级将领,改进战略战术等。共 和国很快就动员了120万人,编成14个军。共和军首先向国内叛军发起进攻,西北部叛 军被迅速镇压了下去。不久,共和军又攻占了叛乱中心里昂,迫使叛军投降。在南方, 共和军两次打败叛军,并乘胜进攻马赛。但逃往土伦的保王党人把该城献给了英国,英 国马上调兵防守,迫使共和军退回马赛。克勒曼将军率领的阿尔卑斯军团包围了里昂。
  12月19日,共和军收复土伦,在这次战斗中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特表现出色,被破 格晋升为准将。在对外战争中,共和军也取得了重大胜利。9月6日,乌夏尔将军率领4. 2万人在翁斯科特击败了英国—汉诺威军队1.3万人,取得了雅各宾派执政以来的首次 胜利。法军虽训练不足,协同很差,但凭借着高昂的热情和顽强的斗志打败了反法联军。
  可是,乌夏尔未能及时扩张战果,在随后的梅嫩之战中战败,被撤职送上了断头台。10 月15日,接替乌夏尔的儒尔当指挥5万共和军在瓦迪尼大败奥军,迫使其放弃对莫伯日 的包围向东撤退。此后,法军在北部边境掌握了主动,在摩泽尔河和阿尔卑斯山方向也 转入了进攻。1794年,双方都制定了新的进攻计划。联军企图向索姆河方向进攻,威胁 巴黎;共和军则计划乘胜追击,再度征服比利时。5、6月间双方进行了一系列交战。6 月26日,法军与奥军在弗勒吕斯进行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法军击退了奥军。此战后, 法军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法军乘胜追击,大踏步前进。
  联军向安特卫普、布雷达方向节节败退。7月10日,法军攻占布鲁塞尔;27日攻占 安特卫普。英军被迫从海上撤回本土。 儒尔当乘胜挥师渡过莱茵河,围攻美因兹,并攻入荷兰。在阿尔卑斯山方向,法军 先因作战经验不足,屡遭败绩。后调整军事制度和编制,任用得力将领后,形势大为改 观,不但把西班牙军队赶出了法国,还攻入西班牙,占领了圣塞瓦斯蒂安等地。正当革 命军队乘胜前进之时,法国国内发生“热月政变”,雅各宾政权被推翻,政权落入大资 产阶级手中,法国革命高潮结束。1795年,法国先后与反法联盟中的一些国家签订了和 约。10月26日,法国督政府成立后,法军只需对付奥地利、撒丁和英国了。
  法国革命战争是革命的法兰西反对外国武装干涉,镇压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18世 纪末,整个欧洲还是封建势力占主导地位,封建势力盘根错节,非常顽固,法国革命所 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既有欧洲的反法联盟,又有国内王党和教会势力,斗争异常激烈 复杂。但法国大革命以深刻的政治经济变革,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并在战争中 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封建统治。首先,法国革命战争 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人民为保卫 共和国和自由而战,他们召之即来,男儿奔赴前线,效命疆场;妇女赶制军服,救护伤 员;工人拼命工作,制造武器;农民筹备军粮,前送物资。法军广大官兵士气高昂,斗 志旺盛,作战勇敢。而反法联盟的主要国家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政治上极端腐朽落 后,人民备受封建压迫和奴役,没有作战积极性,军队成员多数是用金钱雇佣来的,战 斗力很低。因此,法军越战越勇,节节胜利,每次向反法势力反击时,都将革命向欧洲 纵深推进一步,有力地打击了反动的封建势力。其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改革了军 事制度,以普遍义务兵役制代替了雇佣兵制。1793年6月,雅各宾党人上台后,即颁布 “全民皆兵”的法令,号召法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起来参加保卫祖国,保卫自由的斗 争。凡年满18岁至25岁的法国公民都迅速地武装了起来。共和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动员 了120万人,组成14个军,建成了编制完善、指挥统一、行动迅速、作战勇敢的具有现 代特色的民族军队。这是欧洲近代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之一,对取得战争的胜利产生了不 可估量的作用。这一作法不但对世界各国兵役制度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为实行新的战 略战术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第三,共和军实行新的战略战术,向敌人实施主动的进攻。
  当时消极被动的机动战略和警戒线战略被实行雇佣兵制的国家普遍采用,这些原则在法 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被废弃了。共和军实行积极进攻的战略原则,进攻的主要目标不是领 土、城市和要塞,而是敌人的军队。新战略的积极性和坚决性充分体现为建立进攻的军 队集团和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通过一次决定性交战粉碎敌军。共和军在战术上 也有了新的发展,放弃了机械死板的线式战斗队形,开始采用纵队和散开队形,增强了 突击力,调动了各级指挥官的主动性,取得了重大战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国近代著名战役